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桨性能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302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桨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动力系统、动态扭矩测试仪、测试工装轴、螺旋桨工装、直线移动单元、固定支撑组件、拉力测试仪、力转换支架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了原理简单,结构可靠,可以实现不同螺直径、不同类型的螺旋桨的工作效率点,对于提升水下设备的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桨性能测试系统
本技术涉及性能测试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螺旋桨性能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螺旋桨是水面设备工作的主要推进方式之一,其水动力性能的预报主要依靠实验和数值手段。同样尺寸形状的螺旋桨的推力大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速度增加到一定范围后,会出现气蚀空化(由于螺旋桨高速运转在水中,叶背部分随着转速的增加压力会逐渐降低,当压力降到某一临界值(饱和蒸汽压)以下时,就可能会形成液态水的急速汽化,气核因水汽的进入而发生膨胀就形成了空化现象)现象造成其推力不大反而会减小,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空化的主要危害如下:损害螺旋桨的基本性能例如使螺旋桨推力和效率降低;使叶表面产生剥蚀;破坏叶片结构使其寿命降低;产生强烈的辐射噪声。因此确定螺旋桨的最佳工作效率点,防止空化现象的发生,可以有效提升水下设备的工作效率。目前技术中,原理复杂,无法实现不同螺直径、不同类型的螺旋桨的工作效率点,提升水下设备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螺旋桨性能测试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螺旋桨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动力系统、动态扭矩测试仪、测试工装轴、螺旋桨工装、直线移动单元、固定支撑组件、拉力测试仪、力转换支架系统;所述动力系统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外部设置有密封外壳,所述密封外壳与所述电机右侧连接,所述密封外壳左侧通过上下两端若干O型圈连接有后壳,所述后壳一侧连接有电源线,所述后壳下端设有卡套堵头;所述密封外壳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支架,所述密封外壳、电机支架中间部位之间设有压紧片,所述电机支架底部与所述直线移动单元连接;所述动力系统右侧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动态扭矩测试仪连接,所述动态扭矩测试仪包括动态扭矩传感器,所述动态扭矩传感器下侧连接有扭矩测试仪支架,所述扭矩测试仪支架通过螺栓与所述直线移动单元连接;所述动态扭矩测试仪右侧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测试工装轴连接,所述测试工装轴包括测试轴,所述测试轴外侧连接有测试外环内部两端连接有支撑定位组件;所述测试工装轴右侧连接有所述螺旋桨工装,所述螺旋桨工装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外侧设有前端夹具装置,所述导流罩外侧底部与所述前端夹具装置设置的导流罩底座连接;所述前端夹具装置包括夹具,所述夹具内部与长螺栓相连,所述夹具沿着所述长螺栓上下移动,所述夹具上部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长螺栓连接;所述长螺栓、导流罩底座下端分别连接有下侧压板且所述长螺栓穿过所述下侧压板,所述下侧压板下侧连接有侧板支撑架;所述前端夹具装置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后端夹具装置,所述后端夹具装置包括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上端设有T型槽台,所述T型槽台通过若干圆形立柱与所述U型底座相连,且所述圆形立柱穿过所述T型槽台,所述T型槽台中间连有后端夹具装置,所述后端夹具装置包括T型长螺栓,所述T型长螺栓上设有的结构与所述长螺栓上设有的结构相同;所述旋桨工装与所述直线移动单元连接,所述直线移动单元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支撑板,所述移动板底部连接有光轴,所述光轴外侧连接有移动滑块,所述光轴两端设有光轴支撑座,所述光轴支撑座夹紧所述光轴且与所述固定支撑组件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支撑组件包括槽钢支架,所述槽钢支架底部连接有铝合金支架,所述直线移动单元、固定支撑组件上部连接有力转换支架系统,所述力转换支架系统包括三角支撑架一,所述三角支撑架一上部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三角支撑架一且通过所述三角支撑架一两侧的直线滑动轴承夹紧连接,所述直线滑动轴承、支撑轴之间设有轴向固定卡簧,所述支撑轴两端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支撑座且通过所述支撑座夹紧,两侧的所述支撑座分别与三角支撑架二、三角支撑架三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支撑架一左侧连接有拉力测试仪,所述拉力测试仪包括安装横杆,所述安装横杆上侧设有拉压力传感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通过下调整螺栓与所述安装横杆连接,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上侧通过上调整螺栓连接有传感器安装板。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密封外壳通过螺栓和插槽连接;所述支撑座设有与所述支撑轴相对应的槽;所述三角支撑架一设有与所述支撑轴相对应的孔。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密封外壳之间为油液腔;所述电机右端有凸起横杆,所述密封外壳、电机支架、压紧片设有与所述凸起横杆相对应的孔;所述后壳下端设有与所述卡套堵头相对应的槽。进一步的,所述联轴器中间设有通道,所述通道为圆形。进一步的,所述联轴器为两个。进一步的,所述测试外环设有两端开口的通道。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定位组件包括支撑轴承、卡簧,所述支撑轴承用于轴的径向支撑;所述卡簧包括内卡簧、外卡簧,用于轴的轴向定位。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罩包括内外两层且外层为圆形,内层由若干扇齿轮组成,内侧与所述测试工装轴的测试轴右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T型槽台上设有与所述圆形立柱相对应的圆孔,所述圆形立柱为四个。进一步的,所述T型槽台上设置有若干T型通道;所述夹具设有若干椭圆形孔,所述椭圆形孔与所述长螺栓相对应;所述T型长螺栓为两个;所述夹具上设有与所述T型长螺栓相对应的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该系统,实现了原理简单,结构可靠,可以实现不同螺直径、不同类型的螺旋桨的工作效率点,对于提升水下设备的效率有很大的帮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螺旋桨性能测试系统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螺旋桨性能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螺旋桨性能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00、动力系统,101、电机,102、密封外壳,103、电机支架,104、联轴器,105、压紧片,106、凸起横杆,107、电源线,108、O型圈,109、卡套堵头,110、油液腔,200、动态扭矩测试仪,201、动态扭矩传感器,202、扭矩测试仪支架,300、测试工装轴,301、测试轴,302、测试外环,303、支撑轴承、304、卡簧,400、螺旋桨工装,401、导流罩,402、夹具,403、U型底座,404、T型槽台,405、T型长螺栓,4021、长螺栓,4022、螺母,4023、侧板支撑架,4024、导流罩底座,4025、下侧压板,500、直线移动单元,501、移动滑块,502、光轴,503、光轴支撑座,504、移动板,505、侧支撑板,600、固定支撑组件,601、槽钢支架,602、铝合金支架,700、拉力测试仪,701、安装横杆,702、上调整螺栓,703、下调整螺栓,704、拉压力传感器,705、传感器安装板,800、力转换支架系统,801、直线滑动轴承,802、支撑轴,8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桨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系统(100)、动态扭矩测试仪(200)、测试工装轴(300)、螺旋桨工装(400)、直线移动单元(500)、固定支撑组件(600)、拉力测试仪(700)、力转换支架系统(800);所述动力系统(100)设置有电机(101),所述电机(101)外部设置有密封外壳(102),所述密封外壳(102)与所述电机(101)右侧连接,所述密封外壳(102)左侧通过上下两端若干O型圈(108)连接有后壳,所述后壳一侧连接有电源线(107),所述后壳下端设有卡套堵头(109);所述密封外壳(102)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支架(103),所述密封外壳(102)、电机支架(103)中间部位之间设有压紧片(105),所述电机支架(103)底部与所述直线移动单元(500)连接;所述动力系统(100)右侧通过联轴器(104)与所述动态扭矩测试仪(200)连接,所述动态扭矩测试仪(200)包括动态扭矩传感器(201),所述动态扭矩传感器(201)下侧连接有扭矩测试仪支架(202),所述扭矩测试仪支架(202)通过螺栓与所述直线移动单元(500)连接;所述动态扭矩测试仪(200)右侧通过所述联轴器(104)与所述测试工装轴(300)连接,所述测试工装轴(300)包括测试轴(301),所述测试轴(301)外侧连接有测试外环(302)内部两端连接有支撑定位组件;所述测试工装轴(300)右侧连接有所述螺旋桨工装(400),所述螺旋桨工装(400)包括导流罩(401),所述导流罩(401)外侧设有前端夹具装置,所述导流罩(401)外侧底部与所述前端夹具装置设置的导流罩底座(4024)连接;所述前端夹具装置包括夹具(402),所述夹具(402)内部与长螺栓(4021)相连,所述夹具(402)沿着所述长螺栓(4021)上下移动,所述夹具(402)上部设有螺母(4022),所述螺母(4022)与所述长螺栓(4021)连接;所述长螺栓(4021)、导流罩底座(4024)下端分别连接有下侧压板(4025)且所述长螺栓(4021)穿过所述下侧压板(4025),所述下侧压板(4025)下侧连接有侧板支撑架(4023);所述前端夹具装置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后端夹具装置,所述后端夹具装置包括U型底座(403),所述U型底座(403)上端设有T型槽台(404),所述T型槽台(404)通过若干圆形立柱与所述U型底座(403)相连且所述圆形立柱穿过所述T型槽台(404),所述T型槽台(404)中间连有后端夹具装置,所述后端夹具装置包括T型长螺栓(405),所述T型长螺栓(405)上设有的结构与所述长螺栓(4021)上设有的结构相同;所述旋桨工装(400)与所述直线移动单元(500)连接,所述直线移动单元(500)包括移动板(504),所述移动板(504)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支撑板(505),所述移动板(504)底部连接有光轴(502),所述光轴(502)外侧连接有移动滑块(501),所述光轴(502)两端设有光轴支撑座(503),所述光轴支撑座(503)夹紧所述光轴(502)且与所述固定支撑组件(600)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支撑组件(600)包括槽钢支架(601),所述槽钢支架(601)底部连接有铝合金支架(602),所述直线移动单元(500)、固定支撑组件(600)上部连接有力转换支架系统(800),所述力转换支架系统(800)包括三角支撑架一(804),所述三角支撑架一(804)上部设有支撑轴(802),所述支撑轴(802)穿过所述三角支撑架一(804)且通过所述三角支撑架一(804)两侧的直线滑动轴承(801)夹紧连接,所述直线滑动轴承(801)、支撑轴(802)之间设有轴向固定卡簧,所述支撑轴(802)两端设有支撑座(803),所述支撑轴(802)穿过所述支撑座(803)且通过所述支撑座(803)夹紧,两侧的所述支撑座(803)分别与三角支撑架二、三角支撑架三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支撑架一(804)左侧连接有拉力测试仪(700),所述拉力测试仪(700)包括安装横杆(701),所述安装横杆(701)上侧设有拉压力传感器(704),所述拉压力传感器(704)通过下调整螺栓(703)与所述安装横杆(701)连接,所述拉压力传感器(704)上侧通过上调整螺栓(702)连接有传感器安装板(7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桨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系统(100)、动态扭矩测试仪(200)、测试工装轴(300)、螺旋桨工装(400)、直线移动单元(500)、固定支撑组件(600)、拉力测试仪(700)、力转换支架系统(800);所述动力系统(100)设置有电机(101),所述电机(101)外部设置有密封外壳(102),所述密封外壳(102)与所述电机(101)右侧连接,所述密封外壳(102)左侧通过上下两端若干O型圈(108)连接有后壳,所述后壳一侧连接有电源线(107),所述后壳下端设有卡套堵头(109);所述密封外壳(102)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支架(103),所述密封外壳(102)、电机支架(103)中间部位之间设有压紧片(105),所述电机支架(103)底部与所述直线移动单元(500)连接;所述动力系统(100)右侧通过联轴器(104)与所述动态扭矩测试仪(200)连接,所述动态扭矩测试仪(200)包括动态扭矩传感器(201),所述动态扭矩传感器(201)下侧连接有扭矩测试仪支架(202),所述扭矩测试仪支架(202)通过螺栓与所述直线移动单元(500)连接;所述动态扭矩测试仪(200)右侧通过所述联轴器(104)与所述测试工装轴(300)连接,所述测试工装轴(300)包括测试轴(301),所述测试轴(301)外侧连接有测试外环(302)内部两端连接有支撑定位组件;所述测试工装轴(300)右侧连接有所述螺旋桨工装(400),所述螺旋桨工装(400)包括导流罩(401),所述导流罩(401)外侧设有前端夹具装置,所述导流罩(401)外侧底部与所述前端夹具装置设置的导流罩底座(4024)连接;所述前端夹具装置包括夹具(402),所述夹具(402)内部与长螺栓(4021)相连,所述夹具(402)沿着所述长螺栓(4021)上下移动,所述夹具(402)上部设有螺母(4022),所述螺母(4022)与所述长螺栓(4021)连接;所述长螺栓(4021)、导流罩底座(4024)下端分别连接有下侧压板(4025)且所述长螺栓(4021)穿过所述下侧压板(4025),所述下侧压板(4025)下侧连接有侧板支撑架(4023);所述前端夹具装置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后端夹具装置,所述后端夹具装置包括U型底座(403),所述U型底座(403)上端设有T型槽台(404),所述T型槽台(404)通过若干圆形立柱与所述U型底座(403)相连且所述圆形立柱穿过所述T型槽台(404),所述T型槽台(404)中间连有后端夹具装置,所述后端夹具装置包括T型长螺栓(405),所述T型长螺栓(405)上设有的结构与所述长螺栓(4021)上设有的结构相同;所述旋桨工装(400)与所述直线移动单元(500)连接,所述直线移动单元(500)包括移动板(504),所述移动板(504)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支撑板(505),所述移动板(504)底部连接有光轴(502),所述光轴(502)外侧连接有移动滑块(501),所述光轴(502)两端设有光轴支撑座(503),所述光轴支撑座(503)夹紧所述光轴(502)且与所述固定支撑组件(600)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支撑组件(600)包括槽钢支架(601),所述槽钢支架(601)底部连接有铝合金支架(602),所述直线移动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明磊陈龙冬李树强
申请(专利权)人: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