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馆藏文物蓄电式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83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馆藏文物蓄电式报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主体和粘胶剂,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底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吸盘座,所述吸盘座的底端连接有强力吸盘,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组,且报警装置主体的侧面底端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两个强力吸盘按压在馆藏的玻璃上,进而实现对报警装置主体的固定,而强力吸盘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内塞入有密封塞,可打开两个密封塞便于将气体从进气口注入到两个强力吸盘内,方便将报警装置主体拆下,替代传统的利用螺栓连接,省时省力,提高了馆藏文物蓄电式报警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馆藏文物蓄电式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馆藏用具
,具体为一种馆藏文物蓄电式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馆藏是指收藏的具有文化价值的物品,而馆藏文物常用到报警装置,报警器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我们应当采取某种行动的电子产品。报警器(alarm),分为机械式报警器和电子报警器。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式报警器越来越多地被先进的电子报警器代替,经常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感应检测等领域,与社会生产密不可分。传统的报警装置在安装使用时,常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展示柜上,虽然能保证报警装置的稳定性,但是拆卸和安装较为麻烦,同时对柜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馆藏文物蓄电式报警装置,旨在改善报警装置在安装使用时,常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展示柜上,虽然能保证报警装置的稳定性,但是拆卸和安装较为麻烦,同时对柜体造成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馆藏文物蓄电式报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主体和粘胶剂,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底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吸盘座,所述吸盘座的底端连接有强力吸盘,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组,且报警装置主体的侧面底端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强力吸盘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塞入有密封塞。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强力磁铁块,所述强力磁铁块位于两个吸盘座之间,所述强力磁铁块与底座之间通过粘胶剂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前端面安装有扬声器和两个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位于扬声器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顶端安装有报警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1)、通过底座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吸盘座,而吸盘座的底端连接有强力吸盘,可将两个强力吸盘按压在馆藏的玻璃上,进而实现对报警装置主体的固定,而强力吸盘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内塞入有密封塞,可打开两个密封塞便于将气体从进气口注入到两个强力吸盘内,方便将报警装置主体拆下,替代传统的利用螺栓连接,省时省力,实用性强。(2)、通过底座的底端设置有强力磁铁块,强力磁铁块与底座之间通过粘胶剂连接的,可将报警装置主体放置在铁质展示柜上,强力磁铁块稳稳吸附在铁质展示柜,使报警装置主体适用于不同场合报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蓄电池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强力吸盘结构示意图。图中:1、报警装置主体;2、控制按钮;3、扬声器;4、报警灯;5、底座;6、吸盘座;7、强力吸盘;8、粘胶剂;9、强力磁铁块;10、充电接口;12、密封塞;13、进气口;14、蓄电池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3所示,一种馆藏文物蓄电式报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主体1和粘胶剂8,报警装置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底座5,底座5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吸盘座6,吸盘座6的底端连接有强力吸盘7,可将两个强力吸盘7按压在馆藏的玻璃上,进而实现对报警装置主体1的固定,报警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组14,蓄电池组14对报警装置主体1提供电能,且报警装置主体1的侧面底端设置有充电接口10,充电接口10与蓄电池组14电性连接,通过充电接口10方便对蓄电池组14进行充电处理。强力吸盘7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口13,进气口13内塞入有密封塞12,可打开两个密封塞12便于将气体从进气口13注入到两个强力吸盘7内,方便将报警装置主体1拆下,替代传统的利用螺栓连接,省时省力。底座5的底端设置有强力磁铁块9,强力磁铁块9位于两个吸盘座6之间,强力磁铁块9与底座5之间通过粘胶剂8连接,可将报警装置主体1放置在铁质展示柜上,强力磁铁块9稳稳吸附在铁质展示柜,使报警装置主体1适用于不同场合报警。报警装置主体1的前端面安装有扬声器3和两个控制按钮2,控制按钮2位于扬声器3的下方,扬声器3发出警报提示,提醒相关人员前来勘察。报警装置主体1的顶端安装有报警灯4,报警灯4在夜晚起到良好报警效果。工作原理:将报警装置主体1放置在文物玻璃柜上,而底座5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吸盘座6,吸盘座6的底端连接有强力吸盘7,可将两个强力吸盘7按压在馆藏的玻璃上,进而实现对报警装置主体1的固定,使用安全可靠,同时两个强力吸盘7的侧面均开设有进气口13,可将进气口13内两个密封塞12拔出,让气体快速进入到两个强力吸盘7内,方便将报警装置主体1拆下,替代传统的利用螺栓连接,省时省力,扬声器3和报警灯4在夜晚和白天起到良好报警警示效果,蓄电池组14对报警装置主体1提供电能,可通过充电接口10方便对蓄电池组14进行充电处理,当遇到铁质文物柜时,由于底座5的底端设置有强力磁铁块9,强力磁铁块9与底座5之间通过粘胶剂8连接的,强力磁铁块9稳稳吸附在铁质展示柜,使报警装置主体1适用于不同场合报警,提高了馆藏文物蓄电式报警装置的实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馆藏文物蓄电式报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主体(1)和粘胶剂(8),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吸盘座(6),所述吸盘座(6)的底端连接有强力吸盘(7),所述报警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组(14),且报警装置主体(1)的侧面底端设置有充电接口(10),所述充电接口(10)与蓄电池组(14)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馆藏文物蓄电式报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主体(1)和粘胶剂(8),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吸盘座(6),所述吸盘座(6)的底端连接有强力吸盘(7),所述报警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组(14),且报警装置主体(1)的侧面底端设置有充电接口(10),所述充电接口(10)与蓄电池组(1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馆藏文物蓄电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吸盘(7)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口(13),所述进气口(13)内塞入有密封塞(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奥博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