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心率、血氧及体温监测功能的北斗时空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13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4
一种具备心率、血氧及体温监测功能的北斗时空表,包括手表本体,所述手表本体包括FPC板,所述FPC板位于所述手表本体内部,所述FPC板上设有数据采集模块、温度传感器、红外二极管、红光二极管和至少一个绿光二极管,用于采集人体心率、血氧和体温的数据,所述表芯组件还包括PCB板,所述手表本体包括PCB板,所述PCB板设于所述FPC板之上并与所述FPC板电连接,所述PCB板上设有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上包括蓝牙数据传输系统/RF射频数据传输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的手表,首次将血氧、体温实时监测功能引入北斗卫星手表中,随时随地可进行检测操作,简化了检测程序,提升了检测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心率、血氧及体温监测功能的北斗时空表
本技术属于手表
,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心率、血氧及体温监测功能的北斗时空表。
技术介绍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BDS)的不断完善,该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由原来的特定使用对象扩展到了现在的民用大众市场,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其中北斗手表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北斗手表最主要的应用功能便是定位、授时功能。因今年疫情影响,排查新冠肺炎的重要指标便是体温与血氧含量,无论进入何种公共场所体温检查正常成了进入的首要条件。在我国,现有市场上具备单一心率监测功能的手表不少,而体温监测主要依赖于体温计或者红外感应器,血氧监测则需要更加专业的设备方能检测,因而造成如下问题:(1)同时监测心率、血氧和体温需要3个设备,检测过程繁琐;(2)很难做到实时将所有设备同时佩戴在检测者身上,获取的数据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判定检测者的真实身体状态。(3)且数据采集需要一对一进行,检测群体基数大,会导致数据收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不适用于团体监控。专利技术专利CN107991859A公布了一种便捷型腕式健康管理手表,包括表带、显示屏、控制器和传感器,所述表带的一侧固定有表扣体,所述表扣体的中间设置有内卡扣,所述内卡扣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侧固定有上表壳,所述上表壳的上面设置有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一侧安装有智能转换器,所述智能转换器的下方设置有下表壳,所述下表壳的内部固定有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侧安装有血氧检测器,所述血氧检测器的下方设置有体温检测器,所述体温检测器的侧下方固定有所述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上方安装有心电电极。有益效果在于:根据监测结果实时的健康监测及管理,适合于老人或者病人使用,能够随身携带数据,随时观看,方便于健康管理。对比文件中的手表检测的数据只适用于个人检查,不适用于团体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心率、血氧及体温监测功能的北斗时空表,通过将心率、血氧及体温监测功能全部集于一块手表当中,为监测需求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备心率、血氧及体温监测功能的北斗时空表,包括手表本体,所述手表本体包括FPC板,所述FPC板位于所述手表本体内部,所述FPC板上设有数据采集模块、温度传感器、红外二极管、红光二极管和至少一个绿光二极管,用于采集人体心率、血氧和体温的数据。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为正方形,厚度为1mm,内核电压为3.3V。进一步地,所述手表本体包括PCB板,所述PCB板设于所述FPC板之上并与所述FPC板电连接,所述PCB板上设有数据处理器,用于处理所采集的心率、血氧和体温数据。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器包括蓝牙数据传输系统或RF射频数据传输系统中的一种或两种,用于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传输。进一步地,所述手表本体包括手表上盖和手表底壳,所述FPC板位于相互扣合的手表上盖和手表底壳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手表底壳内侧设有凹槽,所述FPC板嵌扣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手表底壳上与所述FPC板上红外二极管、红光二极管和绿光二极管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透光镜。进一步地,所述手表底壳上与所述FPC板数据采集模块对应位置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透光镜。进一步地,所述手表底壳内侧向外凹陷有导热凸台,所述导热凸台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位置对应,所述温度传感器置于所述导热凸台内。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凸台为内空环形,材质为316L钢材质。进一步地,所述PCB板上设有用于定位、授时、计时和户外运动的功能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手表本体还包括内映圈、显示屏、前胶座和电源,所述内映圈扣于手表上盖之下,所述显示屏镶扣在前胶座上表面,所述电源位于PCB板下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内映圈上设有北斗天线与蓝牙天线。工作原理如下:心率检测时,红外二极管发光检测是否佩戴手表,绿光二极管发光,通过人体皮肤进入血液折射,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反射回来的电路信号,通过除噪与放大后将电路信号传递至数据处理器,通过软件工程师在数据处理器中植入的算法进行精密测算后得出检测结果,显示在手表的显示屏上。血氧检测时,红外二极管发光检测是否佩戴手表,红光二极管发光,通过人体皮肤进入血液折射,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反射回来的电路信号,通过除噪与放大后将电路信号传递至数据处理器,通过软件工程师在数据处理器中植入的算法进行精密测算后得出检测结果,显示在手表的显示屏上。因为选择了既适用于血氧检测、同时也适用于心率检测的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由此可共用一个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数据采集。温度检测时,数据处理器发布指令,红外二极管发光检测并将温度数据回传至数据处理器,同时温度传感器采集导热凸台内环境温度,也将数据回传至数据处理器,通过精密算法得出最终检测温度值并显示在显示屏上。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将心率、血氧及体温监测功能全部集于一块手表当中,为检测者带来了极大便利,其中心率、血氧检测采用光电容积法,因是通过折射回来的光波信号进行数据计算,故可共用一个模块,使用不同颜色的灯光即可实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占用的手表内置空间,尽可能的减小了手表的体积。(2)本技术中数据的处理和传输采用手表整体的数据处理器,尽可能的释放了手表内部空间的同时,也降低了工程师对手表电路规划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与物力,也减小了整个手表的结构尺寸。(3)本技术中在手表底壳上设置了导热凸台,体温检测采用温度传感器,因手表内部元器件在运行中会产生热现象,直接将传感器扣于导热凸台内,使温度传感器与导热凸台直接相连,最大限度的隔绝了手表内部元器件产热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提升了体温检测的准确度。(4)本技术打破常规的数据传输模式,既可采用一对一的蓝牙数据传输,也可采用一对多的RF射频传输模式,使得本申请的手表不仅适用于个人检测,也适用于团体检测。(5)本技术,首次将血氧、体温实时监测功能引入北斗卫星手表中,随时随地可进行检测操作,简化了检测程序,提升了检测的便捷性。在进行心率、血氧和体温监测时可以设置一定的时间间隔(15分钟、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具有定时采集数据的功能,按需设置,实时监控,真正做到为佩戴者的健康状况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手表本体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FPC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PCB板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内映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手表底壳外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手表底壳内侧面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标记:1、手表上盖;2、内映圈;3、显示屏;4、前胶座;5、PCB板;6、电源;7、FPC板;8、手表底盖;2-1、蓝牙天线;2-2、北斗天线;5-1、数据处理器;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心率、血氧及体温监测功能的北斗时空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表本体,所述手表本体包括FPC板,所述FPC板位于所述手表本体内部,所述FPC板上设有数据采集模块、温度传感器、红外二极管、红光二极管和至少一个绿光二极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心率、血氧及体温监测功能的北斗时空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表本体,所述手表本体包括FPC板,所述FPC板位于所述手表本体内部,所述FPC板上设有数据采集模块、温度传感器、红外二极管、红光二极管和至少一个绿光二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心率、血氧及体温监测功能的北斗时空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本体包括PCB板,所述PCB板设于所述FPC板之上并与所述FPC板电连接,所述PCB板上设有数据处理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心率、血氧及体温监测功能的北斗时空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器包括蓝牙数据传输系统或RF射频数据传输系统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心率、血氧及体温监测功能的北斗时空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本体包括手表上盖和手表底壳,所述FPC板位于相互扣合的手表上盖和手表底壳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备心率、血氧及体温监测功能的北斗时空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底壳内侧设有凹槽,所述FPC板嵌扣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手表底壳上与所述FPC板上红外二极管、红光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华魏星怡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北斗天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