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65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包括底座、连接螺钉、参照板和套管结构;参照板位于底座上方,并贯通有沉孔;底座开设有螺纹孔;连接螺钉的螺杆活动穿过沉孔,并与螺纹孔螺接配合;套管结构套设在连接螺钉的螺杆外,并位于底座和套管结构之间;套管结构的两端分别抵于底座和参照板,以阻止参照板相对底座向下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连接螺钉、套管结构和底座的螺纹孔的配合来固定参照板,如此,在以参照板的参照面作为混凝土的最高厚度的参考后,可通过旋动连接螺钉,从而参照板和连接螺钉拆出,以用于下一次的施工,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
技术介绍
我国建筑工程普遍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保证构造柱、圈梁、楼板的工程整体性,但是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由于操作人员的素质、现场条件、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因素,给混凝土各项指标的控制带来了难度。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楼板厚度普遍超出或小于设计给定值,楼板厚度是楼板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指标,楼板厚度的超出或减小会造成楼板中心的挠度增加、承载力减小,是造成现浇楼板开裂的原因之一。目前,现有的楼板厚度控制器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整体被混凝土覆盖而不能重复采用,导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其参照板和连接螺钉能够重复利用,从而节约成本。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包括底座、连接螺钉、参照板和套管结构;所述参照板位于所述底座上方,并贯通有沉孔;所述底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螺钉的螺杆活动穿过所述沉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接配合;所述套管结构套设在所述连接螺钉的螺杆外,并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套管结构之间;所述套管结构的两端分别抵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参照板,以阻止所述参照板相对所述底座向下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采用乳胶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连接部和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下方的垫板;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所述连接部上。进一步地,所述垫板上开设有螺钉孔。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结构包括均套设在所述连接螺钉的螺杆外的套管、垫片和螺母;所述套管、所述垫片和所述螺母由上下依次排列,并依次抵接;所述套管的顶面和所述参照板的底面抵接;所述螺母的底面和所述底座的顶面相抵接,且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螺钉的螺杆螺接。进一步地,所述套管、所述垫片、所述螺母和所述连接螺钉的中心轴线均重合。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螺钉的头部还与所述套管结构配合夹紧所述参照板。进一步地,所述参照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所述沉孔;所述底座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底座与两个所述沉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螺钉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螺钉和两个所述底座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套管结构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套管结构和两个所述底座一一对应设置。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采用连接螺钉、套管结构和底座的螺纹孔的配合来固定参照板,如此,在以参照板的参照面作为混凝土的最高厚度的参考后,可通过旋动连接螺钉,从而参照板和连接螺钉拆出,以用于下一次的施工,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楼板厚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楼板厚度控制器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楼底座的俯视图。图中:10、底座;11、螺纹孔;12、连接部;13、垫板;131、螺钉孔;20、连接螺钉;30、参照板;31、沉孔;32、参照板的底面;40、套管结构;41、套管;42、垫片;43、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包括底座10、连接螺钉20、参照板30和套管结构40;所述参照板30位于所述底座10上方,并贯通有沉孔31;可以理解的是,沉孔31贯通参照板30的上下两端面,且沉孔31的两端分别与外部连通;所述底座10开设有螺纹孔11;所述连接螺钉20的螺杆活动穿过所述沉孔31,并与所述螺纹孔11螺接配合;所述套管结构40套设在所述连接螺钉20的螺杆外,此时,连接螺钉20对套管结构40实现限位;套管结构40位于所述底座10和所述套管结构40之间,且所述套管结构40的两端分别抵于所述底座10和所述参照板30,以阻止所述参照板30相对所述底座10向下运动。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使用本楼板厚度控制器时,通过连接螺钉20、套管结构40的配合,而将参照板30固定在底座10上,并将底座10固定在施工地的铝板上,此时,参照面距离施工地的铝板的高度则为混凝土的厚度,即为楼层的厚度,之后以该参照面为标准,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并使混凝土的顶面与参照面齐平,之后在混凝土未完全硬化之前,此时的未完全硬化是指混凝土还可发生形变的状态,通过旋动连接螺钉20,可将连接螺钉20和参照板30拆出,从而用于下一次的施工,节省成本。再者,上述结构中,套管结构40可避免连接螺钉20被混凝土附着固定,从而确保连接螺钉20的旋动;再者,在混凝土的抹平过程中,可采用抹平工具从参照面一直向混凝土的表面平移的方式进行抹平,从而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具体地,所述底座10采用乳胶制成。更具体地,所述底座10包括连接部12和固定在所述连接部12下方的垫板13;所述螺纹孔11开设在所述连接部12上。上述的垫板13开设有螺钉孔131,可通过钉子穿过该螺钉孔131从而将垫板13固定在施工地的铝板上。具体地,套管结构40包括均套设在所述连接螺钉20的螺杆外的套管41、垫片42和螺母43;所述套管41、所述垫片42和所述螺母43由上下依次排列,并依次抵接;所述套管41的顶面和所述参照板的底面32抵接;所述螺母43的底面和所述底座10的顶面相抵接,且所述螺母43与所述连接螺钉20的螺杆螺接,通过螺母43与连接螺钉20的螺杆螺接,可在底座10收外部混凝土挤压而向下变形时固定螺母43与连接螺钉20的相对位置,此时,螺母43的稳固性提高后,还可提高套筒和垫片42的稳固性。更具体,所述套管41、所述垫片42、所述螺母43和所述连接螺钉20的中心轴线均重合,此时,可提高平衡度,即提高整体的稳定度。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螺钉20的头部还与所述套管结构40配合夹紧所述参照板30,避免参照板30倾斜晃动。为进一步提高参照板30的平稳度,所述参照板30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所述沉孔31;所述底座10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底座10与两个所述沉孔3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螺钉20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螺钉20和两个所述底座1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套管结构40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套管结构40和两个所述底座10一一对应设置。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接螺钉、参照板和套管结构;所述参照板位于所述底座上方,并贯通有沉孔;所述底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螺钉的螺杆活动穿过所述沉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接配合;所述套管结构套设在所述连接螺钉的螺杆外,并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套管结构之间;所述套管结构的两端分别抵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参照板,以阻止所述参照板相对所述底座向下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接螺钉、参照板和套管结构;所述参照板位于所述底座上方,并贯通有沉孔;所述底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螺钉的螺杆活动穿过所述沉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接配合;所述套管结构套设在所述连接螺钉的螺杆外,并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套管结构之间;所述套管结构的两端分别抵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参照板,以阻止所述参照板相对所述底座向下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厚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采用乳胶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板厚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连接部和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下方的垫板;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所述连接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板厚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上开设有螺钉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板厚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结构包括均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慎卓林园赵举青宏周鸿文丁婧玮王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