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煤矿掘进支护装置,包括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滑动连接在固定拉伸机构的内部位置,解决现有的煤矿掘进支护装置多为直接将防护网固定连接在岩土层上,但该种方式容易留下安全隐患且无法适应于任意煤矿开采时所产生的坑洞的问题,由于设置高度调节机构,其中设置的剪叉支柱可在液压箱的驱动下根据实际需要防护的坑洞大小来进行高度的调整以达到适应于任意大小的坑洞,由于设置固定拉伸机构,其中设置的减震弹簧可避免因震动产生的坑洞碎石跌落造成对人员及装置的损坏的问题,可有效的将碎石坠落的了力量进行吸收,且其中设置的搭块可通过固定螺栓将钢丝防护网进行固定以防止其坠落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煤矿掘进支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煤矿掘进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煤矿掘进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掘进是在岩(土)层或矿层中,开掘各种形状、断面或纵横交错的井、巷、峒室的工作。掘进工序分为主要工序和辅助工序。主要工序是直接在工作面上完成保证工作面进度的工序,以及在巷道掘进区域进行的支护作业。主要工序由巷道穿过的岩石性质而定。掘进硬岩时,主要工序有钻眼、装药、放炮、通风和工作面的安全检查、装岩、巷道支护工作。而在煤矿开采掘进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到各种工具来进行掘进,但使用工具时难免会产生振动导致岩土层滑落,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便于适应调节的掘进支护装置。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煤矿掘进支护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煤矿掘进支护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煤矿掘进支护装置多为直接将防护网固定连接在岩土层上,但该种方式容易留下安全隐患且无法适应于任意煤矿开采时所产生的坑洞的问题。本技术可调节的煤矿掘进支护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可调节的煤矿掘进支护装置,包括高度调节机构、钢丝防护网,所述高度调节机构滑动连接在固定拉伸机构的内部位置;所述固定拉伸机构共设有两处,且所述两处固定拉伸机构的内部一宽边侧侧面中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处相同大小的工具挂钩,且所述两处固定拉伸机构同侧面位置还固定连接有线束固定机构,且所述线束固定机构的安装位置低于工具挂钩的安装位置;所述钢丝防护网固定在两处固定拉伸机构的上方内部位置。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有液压箱、剪叉支柱和举升板,所述液压箱通过剪叉支柱与举升板相固定连接,且所述剪叉支柱为可伸缩调整高度的设计。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拉伸机构包括有H型支撑块、限位板、转轴、搭块、固定螺栓和减震弹簧,所述限位板共设有两处,分别固定连接在H型支撑块的两窄边侧底部位置,且所述H型支撑块的底部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处相同大小的减震弹簧,所述转轴轴接在H型支撑块的顶端一边位置,且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处相同大小的搭块,且所述每处搭块远离转轴的一端均拧接有固定螺栓。进一步的,所述线束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半环护罩、护罩转轴、第二半环护罩、对接板、通孔和线束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半环护罩与第二半环护罩通过护罩转轴相轴接,且所述第一半环护罩与第二半环护罩远离护罩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对接板,所述两处对接板的内部均对称开设有通孔并均通过线束固定螺栓相拧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设置高度调节机构,其中设置的剪叉支柱可在液压箱的驱动下根据实际需要防护的坑洞大小来进行高度的调整以达到适应于任意大小的坑洞,由于设置固定拉伸机构,其中设置的减震弹簧可避免因震动产生的坑洞碎石跌落造成对人员及装置的损坏的问题,可有效的将碎石坠落的了力量进行吸收,且其中设置的搭块可通过固定螺栓将钢丝防护网进行固定以防止其坠落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由于设置线束固定机构,其中设置的第一半环护罩和第二半环护罩可通过护罩转轴闭合以对内部所插入的线束起到紧固及保护的作用,以防止线束较乱造成的不必要麻烦,由于设置工具挂钩,可挂载照明工具及各种使用的工具以防止工具摆放杂乱造成的工具丢失的问题出现。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高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拉伸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减震弹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线束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高度调节机构;101、液压箱;102、剪叉支柱;103、举升板;2、固定拉伸机构;201、H型支撑块;202、限位板;203、转轴;204、搭块;205、固定螺栓;206、减震弹簧;3、线束固定机构;301、第一半环护罩;302、护罩转轴;303、第二半环护罩;304、对接板;305、通孔;306、线束固定螺栓;4、工具挂钩;5、钢丝防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煤矿掘进支护装置,包括高度调节机构1、钢丝防护网5,高度调节机构1滑动连接在固定拉伸机构2的内部位置;固定拉伸机构2共设有两处,且两处固定拉伸机构2的内部一宽边侧侧面中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处相同大小的工具挂钩4,且两处固定拉伸机构2同侧面位置还固定连接有线束固定机构3,且线束固定机构3的安装位置低于工具挂钩4的安装位置;钢丝防护网5固定在两处固定拉伸机构2的上方内部位置。其中,高度调节机构1包括有液压箱101、剪叉支柱102和举升板103,液压箱101通过剪叉支柱102与举升板103相固定连接,且剪叉支柱102为可伸缩调整高度的设计,其中设置的剪叉支柱102可在液压箱101的驱动下根据实际需要防护的坑洞大小来进行高度的调整以达到适应于任意大小的坑洞。其中,固定拉伸机构2包括有H型支撑块201、限位板202、转轴203、搭块204、固定螺栓205和减震弹簧206,限位板202共设有两处,分别固定连接在H型支撑块201的两窄边侧底部位置,且H型支撑块201的底部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处相同大小的减震弹簧206,转轴203轴接在H型支撑块201的顶端一边位置,且转轴203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处相同大小的搭块204,且每处搭块204远离转轴203的一端均拧接有固定螺栓205,其中设置的减震弹簧206可避免因震动产生的坑洞碎石跌落造成对人员及装置的损坏的问题,可有效的将碎石坠落的了力量进行吸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煤矿掘进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调节机构(1)、钢丝防护网(5),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滑动连接在固定拉伸机构(2)的内部位置;所述固定拉伸机构(2)共设有两处,且所述两处固定拉伸机构(2)的内部一宽边侧侧面中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处相同大小的工具挂钩(4),且所述两处固定拉伸机构(2)同侧面位置还固定连接有线束固定机构(3),且所述线束固定机构(3)的安装位置低于工具挂钩(4)的安装位置;所述钢丝防护网(5)固定在两处固定拉伸机构(2)的上方内部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煤矿掘进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调节机构(1)、钢丝防护网(5),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滑动连接在固定拉伸机构(2)的内部位置;所述固定拉伸机构(2)共设有两处,且所述两处固定拉伸机构(2)的内部一宽边侧侧面中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处相同大小的工具挂钩(4),且所述两处固定拉伸机构(2)同侧面位置还固定连接有线束固定机构(3),且所述线束固定机构(3)的安装位置低于工具挂钩(4)的安装位置;所述钢丝防护网(5)固定在两处固定拉伸机构(2)的上方内部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的煤矿掘进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包括有液压箱(101)、剪叉支柱(102)和举升板(103),所述液压箱(101)通过剪叉支柱(102)与举升板(103)相固定连接,且所述剪叉支柱(102)为可伸缩调整高度的设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的煤矿掘进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拉伸机构(2)包括有H型支撑块(201)、限位板(202)、转轴(203)、搭块(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成,张旭,闫桐桐,
申请(专利权)人:杨国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