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水体处理工艺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357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黑臭水体处理工艺及其系统,包括管道、外壳、支撑盘、上齿圈、下齿圈、支座、第一行星架、行星轮支架、外磨筒、多个滤网、多个清洁杆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中心轴、第一太阳轮、多个第一行星轮、多个第一传动轴、第二太阳轮、多个第二行星轮、多个第二传动轴和叶片。水流冲击叶片并经滤网进入管道,较大的杂质停留在滤网上。叶片受水的作用力转动,叶片转动带动清洁杆将滤网上的杂质刮进排泥口,进而使杂质颗粒在导流板的作用下流入研磨腔,并且研磨腔从上至下逐渐收缩,使进入研磨腔的杂质充分研磨,避免处理后的黑臭水体堵塞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臭水体处理工艺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水体处理工艺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所谓黑臭是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黑臭状态是水体的一个极端状态,其本身的特点也与其他状态有很大不同。其理化环境表现为强还原性质,有机无机污染极其严重,水体有异味,已经不适合水生生物生存,水生植被退化甚至灭绝,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只有少量耐污种存在。食物链断裂,食物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黑臭水导致空气和环境污染,并有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危害人体健康。黑臭水排放前,常需要对其进行处理,通常黑臭水中会包含体积较大的杂质,造成管道堵塞,并且对于排放的污水有要求的排放系统也需要对体积较大的杂质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臭水体处理工艺及其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容易造成管道堵塞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黑臭水体处理工艺及其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包括管道,管道沿竖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支撑盘、上齿圈、下齿圈、支座、第一行星架、行星轮支架、外磨筒、多个滤网、多个清洁杆和传动机构。外壳呈圆筒状;支撑盘水平设置于外壳的底部;第一行星架设置于外壳的下方,且与外壳固定连接;下齿圈的上端安装于第一行星架;上齿圈转动设置于外壳的下端和下齿圈的上端之间;支座的底部固接于下齿圈下方的管道,支座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孔;行星轮支架包括内磨筒和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支座上,内磨筒设置于下齿圈的下方,且与下齿圈同轴,内磨筒的内侧壁与第二行星架固接。外磨筒设置于上齿圈的外侧,且下端与内磨筒的下端平齐,至少一处的外磨筒的内侧壁与上齿圈的外侧壁固接,其余部分与上齿圈之间形成通道;外磨筒的内侧壁和下齿圈、内磨筒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研磨腔;多个滤网沿支撑盘的周向设置,滤网的外边缘设置有排出口,排出口延伸至外磨筒与上齿圈之间;清洁杆配置成转动时将滞留在滤网上泥污刮进排出口,进而流入研磨腔进行研磨。传动机构配置成将来自外壳上端的水流的冲击力转化成外磨筒的转动、内磨筒的转动、以及清洁杆的转动,上齿圈的转动方向与内磨筒的转动方向相反。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中心轴、第一太阳轮、多个第一行星轮、多个第一传动轴、第二太阳轮、多个第二行星轮、多个第二传动轴和叶片。中心轴沿竖向方向延伸,中心轴的下端转动安装于支座,且中心轴与外壳同轴设置;第一太阳轮固定套接于中心轴上;多个第一行星轮绕第一太阳轮均布,且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行星架上,多个第一行星轮的内侧与第一太阳轮啮合,外侧与上齿圈的齿牙啮合;第二太阳轮设置于第一太阳轮的下侧且固定套接于中心轴;多个第二行星轮绕第二太阳轮均布,且转动安装于第二行星架上,多个第二行星轮的内侧与第二太阳轮啮合,且外侧与下齿圈的齿牙啮合。多个叶片固接于中心轴的上端,叶片为螺旋扇叶,多个叶片沿中心轴的周向均布,水流冲击叶片,带动中心轴转动。进一步地,第一行星架为两个等边三角形支架,两个等边三角形支架沿上下方向平行设置,且两个等边三角形支架通过连接柱连接,每个等边三角形支架的角部设置有安装孔;还包括多个第一传动轴,每个第一传动轴的两端贯穿于上下两个对应的安装孔,第一行星轮设置于上下两个等边三角形支架之间且固定套接于第一传动轴的外侧.第一传动轴的下端处于第一行星架的下方的安装孔,上端处于滤网的中心处的上方,第一传动轴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臂转动安装于下齿圈的内侧壁,上端通过第二连接臂转动安装于外壳的内侧壁.清洁杆设置于第二连接臂和滤网之间,清洁杆的中部固定套接于第一传动轴外侧壁。进一步地,第二行星架为两个等边三角形支架,两个等边三角形支架沿上下方向平行设置,且两个等边三角形支架通过连接柱连接,每个等边三角形支架的角部设置有安装孔。还包括多个第二传动轴,每个第二传动轴的两端贯穿于第二行星架的上下两个安装孔,第二行星轮设置于两个等边三角形支架之间,且可转动的套接于第二传动轴的外侧壁。进一步地,下齿圈和内磨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全齿和多组半齿,每组全齿包括多个全齿牙,多个全齿牙沿竖向方向依次设置,每组半齿包括多个半齿牙,多个半齿牙沿周向方向与每个全齿牙间隔设置;外磨筒与下齿圈和内磨筒的外侧壁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多组全齿和多组半齿,每组全齿包括多个全齿牙,多个全齿牙沿竖向方向依次设置,每组半齿包括多个半齿牙,多个半齿牙沿周向方向与每个全齿牙间隔设置,外磨筒上的全齿牙和多个半齿牙插入下齿圈的全齿牙和半齿牙的齿槽中,以将进入研磨腔中的杂质研磨。进一步地,第一传动轴的上端设置有销钉,销钉的下端与第一传动轴过盈配合,销钉的上方与第二连接臂的内端间隙配合,以在第一行星轮转动时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清洁杆转动。进一步地,排出口内侧的下方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的上端连接滤网,下端延伸至外磨筒和上齿圈的通道内,导流板的两侧固接有封堵板,封堵板的上端不高于滤网,封堵板的外端固接有止挡板,防止污染物溅出排泥口。进一步地,第一行星轮的直径大于第一太阳轮的直径。第二行星轮的直径大于第二太阳轮的直径。进一步地,研磨腔从上至下逐渐收缩。一种黑臭水体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水流冲击叶片并经滤网进入管道,较大的杂质停留在滤网上;叶片受水的作用力转动,叶片转动带动中心轴转动,进而带动安装在中心轴上的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转动。第一太阳轮转动时带动第一行星轮转动,第一行星轮转动带动上齿圈、外磨筒和清洁杆转动,清洁杆将滤网上的杂质刮进排泥口;进而在导流板的作用下流入研磨腔。第二太阳轮带动第二行星轮转动,第二行星轮转动带动行星轮支架转动,行星轮支架的内磨筒与外磨筒转向相反,进而将流进研磨腔的杂质颗粒进行研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两层行星传动机构对滤网上的杂质破碎,并且研磨腔从上至下逐渐收缩,使进入研磨腔的杂质充分研磨,使处理后的黑臭水体不易堵塞管道。利用水作为动力源,将叶片的转动转化成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的转动,使水作用力经放大后作为破碎的动力,节能能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第二行星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第一行星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下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包括管道,管道沿竖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支撑盘、上齿圈、下齿圈、支座、第一行星架、行星轮支架、外磨筒、多个滤网、多个清洁杆和传动机构;/n外壳呈圆筒状;支撑盘水平设置于外壳的底部;第一行星架设置于外壳的下方,且与外壳固定连接;下齿圈的上端安装于第一行星架;上齿圈转动设置于外壳的下端和下齿圈的上端之间;支座的底部固接于下齿圈下方的管道,支座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孔;行星轮支架包括内磨筒和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支座上,内磨筒设置于下齿圈的下方,且与下齿圈同轴,内磨筒的内侧壁与第二行星架固接;/n外磨筒设置于上齿圈的外侧,且下端与内磨筒的下端平齐,至少一处的外磨筒的内侧壁与上齿圈的外侧壁固接,其余部分与上齿圈之间形成通道;外磨筒的内侧壁和下齿圈、内磨筒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研磨腔;多个滤网沿支撑盘的周向设置,滤网的外边缘设置有排出口,排出口延伸至外磨筒与上齿圈之间;清洁杆配置成转动时将滞留在滤网上泥污刮进排出口,进而流入研磨腔进行研磨;/n传动机构配置成将来自外壳上端的水流的冲击力转化成外磨筒的转动、内磨筒的转动、以及清洁杆的转动,上齿圈的转动方向与内磨筒的转动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包括管道,管道沿竖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支撑盘、上齿圈、下齿圈、支座、第一行星架、行星轮支架、外磨筒、多个滤网、多个清洁杆和传动机构;
外壳呈圆筒状;支撑盘水平设置于外壳的底部;第一行星架设置于外壳的下方,且与外壳固定连接;下齿圈的上端安装于第一行星架;上齿圈转动设置于外壳的下端和下齿圈的上端之间;支座的底部固接于下齿圈下方的管道,支座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孔;行星轮支架包括内磨筒和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支座上,内磨筒设置于下齿圈的下方,且与下齿圈同轴,内磨筒的内侧壁与第二行星架固接;
外磨筒设置于上齿圈的外侧,且下端与内磨筒的下端平齐,至少一处的外磨筒的内侧壁与上齿圈的外侧壁固接,其余部分与上齿圈之间形成通道;外磨筒的内侧壁和下齿圈、内磨筒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研磨腔;多个滤网沿支撑盘的周向设置,滤网的外边缘设置有排出口,排出口延伸至外磨筒与上齿圈之间;清洁杆配置成转动时将滞留在滤网上泥污刮进排出口,进而流入研磨腔进行研磨;
传动机构配置成将来自外壳上端的水流的冲击力转化成外磨筒的转动、内磨筒的转动、以及清洁杆的转动,上齿圈的转动方向与内磨筒的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中心轴、第一太阳轮、多个第一行星轮、多个第一传动轴、第二太阳轮、多个第二行星轮、多个第二传动轴和叶片;
中心轴沿竖向方向延伸,中心轴的下端转动安装于支座,且中心轴与外壳同轴设置;第一太阳轮固定套接于中心轴上;多个第一行星轮绕第一太阳轮均布,且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行星架上,多个第一行星轮的内侧与第一太阳轮啮合,外侧与上齿圈的齿牙啮合;第二太阳轮设置于第一太阳轮的下侧且固定套接于中心轴;多个第二行星轮绕第二太阳轮均布,且转动安装于第二行星架上,多个第二行星轮的内侧与第二太阳轮啮合,且外侧与下齿圈的齿牙啮合;多个叶片固接于中心轴的上端,叶片为螺旋扇叶,多个叶片沿中心轴的周向均布,水流冲击叶片,带动中心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架为两个等边三角形支架,两个等边三角形支架沿上下方向平行设置,且两个等边三角形支架通过连接柱连接,每个等边三角形支架的角部设置有安装孔;
还包括多个第一传动轴,每个第一传动轴的两端贯穿于上下两个对应的安装孔,第一行星轮设置于上下两个等边三角形支架之间,且固定套接于第一传动轴的外侧;第一传动轴的下端处于第一行星架的下方的安装孔,上端处于滤网的中心处的上方,第一传动轴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臂转动安装于下齿圈的内侧壁,上端通过第二连接臂转动安装于外壳的内侧壁;清洁杆设置于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民韩路毛亚张圣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启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