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55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包括盖梁、最顶端墩柱、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和凸台形底座;盖梁的底部与最顶端墩柱的顶部拼接,最顶端墩柱的底部与第一圆柱形墩柱的顶部拼接,第二圆柱形墩柱的底部与凸台形底座的顶部拼接;第一圆柱形墩柱与第二圆柱形墩柱为相同结构;第一圆柱形墩柱与第二圆柱形墩柱的底部均设有圆柱体扣形凹槽;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顶部和凸台形底座的顶部均设有小型凸台机构;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的底部均设有预留钢筋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了连接构件的使用,同时提高了构件间的牢固程度,其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便于运输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
本技术涉及道路桥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
技术介绍
随着随着技术的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拥有的优缺点也很显著,其优点有效率高,不受恶劣天气影响,工期可控,精度高,质量高等,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预制装配式桥墩的成本过高,拼装难度大,运输困难,并且预制装配式桥墩的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主要依靠钢筋串联并用水泥砂浆灌注来实现,在安装时,构件间会出现对接比较困难、连接不够牢固等问题。现有的方案存在如下缺点:1.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预制装配式桥墩成本过高,拼装难度大,运输困难;2.在安装时,构件间会出现对接比较困难、连接不够牢固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预制装配式桥墩成本过高、对接难度大、运输困难并且连接不够牢固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应用凸台和凹槽使构件安装时便于对接,且凸台与凹槽通过旋转一定角度后相扣固定,再注浆,节省了连接构件的使用,同时提高了构件间的牢固程度,其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由于将桥墩分为多个构件,相对减少了占用空间,便于运输与安装。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包括盖梁、最顶端墩柱、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和凸台形底座;盖梁的底部与最顶端墩柱的顶部拼接,最顶端墩柱的底部与第一圆柱形墩柱的顶部拼接,第二圆柱形墩柱的底部与凸台形底座的顶部拼接;第一圆柱形墩柱与第二圆柱形墩柱为相同结构;第一圆柱形墩柱与第二圆柱形墩柱的底部均设有圆柱体扣形凹槽;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顶部和凸台形底座的顶部均设有小型凸台;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的底部均设有预留钢筋组件。在本技术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最顶端墩柱的底部设有圆柱体扣形凹槽,预留钢筋组件设置在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中。在本技术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预留钢筋组件包括多根预留钢筋,多根预留钢筋设置在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中。在本技术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多根预留钢筋贴设在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底部圆柱体扣形凹槽的内壁上,且多根预留钢筋呈间隔分布。在本技术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的侧壁上均设有注浆孔机构;注浆孔机构包括:出浆孔和入浆孔,出浆孔设置在入浆孔的上方。在本技术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第一圆柱形墩柱顶端的小型凸台与最顶端墩柱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旋转对接并相扣固定;第二圆柱形墩柱顶端的小型凸台与第一圆柱形墩柱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旋转对接并相扣固定。在本技术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小型凸台的顶部设有环形槽;对接时,预留钢筋固定设置在环形槽中。在本技术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环形槽内设有波纹片,波纹片设置在环形槽的槽内壁上。在本技术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凸台形底座包括:第三圆柱形墩柱和凸台;第三圆柱形墩柱设置在凸台的顶部,第三圆柱形墩柱的顶部设有小型凸台,第三圆柱形墩柱顶部的小型凸台与第二圆柱形墩柱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旋转对接并相扣固定。在本技术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盖梁的底部设有柱帽,柱帽与最顶端墩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应用凸台和凹槽使构件安装时便于对接,且凸台与凹槽通过旋转一定角度后相扣固定,再注浆,节省了连接构件的使用,同时提高了构件间的牢固程度,其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由于将桥墩分为多个构件,相对减少了占用空间,便于运输与安装。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第一圆柱形墩柱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第一圆柱形墩柱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的凸台形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的最顶端墩柱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的盖梁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小型凸台;2、环形槽;3、第一圆柱形墩柱;4、出浆孔;5、入浆孔;6、预留钢筋;7、圆柱体扣型凹槽;8、凸台形底座;9、盖梁;11、最顶端墩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6所示,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包括盖梁9、最顶端墩柱11、第一圆柱形墩柱3、第二圆柱形墩柱和凸台形底座8;盖梁9的底部与最顶端墩柱11的顶部拼接,最顶端墩柱11的底部与第一圆柱形墩柱3的顶部拼接,第二圆柱形墩柱的底部与凸台形底座8的顶部拼接;第一圆柱形墩柱3与第二圆柱形墩柱为相同结构;第一圆柱形墩柱3与第二圆柱形墩柱的底部均设有圆柱体扣形凹槽7;第一圆柱形墩柱3、第二圆柱形墩柱顶部和凸台形底座8的顶部均设有小型凸台1;第一圆柱形墩柱3、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11的底部均设有预留钢筋组件。进一步地,最顶端墩柱11的底部设有圆柱体扣形凹槽7,预留钢筋组件设置在第一圆柱形墩柱3、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11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7中。进一步地,预留钢筋组件包括多根预留钢筋6,多根预留钢筋6设置在第一圆柱形墩柱3、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11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7中。进一步地,多根预留钢筋6贴设在第一圆柱形墩柱3、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11底部圆柱体扣形凹槽7的内壁上,且多根预留钢筋6呈间隔分布。进一步地,第一圆柱形墩柱3、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11的侧壁上均设有注浆孔机构;注浆孔机构包括:出浆孔4和入浆孔5,出浆孔4设置在入浆孔5的上方。进一步地,第一圆柱形墩柱3顶端的小型凸台1与最顶端墩柱11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7旋转对接并相扣固定;第二圆柱形墩柱顶端的小型凸台1与第一圆柱形墩柱3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7旋转对接并相扣固定。进一步地,小型凸台1的顶部设有环形槽2;对接时,预留钢筋6固定设置在环形槽2中。进一步地,环形槽2内设有波纹片,波纹片设置在环形槽2的槽内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梁(9)、最顶端墩柱(11)、第一圆柱形墩柱(3)、第二圆柱形墩柱和凸台形底座(8);/n所述盖梁(9)的底部与所述最顶端墩柱(11)的顶部拼接,所述最顶端墩柱(1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圆柱形墩柱(3)的顶部拼接,所述第二圆柱形墩柱的底部与所述凸台形底座(8)的顶部拼接;/n所述第一圆柱形墩柱(3)与所述第二圆柱形墩柱为相同结构;/n所述第一圆柱形墩柱(3)与所述第二圆柱形墩柱的底部均设有圆柱体扣形凹槽(7);/n所述第一圆柱形墩柱(3)、所述第二圆柱形墩柱顶部和所述凸台形底座(8)的顶部均设有小型凸台(1);/n所述第一圆柱形墩柱(3)、所述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所述最顶端墩柱(11)的底部均设有预留钢筋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梁(9)、最顶端墩柱(11)、第一圆柱形墩柱(3)、第二圆柱形墩柱和凸台形底座(8);
所述盖梁(9)的底部与所述最顶端墩柱(11)的顶部拼接,所述最顶端墩柱(1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圆柱形墩柱(3)的顶部拼接,所述第二圆柱形墩柱的底部与所述凸台形底座(8)的顶部拼接;
所述第一圆柱形墩柱(3)与所述第二圆柱形墩柱为相同结构;
所述第一圆柱形墩柱(3)与所述第二圆柱形墩柱的底部均设有圆柱体扣形凹槽(7);
所述第一圆柱形墩柱(3)、所述第二圆柱形墩柱顶部和所述凸台形底座(8)的顶部均设有小型凸台(1);
所述第一圆柱形墩柱(3)、所述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所述最顶端墩柱(11)的底部均设有预留钢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顶端墩柱(11)的底部设有所述圆柱体扣形凹槽(7),所述预留钢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形墩柱(3)、所述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所述最顶端墩柱(11)底部的所述圆柱体扣形凹槽(7)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钢筋组件包括多根预留钢筋(6),多根所述预留钢筋(6)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形墩柱(3)、所述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所述最顶端墩柱(11)底部的所述圆柱体扣形凹槽(7)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预留钢筋(6)贴设在所述第一圆柱形墩柱(3)、所述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所述最顶端墩柱(11)底部所述圆柱体扣形凹槽(7)的内壁上,且多根所述预留钢筋(6)呈间隔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军李泽宾丁无忌向玮陈超李会超吴俊锋黄政杨仁强雷有坤周晓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