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减震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15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减震保护结构,涉及计算机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主机、固定板、支板和第二保护壳,所述底座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固定焊接有第一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内壁套接有第一软垫,所述第一软垫内壁套接有主机,所述主机顶端外围套接有第二软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设置,主机受到击撞能受到双重缓冲效果,避免主机由于多次被击撞而产生损坏的情况,同时通过底座的设置,大大增加了主机放置的稳定性,避免主机出现倾倒的情况,大大增加了主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减震保护结构
本技术属于计算机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计算机减震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计算机专利技术者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专利技术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计算机的使用都需要对计算机的主机进行保护,但现有技术中对计算机主机的保护依然存在着缺陷,例如:目前,对计算机主机的保护在减震上存在着缺陷,特别是上班族所使用的计算机,计算机主机都是放置在腿的一侧,这样在工作时由于走动很容易击撞到主机,长时间的击撞会使得计算机主机出现损坏的情况,也会使得主机出现倾倒的情况,影响使用,大大降低了主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减震保护结构,通过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的设置,解决了现有对主机保护效果不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计算机减震保护结构,包括底座、主机、固定板、支板和第二保护壳,所述底座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固定焊接有第一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内壁套接有第一软垫,所述第一软垫内壁套接有主机,所述主机顶端外围套接有第二软垫,所述第二软垫外围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壳,所述第二保护壳内壁顶端均匀固定焊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二保护壳内壁对应第四弹簧处开设有第四限位槽,所述第四弹簧底端固定焊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表面固定焊接有第三限位杆,所述第三限位杆套接在第四弹簧内壁,所述第三限位杆顶端滑动套接在第四限位槽内,所述第二保护壳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底端卡接在第一保护壳上表面,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均固定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壁底端固定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顶端固定焊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顶端贯穿固定板固定焊接有放置板,所述第一限位杆外围靠近顶端处固定焊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外围固定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滑动套接在第一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板下表面均匀固定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内壁套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固定板内壁对应第二限位杆处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杆滑动套接在第二限位槽内,所述底座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内壁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内壁底端固定焊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顶端固定焊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正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螺母,所述伸缩杆顶端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有吸风机,所述伸缩杆两侧均固定焊接有第二连接杆。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一侧均匀开设有散热孔。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缓冲垫。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槽为土字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主机底端放置在放置板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为L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表面对应支板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滑动套接有滑块。进一步地,所述滑块正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螺母,所述第一定位螺母一端贯穿滑块螺纹连接在底座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一连接杆下方。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设置,主机受到击撞能受到双重缓冲效果,避免主机由于多次被击撞而产生损坏的情况,同时通过底座的设置,大大增加了主机放置的稳定性,避免主机出现倾倒的情况,同时通过吸风机的设置,能较大程度的对主机进行散热,并且能将主机内的灰尘吸出,且吸风机可拆卸,方便对吸风机进行清理,避免扇叶上积累的灰尘较多而影响吸风机的正常运转,大大增加了主机的使用寿命。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主视剖切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缓冲板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保护壳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1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11、支撑杆;12、第一保护壳;13、第一软垫;15、滑槽;16、滑块;17、第一定位螺母;2、主机;3、固定板;31、第一限位槽;32、第一弹簧;33、第一限位杆;34、限位板;35、第二弹簧;36、第二限位杆;37、第二限位槽;38、放置板;39、第一连接杆;4、支板;41、第三限位槽;42、第三弹簧;43、伸缩杆;44、第二定位螺母;45、第二连接杆;46、吸风机;5、第二保护壳;52、第四限位槽;53、第四弹簧;54、卡板;55、第三限位杆;56、第二软垫;57、缓冲垫;58、缓冲板;59、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计算机减震保护结构,包括底座1、主机2、固定板3、支板4和第二保护壳5,底座1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焊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顶端固定焊接有第一保护壳12,第一保护壳12内壁套接有第一软垫13,第一软垫13内壁套接有主机2,主机2顶端外围套接有第二软垫56,第一软垫13和第二软垫56的设置均用于保护主机2,避免主机2四角处出现损坏,提升对主机2的保护效果,第二软垫56外围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壳5,第二保护壳5内壁顶端均匀固定焊接有第四弹簧53,第二保护壳5内壁对应第四弹簧53处开设有第四限位槽52,第四弹簧53底端固定焊接有卡板54,卡板54上表面固定焊接有第三限位杆55,第三限位杆55套接在第四弹簧53内壁,第三限位杆55顶端滑动套接在第四限位槽52内,第二保护壳5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板58,缓冲板58底端卡接在第一保护壳12上表面,底座1上表面两侧均固定焊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内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31,第一限位槽31内壁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减震保护结构,包括底座(1)、主机(2)、固定板(3)、支板(4)和第二保护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焊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顶端固定焊接有第一保护壳(12),所述第一保护壳(12)内壁套接有第一软垫(13),所述第一软垫(13)内壁套接有主机(2),所述主机(2)顶端外围套接有第二软垫(56),所述第二软垫(56)外围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壳(5),所述第二保护壳(5)内壁顶端均匀固定焊接有第四弹簧(53),所述第二保护壳(5)内壁对应第四弹簧(53)处开设有第四限位槽(52),所述第四弹簧(53)底端固定焊接有卡板(54),所述卡板(54)上表面固定焊接有第三限位杆(55),所述第三限位杆(55)套接在第四弹簧(53)内壁,所述第三限位杆(55)顶端滑动套接在第四限位槽(52)内,所述第二保护壳(5)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板(58),所述缓冲板(58)底端卡接在第一保护壳(12)上表面,所述底座(1)上表面两侧均固定焊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内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31),所述第一限位槽(31)内壁底端固定焊接有第一弹簧(32),所述第一弹簧(32)顶端固定焊接有第一限位杆(33),所述第一限位杆(33)顶端贯穿固定板(3)固定焊接有放置板(38),所述第一限位杆(33)外围靠近顶端处固定焊接有第一连接杆(39),所述第一限位杆(33)外围固定焊接有限位板(34),所述限位板(34)滑动套接在第一限位槽(31)内,所述限位板(34)下表面均匀固定焊接有第二弹簧(35),所述第二弹簧(35)内壁套接有第二限位杆(36),所述固定板(3)内壁对应第二限位杆(36)处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7),所述第二限位杆(36)滑动套接在第二限位槽(37)内,所述底座(1)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板(4),所述支板(4)内壁开设有第三限位槽(41),所述第三限位槽(41)内壁底端固定焊接有第三弹簧(42),所述第三弹簧(42)顶端固定焊接有伸缩杆(43),所述伸缩杆(43)正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螺母(44),所述伸缩杆(43)顶端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有吸风机(46),所述伸缩杆(43)两侧均固定焊接有第二连接杆(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减震保护结构,包括底座(1)、主机(2)、固定板(3)、支板(4)和第二保护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焊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顶端固定焊接有第一保护壳(12),所述第一保护壳(12)内壁套接有第一软垫(13),所述第一软垫(13)内壁套接有主机(2),所述主机(2)顶端外围套接有第二软垫(56),所述第二软垫(56)外围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壳(5),所述第二保护壳(5)内壁顶端均匀固定焊接有第四弹簧(53),所述第二保护壳(5)内壁对应第四弹簧(53)处开设有第四限位槽(52),所述第四弹簧(53)底端固定焊接有卡板(54),所述卡板(54)上表面固定焊接有第三限位杆(55),所述第三限位杆(55)套接在第四弹簧(53)内壁,所述第三限位杆(55)顶端滑动套接在第四限位槽(52)内,所述第二保护壳(5)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板(58),所述缓冲板(58)底端卡接在第一保护壳(12)上表面,所述底座(1)上表面两侧均固定焊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内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31),所述第一限位槽(31)内壁底端固定焊接有第一弹簧(32),所述第一弹簧(32)顶端固定焊接有第一限位杆(33),所述第一限位杆(33)顶端贯穿固定板(3)固定焊接有放置板(38),所述第一限位杆(33)外围靠近顶端处固定焊接有第一连接杆(39),所述第一限位杆(33)外围固定焊接有限位板(34),所述限位板(34)滑动套接在第一限位槽(31)内,所述限位板(34)下表面均匀固定焊接有第二弹簧(35),所述第二弹簧(35)内壁套接有第二限位杆(36),所述固定板(3)内壁对应第二限位杆(36)处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7),所述第二限位杆(36)滑动套接在第二限位槽(3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花佟欣于静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