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加标的水质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308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加标的水质检测系统,包括控制装置(1)、加标装置、混合装置和检测装置;加标装置包括标液箱(2)和定量计量泵(3),混合装置包括水箱(4)和曝气装置(5),定量计量泵(3)的一端与标液箱(2)连接,定量计量泵(3)的另一端连接到进标液口(41)中,水箱(4)的下端设有出液口(43),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检测装置(6)、原水处理装置(7)和净水检测装置(8),出液口(43)与原水检测装置(6)连接;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9),显示装置(9)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该系统在控制装置(1)的控制下可实现水质的自动加标检测,并智能记录和分析检测结果,智能化程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加标的水质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质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加标的水质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工业飞速发展,空气污染、水污染事件层出不穷。渐渐地,人们对生活相关配套设施要求也日益提高,生活中对水质的检测尤其重要。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生活用水的水质,常用的办法有两种,一是直接用工作环境中的水源流经原水处理装置,以检测其在当前水源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一种是利用某些特定的加标物质加入纯水中,行成一定特定浓度的加标液,利用加标液流经原水处理装置。前述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测试周期长、耗水量大,资源浪费严重,第二种方法是目前惯用测试方法,但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不够,不能较好的实现自动加标进行水质检测,并记录和分析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自动加标的水质检测系统,能够较好的实现自动加标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加标的水质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装置1、加标装置、混合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加标装置包括标液箱2和定量计量泵3,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水箱4和设置在所述水箱4底部的曝气装置5,所述水箱4的上端分别设有进标液口41和进水口42,所述定量计量泵3的一端与标液箱2连接,定量计量泵3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进标液口41中,所述水箱4的下端设有出液口43;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检测装置6、原水处理装置7和净水检测装置8,所述出液口43与所述原水检测装置6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分别与所述定量计量泵3、曝气装置5、原水检测装置6和净水检测装置8控制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9,所述显示装置9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优选地,所述进水口42处设置有进水电磁阀10,所述进水电磁阀10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优选地,所述曝气装置5包括空压机51,所述水箱4外部设有鼓风机11,所述鼓风机11一端与所述空压机51连接,鼓风机11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优选地,所述水箱4中一侧设置有液位计44,所述液位计44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所述液位计44为高低水位探测计。优选地,所述出液口43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的管道上依次设有变频增压泵12和压力表13,所述变频增压泵12和压力表13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优选地,所述原水检测装置6包括原水浊度传感器61和/或原水余氯传感器62,所述净水检测装置8包括净水浊度传感器81和/或净水余氯传感器82,所述原水浊度传感器61、原水余氯传感器62、净水浊度传感器81和净水余氯传感器82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优选地,所述净水检测装置8还包括水表83,所述水表83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1包括PLC。优选地,所述原水处理装置7和净水检测装置8之间设置有流量计14,所述流量计14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通过控制装置1控制定量计量泵3、曝气装置5、原水检测装置6和净水检测装置8,可以实现定点、定量向混合系统中注入标液,进行自动加标测试;(2)通过显示装置9将各类检测数据显示出来,方便观察和进一步处理;(3)曝气装置5可以将高浓度标液和纯水均匀混合且确保在测试过程中不发生加标物质沉降、凝聚等现象,提高检测的可靠性;(4)变频增压泵12产生额定静压力,为整个测试系统提供恒定的压力,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加标的水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有恒压功能的自动加标测试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和完整,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阐述。实施例1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自动加标的水质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装置1、加标装置、混合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加标装置包括标液箱2和定量计量泵3,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水箱4和设置在所述水箱4底部的曝气装置5,所述水箱4的上端分别设有进标液口41和进水口42,所述定量计量泵3的一端与标液箱2连接,定量计量泵3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进标液口41中,所述水箱4的下端设有出液口43;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检测装置6、原水处理装置7和净水检测装置8,所述出液口43与所述原水检测装置6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分别与所述定量计量泵3、曝气装置5、原水检测装置6和净水检测装置8控制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9,所述显示装置9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该系统的原理是:受控制装置1控制,通过进水口42向水箱4中加入纯水,利用定量计量泵3定量通过进标液口41向水箱4中注入标液,标液与水箱4中纯水混合,曝气装置5利用容器底部曝气的方法,将高浓度标液和纯水均匀混合且确保在测试过程中不发生加标物质沉降、凝聚,混合后的液体通过出液口43依次流经原水检测装置6、原水处理装置7和净水检测装置8,将原水处理装置前后检测得到的数据传递给显示装置9,进行实时分析水质情况,控制定量计量泵3控制加标液的注入量,实现不同加标液的水质检测。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42处设置有进水电磁阀10,所述进水电磁阀10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进水电磁阀10可以智能控制水箱中的纯水量。进一步地,所述曝气装置5包括空压机51,所述水箱4外部设有鼓风机11,所述鼓风机11一端与所述空压机51连接,鼓风机11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箱4中一侧设置有液位计44,所述液位计44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优选地,所述液位计44为高低水位探测计,当水箱4液位到达顶点时,停止进水,当水箱4液位低于下限时,提示系统进行相应的处理。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原水检测装置6包括原水浊度传感器61和/或原水余氯传感器62,所述净水检测装置8包括净水浊度传感器81和/或净水余氯传感器82,所述原水浊度传感器61、原水余氯传感器62、净水浊度传感器81和净水余氯传感器82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可根据需要加标的物质增设相应的检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净水检测装置8还包括水表83,所述水表83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1由PLC、逻辑电路、单片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优选为PLC。进一步地,所述原水处理装置7和净水检测装置8之间设置有流量计14,所述流量计14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出液口43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的管道上依次设有变频增压泵12和压力表13,所述变频增压泵12和压力表13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通过压力表13实时监测系统中的压力,当压力发生变化时,控制装置1控制变频增压泵12开启,调节系统的压力,产生额定静压力,为整个测试系统提供恒定的压力,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加标的水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装置(1)、加标装置、混合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加标装置包括标液箱(2)和定量计量泵(3),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水箱(4)和设置在所述水箱(4)底部的曝气装置(5),所述水箱(4)的上端分别设有进标液口(41)和进水口(42),所述定量计量泵(3)的一端与标液箱(2)连接,定量计量泵(3)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进标液口(41)中,所述水箱(4)的下端设有出液口(43);/n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检测装置(6)、原水处理装置(7)和净水检测装置(8),所述出液口(43)与所述原水检测装置(6)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分别与所述定量计量泵(3)、曝气装置(5)、原水检测装置(6)和净水检测装置(8)控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加标的水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装置(1)、加标装置、混合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加标装置包括标液箱(2)和定量计量泵(3),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水箱(4)和设置在所述水箱(4)底部的曝气装置(5),所述水箱(4)的上端分别设有进标液口(41)和进水口(42),所述定量计量泵(3)的一端与标液箱(2)连接,定量计量泵(3)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进标液口(41)中,所述水箱(4)的下端设有出液口(43);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检测装置(6)、原水处理装置(7)和净水检测装置(8),所述出液口(43)与所述原水检测装置(6)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分别与所述定量计量泵(3)、曝气装置(5)、原水检测装置(6)和净水检测装置(8)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标的水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9),所述显示装置(9)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标的水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42)处设置有进水电磁阀(10),所述进水电磁阀(10)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标的水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5)包括空压机(51),所述水箱(4)外部设有鼓风机(11),所述鼓风机(11)一端与所述空压机(51)连接,鼓风机(11)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耿王熙黄鹏杨智程曹幼霖张峰曾培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清渟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清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