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菜篮及应用有该菜篮的水槽、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48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菜篮及应用有该菜篮的水槽、清洗机,菜篮包括主菜篮、副菜篮,主菜篮具有呈扇形的第一底板及自第一底板的弧形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侧板,副菜篮能周向转动地设于主菜篮上,具有第二底板及第二侧板;在收纳状态下,副菜篮相对于主菜篮转动至第二底板与第一底板上下叠放、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内外叠放;在使用状态下,副菜篮相对于主菜篮转动至第二底板与第一底板拼接为圆盘状结构、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拼接为圆筒状结构。在使用状态下,主菜篮与副菜篮相互拼接为一个整体的具有底板的筒状菜篮,在收纳状态下,二者在周向上相互折叠套接,至少可以缩小菜篮的一半体积,便于存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菜篮在折叠及展开时操作都很方便,使用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菜篮及应用有该菜篮的水槽、清洗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菜篮及应用有该菜篮的水槽、清洗机。
技术介绍
为了洗菜方便,洗碗机中一般配有菜篮。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801348U的中国技术专利《自动洗菜机》(申请号:CN201220283591.4)、授权公告号为CN209564039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果蔬清洗机》(申请号:CN201821329000.6)等所公开的洗碗机结构中,均配备了菜篮。在使用时,菜篮放置在洗涤腔中,果蔬放置在菜篮中进行洗涤,洗完完毕后,可将菜篮取出,便于取放果蔬。然而,目前的菜篮结构整体体积较大,虽然满足了盛放果蔬的需求,但如果菜篮无需使用时,需要占据很大的收纳空间,不便于存放。因此,对于目前的菜篮结构,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在周向上进行折叠从而缩小至少一半体积以便于收纳的菜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进行折叠收纳的菜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菜篮的清洗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菜篮的水槽。本专利技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菜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菜篮,具有呈扇形的第一底板及自该第一底板的弧形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侧板;以及副菜篮,能周向转动地设于主菜篮上,具有呈扇形的第二底板及自该第二底板的弧形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底板的圆心处转动连接于第一底板的圆心处;在收纳状态下,所述副菜篮相对于主菜篮转动至第二底板与第一底板上下叠放、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内外叠放;在使用状态下,所述副菜篮相对于主菜篮转动至第二底板与第一底板拼接为圆盘状结构、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拼接为圆筒状结构。为了便于实现主菜篮有副菜篮的相对转动,所述副菜篮第二底板的圆心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插接柱,相应的,所述主菜篮第一底板的圆心处设置有能与该插接柱相插配连接的插套。优选地,所述副菜篮第二底板的直线边缘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支撑边,该支撑边贴近所述主菜篮第一底板的上壁面从而使第二底板高于第一底板布置,所述插接柱设于支撑边的下边缘处。上述支撑边的下边缘贴近第一底板的上壁面,二者可轻微接触也可具有细小的缝隙,该支撑边使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之间具有高度差,一方面便于实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相对转动,且保证果蔬不至于在使用状态下从该处泄漏,另一方面,当湍动的水对菜篮中的果蔬进行冲刷清洗时,上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高度差有利于提高果蔬与水流之间的作用力,进而提高清洗效果。为了便于装配,所述插接柱在靠近下端处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卡扣,该卡扣与所述插套的底壁相卡接限位。优选地,所述插接柱的外周壁上至少在局部设置有第一齿,相应的,所述插套的内周壁上设置有能与该第一齿相啮合限位的第二齿。在相对转动状态下,上述第一齿与第二齿过盈配合,在转动完毕后,上述第一齿与第二齿相互啮合实现临时限位,操作方便。优选地,所述主菜篮第一底板的弧形边缘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支脚,所述副菜篮第二底板的弧形边缘处设置有第二支脚,该第二支脚的上边缘转动连接于第二底板的底壁上。上述支脚结构可将菜篮底部垫高,便于沥水;也便于放置在洗碗机中使用。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底板的弧形边缘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外围边,所述第二底板的底壁上在靠近该外围边处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二支脚的上端转动连接于该转轴上,所述第二底板的底壁上还设置有能使第二支脚始终保持向下翻转从而与外围边相抵呈竖向支撑状态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套置在转轴上的螺旋部及抵靠在第二支脚内壁面的第一臂、抵靠在第二底板底壁上的第二臂。在使用状态下,第二支脚可在弹性件的弹力下自动处于翻出状态,从而与第一支脚共同起到支撑作用,在收纳状态下,第二支脚可克服弹性件的弹力横向折叠在第二底板与第一底板之间,方便收纳。为了提高支撑稳定性,所述的第一支脚为两个,在菜篮使用状态下,两所述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在菜篮的圆盘状底部边缘上呈三等分排布。优选地,所述副菜篮第二侧板的一竖向边缘处设置有竖向延伸的第一限位边,相应的,所述主菜篮第一侧板的一竖向边缘处设置有能在使用状态下与第一限位边卡接限位的第二限位边,所述主菜篮第一侧板的另一竖向边缘处设置有能在收纳状态下与第一限位边卡接配合的第三限位边。上述结构可防止副菜篮相对于主菜篮转动过度,而仅允许二者在±180度内进行转动,便于操作。优选地,所述主菜篮第一侧板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向内凹置的第一把手,相应的,所述副菜篮第二侧板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向内凹置的第二把手,在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二把手位于第一把手下侧。在使用状态下,上述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基本相对布置,便于使用。一种应用有上述菜篮的清洗机,包括箱体及能将箱体底部的水向上泵起的泵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篮放置在箱体中且其底部边缘支撑在箱体底壁上,所述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均与箱体底壁间隔布置。一种应用有上述菜篮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具有至少上部呈圆柱状的洗涤空间,该洗涤空间的顶部具有敞口,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边缘具有能搭置在该敞口边缘的托边,所述菜篮的下部容置在水槽中。上述结构使菜篮适用圆形的水槽,便于菜篮收纳及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菜篮具有能在周向上相对转动的主菜篮与副菜篮,在使用状态下,二者相互拼接为一个整体的具有底板的筒状菜篮,在收纳状态下,二者在周向上相互折叠套接,至少可以缩小菜篮的一半体积,便于存放;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菜篮在折叠及展开时操作都很方便,使用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菜篮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图2为图1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副菜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菜篮的结构示意图(收纳状态);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菜篮包括主菜篮1及副菜篮2,主菜篮1具有呈扇形的第一底板11及自该第一底板11的弧形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侧板12,副菜篮2能周向转动地设于主菜篮1上,副菜篮2具有呈扇形的第二底板21及自该第二底板21的弧形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二侧板22,第二底板21的圆心处转动连接于第一底板11的圆心处。上述第一底板11、第二底板21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沥水孔10。在收纳状态下,上述副菜篮2相对于主菜篮1转动至第二底板21与第一底板11上下叠放、第二侧板22与第一侧板12内外叠放,从而形成侧部的部分区域敞口、部分区域被包围的折叠件,便于存放,节约收纳空间;在使用状态下,副菜篮2相对于主菜篮1转动至第二底板21与第一底板11拼接为圆盘状结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菜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菜篮(1),具有呈扇形的第一底板(11)及自该第一底板(11)的弧形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侧板(12);以及/n副菜篮(2),能周向转动地设于主菜篮(1)上,具有呈扇形的第二底板(21)及自该第二底板(21)的弧形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二侧板(22),所述第二底板(21)的圆心处转动连接于第一底板(11)的圆心处;/n在收纳状态下,所述副菜篮(2)相对于主菜篮(1)转动至第二底板(21)与第一底板(11)上下叠放、第二侧板(22)与第一侧板(12)内外叠放;在使用状态下,所述副菜篮(2)相对于主菜篮(1)转动至第二底板(21)与第一底板(11)拼接为圆盘状结构、第二侧板(22)与第一侧板(12)拼接为圆筒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菜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菜篮(1),具有呈扇形的第一底板(11)及自该第一底板(11)的弧形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侧板(12);以及
副菜篮(2),能周向转动地设于主菜篮(1)上,具有呈扇形的第二底板(21)及自该第二底板(21)的弧形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二侧板(22),所述第二底板(21)的圆心处转动连接于第一底板(11)的圆心处;
在收纳状态下,所述副菜篮(2)相对于主菜篮(1)转动至第二底板(21)与第一底板(11)上下叠放、第二侧板(22)与第一侧板(12)内外叠放;在使用状态下,所述副菜篮(2)相对于主菜篮(1)转动至第二底板(21)与第一底板(11)拼接为圆盘状结构、第二侧板(22)与第一侧板(12)拼接为圆筒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菜篮(2)第二底板(21)的圆心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插接柱(23),相应的,所述主菜篮(1)第一底板(11)的圆心处设置有能与该插接柱(23)相插配连接的插套(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菜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菜篮(2)第二底板(21)的直线边缘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支撑边(24),该支撑边(24)贴近所述主菜篮(1)第一底板(11)的上壁面从而使第二底板(21)高于第一底板(11)布置,所述插接柱(23)设于支撑边(24)的下边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菜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23)在靠近下端处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卡扣(231),该卡扣(231)与所述插套(13)的底壁相卡接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菜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23)的外周壁上至少在局部设置有第一齿(232),相应的,所述插套(13)的内周壁上设置有能与该第一齿(232)相啮合限位的第二齿(131)。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菜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菜篮(1)第一底板(11)的弧形边缘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支脚(14),所述副菜篮(2)第二底板(21)的弧形边缘处设置有第二支脚(25),该第二支脚(25)的上边缘转动连接于第二底板(21)的底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菜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21)的弧形边缘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