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管组件及微波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36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8
本公开是关于发热管组件及微波炉。该发热管组件包括:发热管、发热管罩和隔热板;发热管包括管体和位于管体两端的瓷座;瓷座包括第一级瓷座和外径大于第一级瓷座的第二级瓷座;发热管罩包括端部弯折形成翻边的罩体,相对的翻边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发热管一端的第一级瓷座位于第一通孔内,发热管另一端的第二级瓷座位于第二通孔内;隔热板包括一端弯折形成固定板的反射板,固定板设置限位孔,限位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的孔径,发热管另一端的第一级瓷座位于限位孔内;第一通孔和限位孔的形状与第一级瓷座的形状匹配;第二通孔的外径大于第二级瓷座的外径。通过发热管组件中本身的机构件发热管罩和隔热板对发热管进行固定,从而简化了发热管的安装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管组件及微波炉
本公开涉及烹饪器具
,尤其涉及发热管组件及微波炉。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微波炉产品,为了满足煮食上色效果,会增加腔体顶部增加发热管作为热源来进行烧烤。在安装发热管时,需要增加固定支架、固定部件与隔热板来固定发热管并进行隔热,但该种安装方式,由于安装的部件较多,会导致发热管的安装工序复杂,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发热管组件及微波炉。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发热管组件,包括:发热管、发热管罩和隔热板;所述发热管包括:管体和位于管体两端的瓷座;其中,所述瓷座包括:第一级瓷座和第二级瓷座,所述第二级瓷座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级瓷座的外径;所述第一级瓷座通过所述第二级瓷座与所述管体相连接;所述发热管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的端部弯折形成翻边,相对两端的两个翻边分别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发热管一端的所述第一级瓷座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发热管另一端的所述第二级瓷座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隔热板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的一端弯折形成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固定板盖设在所述发热管罩外侧,所述发热管另一端的所述第一级瓷座位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限位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级瓷座的截面形状匹配;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级瓷座的外径。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的发热管组件,包括:发热管、发热管罩和隔热板;发热管包括:管体和位于管体两端的瓷座;其中,瓷座包括:第一级瓷座和第二级瓷座,第二级瓷座的外径大于第一级瓷座的外径;第一级瓷座通过第二级瓷座与管体相连接;发热管罩包括:罩体,罩体的端部弯折形成翻边,相对两端的两个翻边分别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发热管一端的第一级瓷座位于第一通孔内,发热管另一端的第二级瓷座位于第二通孔内;隔热板包括:反射板,反射板的一端弯折形成固定板,固定板设置限位孔,限位孔的位置与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限位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的孔径;固定板盖设在发热管罩外侧,发热管另一端的第一级瓷座位于限位孔内;第一通孔和限位孔的形状与第一级瓷座的截面形状匹配;第二通孔的外径大于第二级瓷座的外径。其中,可以通过发热管组件中本身的机构件发热管罩和隔热板对发热管进行固定,从而简化了发热管的安装工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设置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瓷座还位于所述限位孔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板中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罩体中开设第二安装孔;可拆卸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使所述发热管罩和所述隔热板固定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上方的所述罩体向所述隔热板侧凸起,形成反射凸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向靠近所述罩体的方向延伸,且延伸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反射凸包的高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板的部分板面向所述发热管罩的方向凹陷,形成压型筋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板中的至少一个其他端部弯折形成翻边板;所述翻边板位于所述罩体外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瓷座的横截面为D字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微波炉,包括:外罩和微波炉本体;所述外罩罩设在所述微波炉本体外侧;所述微波炉本体包括:底板组件、烹饪室组件、磁控管组件、炉门组件、控制盒组件和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发热管组件;所述烹饪室组件的底部设置所述底板组件;所述烹饪室组件的一侧设置所述炉门组件和所述控制盒组件;所述磁控管组件和所述发热管组件位于所述腔体组件的顶部。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发热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发热管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发热管罩的截面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微波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发热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发热管组件包括:发热管1、发热管罩2和隔热板3;发热管1包括:管体11和位于管体11两端的瓷座12;其中,瓷座12包括:第一级瓷座121和第二级瓷座122,第二级瓷座122的外径大于第一级瓷座121的外径;第一级瓷座121通过第二级瓷座122与管体11相连接;发热管罩2包括:罩体21,罩体21的端部弯折形成翻边22,相对两端的两个翻边22分别设置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发热管1一端的第一级瓷座121位于第一通孔23内,发热管1另一端的第二级瓷座122位于第二通孔24内;隔热板3包括:反射板31,反射板31的一端弯折形成固定板32;固定板32设置限位孔321,限位孔321的位置与第二通孔24的位置相对应;限位孔321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24的孔径;固定板32盖设在发热管罩2外侧,发热管1另一端的第一级瓷座121位于限位孔321内;第一通孔23和限位孔321的形状与第一级瓷座121的截面形状匹配;第二通孔24的外径大于第二级瓷座122的外径。第二通孔24的外径大于第二级瓷座122的外径,所以在固定发热管1时,只需将发热管1一端依次穿过发热管罩2的第二通孔23和第一通孔24,目标位置是:发热管1一端的第一级瓷座121位于第一通孔23内,发热管1另一端的第二级瓷座122位于第二通孔24内,也即通过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将发热管1设置在发热管罩体中,此时,由于第一通孔23的形状与第一级瓷座121的截面形状匹配,从而对发热管1位于第一通孔23内的一端端进行了限位,但是,由于第二通孔24的外径大于第二级瓷座122的外径,从而发热管1的另一端是可以活动的,并没有被第二通孔24限位,为了对发热管1的另一端也同样进行限位,本公开还设置了隔热板3,并且隔热板3中的限位孔321的位置与第二通孔24的位置相对应,而且限位孔321的形状与第一级瓷座121的截面形状匹配,在对发热管1的另一端也同样进行限位时,可以在将发热管1与发热管罩2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热管、发热管罩和隔热板;/n所述发热管包括:管体和位于管体两端的瓷座;/n其中,所述瓷座包括:第一级瓷座和第二级瓷座,所述第二级瓷座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级瓷座的外径;所述第一级瓷座通过所述第二级瓷座与所述管体相连接;/n所述发热管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的端部弯折形成翻边,相对两端的两个翻边分别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发热管一端的所述第一级瓷座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发热管另一端的所述第二级瓷座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n所述隔热板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的一端弯折形成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固定板盖设在所述发热管罩外侧,所述发热管另一端的所述第一级瓷座位于所述限位孔内;/n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限位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级瓷座的截面形状匹配;/n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级瓷座的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管、发热管罩和隔热板;
所述发热管包括:管体和位于管体两端的瓷座;
其中,所述瓷座包括:第一级瓷座和第二级瓷座,所述第二级瓷座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级瓷座的外径;所述第一级瓷座通过所述第二级瓷座与所述管体相连接;
所述发热管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的端部弯折形成翻边,相对两端的两个翻边分别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发热管一端的所述第一级瓷座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发热管另一端的所述第二级瓷座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所述隔热板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的一端弯折形成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固定板盖设在所述发热管罩外侧,所述发热管另一端的所述第一级瓷座位于所述限位孔内;
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限位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级瓷座的截面形状匹配;
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级瓷座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中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罩体中开设第二安装孔;
可拆卸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使所述发热管罩和所述隔热板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刘锦森刘福波杨有如陈春恒龚圆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