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束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29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6
一种磁性束线座包括:束线带附连部,该束线带附连部包括环部,并且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磁性底座,该磁性底座上形成有沿磁性束线座的纵轴线方向延伸穿过磁性底座的通孔;以及紧固件,紧固件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穿过通孔而连接在一起。在连接好之后,束线带附接件和紧固件能够相对于磁性底座旋转,但沿纵轴线方向的运动受到限制。该磁性束线座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且应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性束线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性束线座,该磁性束线座特别地用于在诸如电气设备之类的应用场合中整理线缆。
技术介绍
在诸如电气设备等的领域中,常常需要对电线等线缆进行整理,以避免线缆之间互相干扰甚至互相缠结,并且可有助于操作人员在维修、安装的过程中理清各个线缆的走向。为整理线缆,通常采用束线带将线缆扎束在一起,并通过束线带固定到束线座上,来帮助对线缆进行整理。一般来说,会有多个束线座安装在例如电气柜之类的设备上,诸如电线之类的线缆借助于这些束线座以一定的走向被布置。束线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安装在电气设备上,例如,可以在电气装置的壁上设置多个孔,多个束线座通过铆钉、螺钉之类的紧固元件固定在这些孔处;或者,也可以通过焊接、粘结等方式来固定束线座。不过,在束线座的应用场合中,时常会存在既无法打孔也无法进行焊接的情况,而粘结等方式又无法提供足够的固定力来保持束线座的稳定。这些应用场合例如是在机器内部、在装置的控制面板上(包括在门上或天花板上的控制面板)布置线缆,等等。在此情况下,需要采用其他的束线座安装手段。例如,在现有技术中,为此开发了带有磁性安装座的束线座。但是,现有的带磁性安装座的束线座存在兼容性、应用灵活性等方面的局限行,因此仍然需要具有改进结构的束线座,其能够与现有的束线带相兼容,有更好的使用灵活性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解决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做出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束线座,其能够兼容现有技术中已经使用的束线带。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束线座可以允许更大的应用灵活性,而且可允许该束线座的至少一些零件重复使用。本技术的磁性束线座包括:束线带附连部,该束线带附连部包括环部,并且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磁性底座,该磁性底座上形成有沿磁性束线座的纵轴线方向延伸穿过磁性底座的通孔;以及紧固件,紧固件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穿过通孔而连接在一起,并且在连接好之后,束线带附接件和紧固件能够相对于磁性底座旋转,但束线带附接件和紧固件相对于磁性底座沿纵轴线方向的运动受到限制。上述结构的磁性束线座可兼容已有的束线带,而且,在安装好之后,束线带附接件能够相对于磁性底座在360°的范围内自由转动,具有足够的应用灵活性。此外,束线带附接件的第一连接件和紧固件的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可以脱开,从而允许将束线带附接件从磁性底座拆下,由此至少磁性底座是能够重复使用的。在一种具体结构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形成有卡槽,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另一个为楔形块,楔形块能够楔入到卡槽中。楔形块和卡槽之间的配合可以采取过盈配合的形式。较佳地,卡槽包括两个互相相对的内表面,楔形块包括两个相对的侧表面,其中,在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第一棘齿,在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第二棘齿,当楔形块楔入卡槽中时,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相配合,阻止楔形块从卡槽脱出。在另一种具体结构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形成有带凹槽的连接突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另一个为连接柱,在连接柱上形成有第一孔,在连接突部上形成有第二孔,并且,磁性束线座还包括连接销,当连接柱插入凹槽中时,第一孔和第二孔对准,且连接销插入到第一孔和第二孔中。进一步地,在磁性底座的面对束线带附接件的表面上形成有通槽,通槽提供用于将连接销插入到第一孔和第二孔的通路。由此,该通槽可便于将连接销插入第一孔和第二孔,以帮助连接。在又一种具体结构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包括咬合闩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另一个包括能够接纳咬合闩锁的配合槽。在又一种具体结构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包括螺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另一个包括螺钉,螺钉能够旋入到螺孔中。以上各具体结构中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较佳地是可拆卸地,从而磁性束线座的大部分、甚至所有零件都可重复使用。附图说明从附图所示的结构中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束线座的分解立体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束线座的分解立体图。图3示出了图2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立体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束线座的分解立体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束线座的分解立体图。(符号说明)10束线座11磁性底座12束线带附接件13楔形块14环部15底座孔16连接杆17磁体18第一棘齿19第二棘齿20束线座21磁性底座22束线带附接件23连接柱24连接销25连接突部26第一孔27第二孔28通槽30束线座31磁性底座32束线带附接件33咬合闩锁34配合槽40束线座41磁性底座42束线带附接件43螺钉44螺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总线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仅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其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显而易见的修改、变型、等效替换,并且在不相矛盾的前提下,以下所描述的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互相任意地组合,而这些都落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第一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束线座10的立体分解图。如图1所示,束线座10包括磁性底座11、束线带附接件12和作为连接件的楔形块13。磁性底座11上形成有底座孔15,该底座孔15形成为从磁性底座11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的通孔,即,沿着该束线座10的纵轴线方向延伸穿过磁性底座11。并且,该底座孔15较佳地位于磁性底座11的大致中心位置处。在图中所示的较佳结构中,在磁性底座11中嵌入设置有磁体17,从而使得磁性底座11成为磁性部件,能够通过磁力吸附固定在通常由铁质材料制成的电气设备上。在其他变型结构中,磁性底座11也可以是整体由磁性材料制成,这也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束线带附接件12包括环部14,束线带(未示出)可穿过该环部14,进而将缆线扎束在该束线带附接件12上。在束线带附接件12的与环部14相对的一侧上形成有连接杆16。该连接杆16可从磁性底座11的一侧插入到磁性底座11的底座孔15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束线带附接件12的主体的尺寸大于底座孔15的尺寸(例如直径),而形成于其上的连接杆16的尺寸小于底座孔15的尺寸。由此,可以将连接杆16插入到底座孔15中,而当束线带附接件12的主体与磁性底座11接触时,可组织束线带附接件12的主体部分继续插入到底座孔15中。用于将束线带附接件12安装到磁性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性束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束线座包括:/n束线带附连部,所述束线带附连部包括环部,并且设置有第一连接件;/n磁性底座,所述磁性底座上形成有沿所述磁性束线座的纵轴线方向延伸穿过所述磁性底座的通孔;以及/n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而连接在一起,并且在连接好之后,所述束线带附接件和所述紧固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磁性底座旋转,但所述束线带附接件和所述紧固件相对于所述磁性底座沿所述纵轴线方向的运动受到限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性束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束线座包括:
束线带附连部,所述束线带附连部包括环部,并且设置有第一连接件;
磁性底座,所述磁性底座上形成有沿所述磁性束线座的纵轴线方向延伸穿过所述磁性底座的通孔;以及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而连接在一起,并且在连接好之后,所述束线带附接件和所述紧固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磁性底座旋转,但所述束线带附接件和所述紧固件相对于所述磁性底座沿所述纵轴线方向的运动受到限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束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形成有卡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另一个为楔形块,所述楔形块能够楔入到所述卡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束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两个互相相对的内表面,所述楔形块包括两个相对的侧表面,其中,在所述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第一棘齿,在所述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第二棘齿,当所述楔形块楔入所述卡槽中时,所述第一棘齿和所述第二棘齿相配合,阻止所述楔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贵
申请(专利权)人:泛达通讯零部件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