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及翻筐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337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及翻筐机,包括主架、送筐机构和推筐机构,主架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架,送筐机构设在第一支架上,推筐机构设在第一支架上,推筐机构包括驱动组件、推筐轨道、套设在推筐轨道上的推筐本体以及与推筐本体弹性连接的顶紧机构,驱动组件和推筐轨道分设在第一支架的底面和顶面上,推筐本体的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以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推筐本体在推筐轨道上做直线往复运动,其中驱动组件为伸出状态时,顶紧机构顶紧料筐,驱动组件为回收状态时,顶紧机构推动料筐至下一道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推筐装置及翻箱机中推筐过程快速稳定,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且使用周期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及翻筐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翻筐设备
,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及翻筐机。
技术介绍
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不仅可用作动物蛋白饲料,还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处理生活垃圾等,蚯蚓粪中腐植酸是有机质经蚯蚓消化后产生的,与一般有机肥中的腐植酸相比,蚯蚓粪中腐植酸更易被植物摄取,蚯蚓粪作为蚯蚓养殖的副产品,可作为生物肥料、饲料原料及养殖场脱臭剂等,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现阶段用于蚯蚓的培养料的生产过程中,设备的机械化程度普遍偏低,操作不方便,且设备的使用周期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需要提供一种推筐过程快速稳定,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且使用周期长的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及翻筐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包括主架、送筐机构和推筐机构,所述主架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架,用于输送料筐的所述送筐机构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推筐机构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与所述送筐机构配合使用,所述推筐机构包括驱动组件、推筐轨道、套设在所述推筐轨道上的推筐本体以及与所述推筐本体弹性连接的顶紧机构,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推筐轨道分设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面和顶面上,所述推筐本体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推筐本体在所述推筐轨道上做直线往复运动,其中所述驱动组件为伸出状态时,所述顶紧机构顶紧料筐,所述驱动组件为回收状态时,所述顶紧机构推动所述料筐至下一道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推筐本体包括行走机构和导向架,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导向架连接且两者均套设在所述推筐轨道上,其中所述导向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行走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座、行走架和支撑板,所述行走座为两个对称设置且套接在所述推筐轨道上,所述行走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之间设有转动链条,所述转动链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架卡接的第一卡板,以及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二卡板,其中所述第一卡板靠近所述第一链轮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行走座和所述第二卡板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紧机构包括活动折板和止退板,所述活动折板包括呈预定角度连接的连接部和顶紧部,所述顶紧部用于顶推所述料筐,所述止退板的底端与所述行走座连接,所述止退板的顶端与所述连接部卡接,所述止退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弹性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止退板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凸起匹配的连接卡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顶紧部所成角度范围为10~20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件为高强弹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和L型连接件,所述驱动气缸设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面上,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顶端与所述L型连接件的底端连接,所述L型连接件的顶端分别与所述行走架和所述导向架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气缸带动所述行走架和所述导向架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动折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翻筐机,包括上述的推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在其结构中料筐通过送筐机构输送并通过推筐机构时,料筐的前侧将顶紧机构中的活动折板往下压并从活动折板上方通过,直到料筐完全通过活动折板后,通过顶紧机构与连接板之间的弹性件将活动折板拉起并顶紧料筐,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活动折板在推筐轨道上移动,推动料筐移动至下一道工序,大大提高了推筐过程的稳定性和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且操作方便。进一步地,在推筐本体中还设有辅助移动的链轮传动机构,以及套设在推筐轨道上导向架,进一步提升推筐过程的稳定性,从而降过了推筐本体与推筐轨道之间的相对摩擦,提高了推筐装置的使用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及翻筐机的俯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及翻筐机的主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及翻筐机的左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的主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及翻筐机的升降装置的主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及翻筐机的升降装置的推筐机构的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图7的主视图。图9是图7的右视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及翻筐机的夹紧翻筐机构的俯视图。图11是图10的主视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及翻筐机的挡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及翻筐机的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架;2-送筐机构;3-推筐机构;4-移筐机构;5-顶升机构;6-升降装置;7-夹紧翻筐机构;8-落料机构;9-挡位机构;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21-送筐电机;31-驱动组件;32-推筐轨道;33-推筐本体;34-顶紧机构;35-连接板;36-弹性件;41-移筐电机;51-固定板;52-顶升板;53-顶升气缸;54-顶升导轨组;55-顶升导向杆;61-凸轮机构;62-托举机构;71-翻转架;72-夹紧板;73-翻筐电机;74-夹紧气缸;75-夹板;76-垫板;77-夹紧导杆;78-辅助导杆;79-第一弹簧;91-挡位板;92-挡位气缸;93-挡位导向板;94-挡位弹簧;95-挡位检测器;111-第一输送挡板;121-第二输送挡板;311-驱动气缸;312-L型连接件;331-行走机构;332-导向架;341-活动折板;342-止退板;351-第二倾斜面;611-凸轮导杆;612-凸轮板;613-凸轮连接件;614-平衡轴座;615-凸轮电机;621-支撑杆;622-第一托举板;623-第二托举板;624-托举导轨组;625-托举气缸;626-托举导向杆;3311-行走座;3312-行走架;3313-支撑板;3314-第一链轮;3315-第二链轮;3316-转动链条;3317-第一卡板;3318-第二卡板;3411-连接部;3412-顶紧部;3421-第一倾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包括主架1、送筐机构2和推筐机构3,主架1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架11,用于输送料筐的送筐机构2设在第一支架11上,其中送筐机构2采用链条对料筐进行输送,且送筐机构2为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包括主架、送筐机构和推筐机构,所述主架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架,所述送筐机构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推筐机构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与所述送筐机构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筐机构包括驱动组件、推筐轨道、套设在所述推筐轨道上的推筐本体以及与所述推筐本体弹性连接的顶紧机构,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推筐轨道分设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面和顶面上,所述推筐本体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推筐本体在所述推筐轨道上做往复运动,所述驱动组件为伸出状态时,所述顶紧机构顶紧料筐,所述驱动组件为回收状态时,所述顶紧机构推动所述料筐至下一道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包括主架、送筐机构和推筐机构,所述主架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架,所述送筐机构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推筐机构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与所述送筐机构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筐机构包括驱动组件、推筐轨道、套设在所述推筐轨道上的推筐本体以及与所述推筐本体弹性连接的顶紧机构,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推筐轨道分设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面和顶面上,所述推筐本体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推筐本体在所述推筐轨道上做往复运动,所述驱动组件为伸出状态时,所述顶紧机构顶紧料筐,所述驱动组件为回收状态时,所述顶紧机构推动所述料筐至下一道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筐本体包括行走机构和导向架,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导向架连接且两者均套设在所述推筐轨道上,其中所述导向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行走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蚯蚓培养料的推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座、行走架和支撑板,所述行走座为两个对称设置且套接在所述推筐轨道上,所述行走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之间设有转动链条,所述转动链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架卡接的第一卡板,以及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第二卡板,其中所述第一卡板靠近所述第一链轮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行走座和所述第二卡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吉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满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