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源热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93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源热泵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除垢箱和出水管,蒸发器上端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热源侧进水管,冷凝器的制冷剂进液口与蒸发器的制冷剂出液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连通,冷凝器的制冷剂出液口与蒸发器的制冷剂进液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连通,两条制冷剂输送管的中部分别串联有膨胀阀和压缩机,冷凝器下端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用户侧进水管,除垢箱有两个且分别串联于热源侧进水管和用户侧进水管的中部,除垢箱的上端设有滤芯,除垢箱的底板中部设有圆柱形的凸台,凸台的中部设有刮料组件,该水源热泵装置,避免水中的杂质长时间积累影响换热效率,增强了热量的输送效果,减少了热能的损失,提高了设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源热泵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泵
,具体为一种水源热泵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世界人口经济的迅速增长,能源消耗急剧增加,在环境污染日加严峻、生存环境日趋遭受危害的今天,人们渴望绿色、保护环境的愿望也在日趋强烈,近些年来,人类在不断探索研究再生能源的利用,虽然我们已经发现了如:太阳能、核聚变能、生物能、风力能、水利能、波涛能、潮汐能、地下热能等新能源,但是由于这些能源属于低品位能源,开发和利用这些能源均需要不同的技术和设备,在我们的生活中低品位热能处处皆是,利用前景广阔,回收和利用低品位热能最有效的手段是热泵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热泵技术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缓解能源危机眼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有的水源热泵系统中因水质变化,控制水质的方法缺乏,使热泵机组换热率低下,系统运行成本很高、安全运行时间短,热能浪费严重,设备使用寿命短等弊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源热泵装置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水源热泵装置,避免水中的杂质长时间积累影响换热效率,增强了热量的输送效果,减少了热能的损失,提高了设备性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源热泵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除垢箱和出水管;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上端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热源侧进水管;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进液口与蒸发器的制冷剂出液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连通,冷凝器的制冷剂出液口与蒸发器的制冷剂进液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连通,两条制冷剂输送管的中部分别串联有膨胀阀和压缩机,冷凝器下端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用户侧进水管;除垢箱:有两个且分别串联于热源侧进水管和用户侧进水管的中部,除垢箱的上端设有滤芯,除垢箱的底板中部设有圆柱形的凸台,凸台的中部设有刮料组件;其中: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有两条且分别与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出水口固定连接,压缩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避免水中的杂质长时间积累影响换热效率,增强了热量的输送效果,减少了热能的损失,提高了设备性能。进一步的,所述滤芯包括第一连接环、精密过滤网和第二连接环,第一连接环与第一连接环的内壁上端螺纹连接,精密过滤网的上端与第一连接环的下表面内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环的上表面外沿与精密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环的内弧面与凸台的外弧面上端密封连接,精密过滤网为倒置的锥台型结构,过滤水中的杂质,避免杂质污垢黏附于换热管道的外表面影响热传递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刮料组件包括限位环、连接杆和刮板,限位环与凸台外弧面的凹槽内部滑动连接,连接杆固定连接于限位环的外弧面一侧,刮板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外侧端头下表面,刮板分别与除垢箱的内侧壁底端和凸台的外侧壁底端滑动连接,方便对沉淀的污垢刮除。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包括外管、内管、保温层和分隔环,所述内管的外弧面设有保温层,分隔环均匀设置于保温层的外弧面,分隔环的外弧面均与外管的内弧面固定连接,分隔环将保温层和外管分割为等距分布的真空腔,提高保温效果,减少热能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提高热量的输送效果。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固定连接于除垢箱的下表面,排污管与除垢箱底部的排污口对应,方便污垢的排出,利于进行清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水源热泵装置,具有以下好处:水进入除垢箱后向上蔓延,经过精密过滤网的过滤后从凸台中部的通孔流出,避免水中的杂质长时间积累粘附于蒸发器和冷凝器内部的换热管道外表面影响换热效率,杂质被精密过滤网过滤后沉淀在除垢箱的底部,拨动连接杆,连接杆带动刮板围绕凸台的外侧壁转动,刮板将沉淀的污垢推至除垢箱底部的排污口内,然后经过排污管排出,保温层与外管之间的真空结构进一步增强了出水管的保温作用,增强了热量的输送效果,减少了热能的损失,提高了设备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除垢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蒸发器、2冷凝器、3制冷剂输送管、4膨胀阀、5压缩机、6除垢箱、61凸台、7滤芯、71第一连接环、72精密过滤网、73第二连接环、8刮料组件、81限位环、82连接杆、83刮板、9出水管、91外管、92内管、93保温层、94分隔环、10排污管、11热源侧进水管、12用户侧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源热泵装置,包括蒸发器1、冷凝器2、除垢箱6和出水管9;蒸发器1:蒸发器1上端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热源侧进水管11;冷凝器2:冷凝器2的制冷剂进液口与蒸发器1的制冷剂出液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3连通,冷凝器2的制冷剂出液口与蒸发器1的制冷剂进液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3连通,两条制冷剂输送管3的中部分别串联有膨胀阀4和压缩机5,冷凝器2下端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用户侧进水管12;除垢箱6:有两个且分别串联于热源侧进水管11和用户侧进水管12的中部,除垢箱6的上端设有滤芯7,滤芯7包括第一连接环71、精密过滤网72和第二连接环73,第一连接环71与第一连接环71的内壁上端螺纹连接,精密过滤网72的上端与第一连接环71的下表面内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环73的上表面外沿与精密过滤网7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环73的内弧面与凸台61的外弧面上端密封连接,精密过滤网72为倒置的锥台型结构,过滤水中的杂质,避免杂质污垢黏附于换热管道的外表面影响热传递效率,除垢箱6的底板中部设有圆柱形的凸台61,凸台61的中部设有刮料组件8,刮料组件8包括限位环81、连接杆82和刮板83,限位环81与凸台61外弧面的凹槽内部滑动连接,连接杆82固定连接于限位环81的外弧面一侧,刮板83固定连接于连接杆82的外侧端头下表面,刮板83分别与除垢箱6的内侧壁底端和凸台61的外侧壁底端滑动连接,方便对沉淀的污垢刮除;其中:还包括排污管10,排污管10固定连接于除垢箱6的下表面,排污管10与除垢箱6底部的排污口对应,方便污垢的排出,利于进行清理。其中:还包括出水管9,出水管9有两条且分别与蒸发器1和冷凝器2的出水口固定连接,压缩机5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出水管9包括外管91、内管92、保温层93和分隔环94,内管92的外弧面设有保温层93,分隔环94均匀设置于保温层93的外弧面,分隔环94的外弧面均与外管91的内弧面固定连接,分隔环94将保温层93和外管91分割为等距分布的真空腔,提高保温效果,减少热能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提高热量的输送效果。在使用时:水进入除垢箱6后向上蔓延,经过精密过滤网72的过滤后从凸台61中部的通孔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冷凝器(2)、除垢箱(6)和出水管(9);/n蒸发器(1):所述蒸发器(1)上端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热源侧进水管(11);/n冷凝器(2):所述冷凝器(2)的制冷剂进液口与蒸发器(1)的制冷剂出液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3)连通,冷凝器(2)的制冷剂出液口与蒸发器(1)的制冷剂进液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3)连通,两条制冷剂输送管(3)的中部分别串联有膨胀阀(4)和压缩机(5),冷凝器(2)下端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用户侧进水管(12);/n除垢箱(6):有两个且分别串联于热源侧进水管(11)和用户侧进水管(12)的中部,除垢箱(6)的上端设有滤芯(7),除垢箱(6)的底板中部设有圆柱形的凸台(61),凸台(61)的中部设有刮料组件(8);/n其中:还包括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有两条且分别与蒸发器(1)和冷凝器(2)的出水口固定连接,压缩机(5)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冷凝器(2)、除垢箱(6)和出水管(9);
蒸发器(1):所述蒸发器(1)上端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热源侧进水管(11);
冷凝器(2):所述冷凝器(2)的制冷剂进液口与蒸发器(1)的制冷剂出液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3)连通,冷凝器(2)的制冷剂出液口与蒸发器(1)的制冷剂进液口通过制冷剂输送管(3)连通,两条制冷剂输送管(3)的中部分别串联有膨胀阀(4)和压缩机(5),冷凝器(2)下端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用户侧进水管(12);
除垢箱(6):有两个且分别串联于热源侧进水管(11)和用户侧进水管(12)的中部,除垢箱(6)的上端设有滤芯(7),除垢箱(6)的底板中部设有圆柱形的凸台(61),凸台(61)的中部设有刮料组件(8);
其中:还包括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有两条且分别与蒸发器(1)和冷凝器(2)的出水口固定连接,压缩机(5)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7)包括第一连接环(71)、精密过滤网(72)和第二连接环(73),第一连接环(71)与第一连接环(71)的内壁上端螺纹连接,精密过滤网(72)的上端与第一连接环(71)的下表面内沿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相兵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之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