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展天专利>正文

阻挡公筷将菜肴直接送进自己嘴中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347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43
阻挡公筷将菜肴直接送进自己嘴中的方法,它包括一双筷子,在筷子夹菜部位上方的筷体上固置着筷搁架,平时筷子放置在桌上时,由于筷搁架架条的端头都处在桌面上,因此筷子的旋角也将得到定位,利用使用带筷搁架的筷子时,用餐人手姿的自然变化,将会产生筷子由下方朝人脸方向的旋转动作,该动作使筷子在向用餐人自己嘴巴送菜时,筷子上的架条首先触及到用餐人的嘴边皮肤,顿时使人警觉这是一双公筷,从而收住夹菜的手,将菜肴送到自己碗中,避免了公筷当作私筷使用,保证了公筷卫生,也使公筷制度不因个别人的疏忽而废止。由于筷子是很轻的,所以筷搁架的架条可用软塑制成,它对任何物体都不会硬接触,用它触及皮肤也不会使人脸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挡公筷将菜肴直接送进自己嘴中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卫生领域,具体的说是阻挡公筷将菜肴直接送进自己嘴中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用中国餐时,大家都用各自的筷子夹同一个碗中的公共菜肴,这必将使相互间发生病菌感染,尤其是新冠病毒出现后,许多餐饮店甚至家庭已经采用公筷制,饮服行业将其作为公约,大家必须遵守。具体而言,即在每个用餐人座前桌面上放二付筷子,一付是用餐人用的私筷,另一付是用餐人的公筷,该公筷是给用餐人向菜桌夹公共菜肴时使用的,但只允许公筷将夹的菜肴放到自己的碗中,而不允许将夹的菜肴直接送进自己嘴中。然而人们在用餐时常常喜欢聊天、喝酒,精力分散,不经意中就将菜肴直接送进自己口中,有时全桌不止一人如此,结果公筷制度形同虚设,病毒通过口水、筷子在用餐人间传播,对国民健康危害极大。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国家提倡公筷制,饭店常将公筷做得比私筷长,也有人将公、私二种筷的颜色做得不一样。但是人们用餐时还是不太在意这些规定,有的人吃上几口老酒,聊上几句家常,公筷还是变成了私筷。所以必须想办法让公筷不能直接将菜肴送进自己嘴中,公筷才能真真起到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阻挡公筷将菜肴直接送进自己嘴中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一双筷子,在筷子夹菜部位上方固置着筷搁架的根基,在筷搁架的根基上固连着架条;筷搁架的根基可以是筷体,也可以是套固在筷体上的筷搁套,筷搁套高出筷体部分不能大于二筷子的夹缝,当一双筷的二个筷子都套有筷搁套时,应使二个筷搁套各自离筷尖的距离不同而相互错开;当一双筷子只有一只筷上套有筷搁套时,这时固连在筷搁套的架条上应设有搁置另一筷子的阻片;当筷子放置在桌上时,所有架条的端头都应处在桌面上;其特征是:利用提取和使用带筷搁架的筷子时,用餐人手姿的自然变化,而产生筷子由下方朝人脸方向的旋转动作,该动作使筷子在向用餐人自己嘴巴送菜时,筷子上的架条首先触及到用餐人的嘴边皮肤,从而实现专利技术目的。这样,采用了上述筷搁架后,平时筷子就自然而然地搁置在筷搁架上了,故本专利筷搁架,不仅节约了现有筷搁架,又因为本专利的筷搁架和筷子是固连为一体的,从而使筷子在桌面的旋角得到了定位,所以从桌子上提取筷子时,作为人面触须的架条,开始时必然处在筷子的下方,而在夹菜后,如果忘记了这是公筷,而将夹住的菜肴送向自己嘴中时,由于在用筷过程中人手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将手从内侧上旋的动作,这个动作亦使架条上旋而指向人嘴边的脸面,因此当夹住的菜肴的筷子即将送向自己嘴中时,作为人面触须的架条已经触及到人脸,由于人的皮肤十分敏感,顿时使人警觉这是一双公筷,从而立即收住夹菜的手,转而将菜肴送到自己的碗中,从而避免了公筷当作私筷使用,保证了公筷卫生,也使公筷制度不因个别人的疏忽而废止。由于筷子是很轻的,所以筷搁架的架条只是用软塑制作的须条,它对任何物体都不会硬接触,用它触及皮肤也不会使皮肤受伤。当二双筷子上都套有筷搁套时,由于设定每支筷上的筷搁套厚度不能大于二筷子的夹缝,且二筷搁架离筷尖的距离也略有不同,因而相互错开,所以二筷子在夹菜时相互不会影响;当一双筷子只有在一只筷上套有筷搁架时,由于筷搁架的架条上设有搁置另一筷子的阻片,该阻片可以处在架条的上中段,和架条一起组成一个搁筷凹槽,由于阻片很软,只能起到阻挡另一筷子的滚落,而无力阻挡另一筷子在夹菜时向外的施展力,所以另一筷子位置并不低,二个筷子基本持平,所以使用亦方便。还需说明的是,由于各种筷子粗细不同,所以上述筷搁套的孔径应是能调节的,调节方法之一是筷搁套的材料采用软塑,孔口虽小,但可以膨胀推进至需要位置,另一种是采用硬塑有弹性材料,在套上开有一条调节缝,套插进筷子时缝张开,形成夹力,还有就是在筷体上打孔,将架条直接插入孔中,但这种方法比较专业,而使用筷搁套,只要在筷体上做一条和筷搁套长度相等的凹槽,可由用餐人自己将筷搁套套紧在凹槽中,即可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的工作原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人手使用筷子时筷子的旋向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是带筷搁架筷子的筷尖,2是筷搁左架条,3是筷搁套,4是右架条阻片,5是筷搁右架条,6是筷体。图1中用软塑做的筷搁套3,套在筷体6上,筷搁套3的后面固接着左架条2和右架条5,右架条上还固接着阻片4。图中1是筷子的夹菜部位。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2是快搁左架条,3是筷搁套,6是筷体,5是筷搁右架条,4是右架条阻片。图中虚线表示另一只筷子。这时的筷搁架处在桌面水平状态。图3是人手使用筷子时筷子的旋向图。图中9是食物,7是另一只筷,10是二筷间的夹缝,4是右架条阻片,6是筷体,8是人右手,5是筷搁右架条,2是筷搁左架条,3是筷搁套,1是筷子夹菜部位。箭头代表人右手8的旋向。当人右手8从图2将筷搁架连同一双筷子一起提起后,为了夹菜和送菜进嘴,按用餐时人手运动的自然规律,人右手8将按照图3中的箭头方向运动约45度角,以利于将食品9送向自己嘴边。由于这个旋转角使本来向下的左架条2、右架条5,旋向上方,最后停止在架条端头指向人脸的位置,致使架条2、5横在人脸和筷子之间。而用餐人这时为了将食物9送进自己嘴中,筷子夹菜部位1必定要移向人嘴,在移动中横在人脸和筷子中间架条2、5的端头将会更接近人的脸皮,致使架条端头触及用餐人脸皮而使人警觉自己差点儿公筷私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阻挡公筷将菜肴直接送进自己嘴中的方法,它包括一双筷子,在筷子夹菜部位上方固置着筷搁架的根基,在筷搁架的根基上固连着架条;筷搁架的根基可以是筷体,也可以是套固在筷体上的筷搁套,筷搁套高出筷体部分不能大于二筷子的夹缝,当一双筷的二个筷子都套有筷搁套时,应使二个筷搁套各自离筷尖的距离不同而相互错开;当一双筷子只有一只筷上套有筷搁套时,这时固连在筷搁套的架条上应设有搁置另一筷子的阻片;当筷子放置在桌上时,所有架条的端头都应处在桌面上;其特征是:利用提取和使用带筷搁架的筷子时,用餐人手姿的自然变化,而产生筷子由下方朝人脸方向的旋转动作,该动作使筷子在向用餐人自己嘴巴送菜时,筷子上的架条首先触及到用餐人的嘴边皮肤,从而实现专利技术目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阻挡公筷将菜肴直接送进自己嘴中的方法,它包括一双筷子,在筷子夹菜部位上方固置着筷搁架的根基,在筷搁架的根基上固连着架条;筷搁架的根基可以是筷体,也可以是套固在筷体上的筷搁套,筷搁套高出筷体部分不能大于二筷子的夹缝,当一双筷的二个筷子都套有筷搁套时,应使二个筷搁套各自离筷尖的距离不同而相互错开;当一双筷子只有一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展天怀远希陈宜中
申请(专利权)人:陈展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