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液化气泄漏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317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液化气泄漏报警装置,属于监测报警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其壳体的主体结构为圆管状,分为内壳和外壳,电路板、控制器、传感器、信号收发单元等元件安装在内壳和外壳之间的内部构件区内,蜂鸣器安装在内壳的中心,与内壳呈嵌套式布置,闪光灯采用的LED灯带,环绕在外壳的外侧,内壳和外壳上分别设置有回气孔和透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报警器的外壳的结构性改动,泄漏的液化气可以随着扩散进入到壳体内部,并且会在扩散作用下再此穿过壳体进入外部环境中,从而实现了报警器对空气中的液化气的浓度的更加准确的测定,实现准确预警,防止出现错误预警或预警不及时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液化气泄漏报警装置
本技术属于监测报警装置
,涉及一种气体泄漏报警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液化气泄漏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液化石油气主要是碳氢化合物所组成的,其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以及其他的烷烃等,由于液化石油气具有很高的热值、其成分中包含燃点低的烃类,因此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爆、易燃的特点,一旦发生泄漏,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对人身和财产安全产生了极大地威胁。为了避免液化气泄漏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通常会在液化气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境中安装液化气报警器来对周围环境中的液化气浓度进行监测,一旦浓度超过阈值,则会进行声光报警,同时还可以进行联网报警、启动排气扇等来降低风险。但现有技术中的液化气报警器监测周围液化气浓度时,利用设置在报警器底部的进气孔使环境中的气体与传感器相接触,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由于液化气的密度低于空气的密度,因此这种方式可能会出现液化气在检测器腔体的顶部聚集的情况,容易出现错误报警现象的发生,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而提高阈值,则可能出现报警不及时的现象。有鉴于此,需要对现有报警器的结构,尤其是进气方式进行适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液化气泄漏报警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主体结构为圆管状,按照其结构分为内壳(2)和外壳(3);所述内壳(2)嵌套在所述外壳(3)内且保持所述内壳(2)与所述外壳(3)的轴线重合;所述内壳(2)和所述外壳(3)之间为内部构件区(4),所述内部构件区(4)内包括电路板、控制器、传感器、信号收发单元;所述壳体(1)上形成有安装连接区(5),所述安装连接区(5)位于所述外壳(3)的外侧,并沿所述壳体(1)的轴向延伸,所述安装连接区(5)上形成有连接轨道(6);所述壳体(1)的外侧的设置有两条环形的LED灯带(7),两条所述LED灯带(7)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液化气泄漏报警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主体结构为圆管状,按照其结构分为内壳(2)和外壳(3);所述内壳(2)嵌套在所述外壳(3)内且保持所述内壳(2)与所述外壳(3)的轴线重合;所述内壳(2)和所述外壳(3)之间为内部构件区(4),所述内部构件区(4)内包括电路板、控制器、传感器、信号收发单元;所述壳体(1)上形成有安装连接区(5),所述安装连接区(5)位于所述外壳(3)的外侧,并沿所述壳体(1)的轴向延伸,所述安装连接区(5)上形成有连接轨道(6);所述壳体(1)的外侧的设置有两条环形的LED灯带(7),两条所述LED灯带(7)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的两端,环绕在所述外壳(3)的外侧;所述内壳(2)的中心设置有蜂鸣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化气泄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轨道(6)的纵截面为“T”形,所述连接轨道(6)沿所述安装连接区(5)的轴向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液化气泄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轨道(6)的其中一端形成有挡头(9),所述挡头(9)与所述安装连接区(5)一体成型,另一端设置有弹簧挡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侯忠超高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邦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