【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基基础施工用钢筋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地基基础施工用的钢筋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冷轧带肋钢筋是用热轧盘条经多道冷轧减径,一道压肋并经消除内应力后形成的一种带有二面或三面月牙形的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是冷拔低碳钢丝的更新换代产品,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则可代换Ⅰ级钢筋,以节约钢材,是同类冷加工钢材中较好的一种。现有钢筋轧制装置一次只能轧制一根钢筋,生产效率受到一定的限制,且各个单元单独控制,设备稳定性不高。在公开号为CN201720364U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棒材剪切生产线的输送机构输送辊传动结构”,该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剪切机构,其不足之处在于:1、该装置只有输送和剪切功能,缺少钢筋轧制功能;2、该装置钢筋不能有序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地基基础施工用钢筋轧制装置,对钢筋进行输送、轧制、剪切等工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钢筋输送单元、钢筋轧制单元、钢筋剪切输送单元和电机动力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基基础施工用钢筋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轧制装置包括钢筋输送单元(1)、钢筋轧制单元(2)、钢筋剪切输送单元(3)和电机动力单元;所述钢筋输送单元(1)出料口与钢筋轧制单元(2)入料口对应,钢筋轧制单元(2)出料口与钢筋剪切输送单元(3)入料口对应;/n所述电机动力单元包括电机(8)、气缸(31),电机(8)为钢筋输送单元(1)、钢筋轧制单元(2)和剪切机构提供动力,气缸(31)可推动电机带动钢筋剪切单元剪切钢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基基础施工用钢筋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轧制装置包括钢筋输送单元(1)、钢筋轧制单元(2)、钢筋剪切输送单元(3)和电机动力单元;所述钢筋输送单元(1)出料口与钢筋轧制单元(2)入料口对应,钢筋轧制单元(2)出料口与钢筋剪切输送单元(3)入料口对应;
所述电机动力单元包括电机(8)、气缸(31),电机(8)为钢筋输送单元(1)、钢筋轧制单元(2)和剪切机构提供动力,气缸(31)可推动电机带动钢筋剪切单元剪切钢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基础施工用钢筋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输送单元(1)包括第一支架(4)、第一输送滚轴(5)、双排链轮(6)、第一导向筒(19);
所述第一支架(4)为双排支架,第一输送滚轴(5)一端可转动设置在一侧支架上,第一输送滚轴(5)另一端可转动穿过连接在另一侧支架上,所述多个第一输送滚轴(5)平行设置于双排支架之间,所述第一输送滚轴(5)沿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凹槽,各个输送滚轴上的凹槽相互对应,形成用于输送钢筋的多条第一传输通道,各个输送滚轴穿出第一支架(4)的一端还设置有双排链轮(6),双排链轮(6)通过第二传动链条(44)与第二主动链轮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还设置有若干与第一传输通道一一对应的第一导向筒(1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基础施工用钢筋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轧制单元(2)包括第二支架(7)、电机(8)、联轴器(9)、第一主动链轮(10)、下轧辊轴承座(11)、上轧辊轴承座(12)、调节螺杆(13)、手轮(14)、第一安装座(15)、轧辊安装座盖板(16)、下轧辊(17)、上轧辊(18)、第二安装座(20)、第二主动链轮(21);
所述第一安装座(15)与第二安装座(20)并排设置在第二支架(7)上,下轧辊(17)两端分别穿过下轧辊轴承座(11),下轧辊轴承座(11)均固接在安装座上,下轧辊(17)上方设置有上轧辊(18),上轧辊(18)两端分别穿过上轧辊轴承座(12),上轧辊轴承座(12)可上下滑动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下轧辊(17)一端还设置有第二主动链轮(21),第二主动链轮(21)通过链条与相对位置最近的双排链轮(6)连接,另一端还穿过第一主动链轮(10),通过联轴器(9)与安装在第二支架(7)上的电机(8)的输出端相连,上轧辊与下轧辊形成的轧制空间与第一导向筒(19)对应;
所述轧辊安装座(15)上方设置有轧辊安装座盖板(16),所述上轧辊轴承座(12)上固接有调节螺杆(13),调节螺杆(13)可转动穿过轧辊安装座盖板(16)与手轮(14)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北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