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其丹专利>正文

一种夹缬技艺手工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15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缬技艺手工套装,包括一对夹缬板、G型夹、手帕和染料、一对皮筋和两对大头针;夹缬板为正方形,边长为4‑6cm;手帕夹在一对夹缬板之间;G型夹包括G型夹本体,G型夹本体的顶端连接有螺母,螺母内套有纵向的螺丝件,螺丝件的顶端连接有转轴,螺丝件的底端连接有固定器,固定器和G型夹本体的底端组成夹紧固定部,用于夹紧一对夹缬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结构简单,无论成年人或者儿童都可轻易握住的尺寸,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缬技艺手工套装
本技术涉及夹缬印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缬技艺手工套装。
技术介绍
“夹缬”是我国古老的一种印染技艺,源于秦汉,兴盛于唐,仅限宫苑,宋元后渐渐趋于民间发展。唐代夹缬以五彩为主,形式多样。而至今较好保护与传承的“浙南夹缬”亦或称为“中国蓝夹缬”“苍南夹缬”,均为蓝底白花,曾是浙南民间婚嫁必备用品,它采用草本植物蓝靛为染料,以土纺棉布为面料,用两片纹样对称的雕版夹住,置靛青染液中浸泡,从而染制出各种图案的织品,图案题材有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的"百子图"等,多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寓意图案为主辅以花鸟虫兽等吉祥纹样。方寸蓝白间里,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印记,有着抽象隐喻的艺术魅力。现如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非遗夹缬技艺逐渐开始被人淡忘。因此,保护非遗夹缬文化精华,传承是重中之重。有关专家表示,最好还是从娃娃抓起,吸引儿童参与,带动非遗走进校园和课堂教学。我们掌握夹缬工艺的核心精髓,将传统核心精确保留,将传统优势、核心精髓延续展现出来,从而设计研发了夹缬技艺手工DIY套装,他们可通过亲手参与制作文化作品等方式,将得到新的启示和思考,展开大胆的想象和创作,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光彩。这将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创造的种子,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储备人才,传承并振兴夹缬,延续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现有传统的夹缬印染套装有以下缺点:体积重量大,制作成本高昂,整个套装较为沉重,不易操作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夹缬技艺手工套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夹缬技艺手工套装,包括一对夹缬板、G型夹、手帕和染料、一对皮筋和两对大头针;夹缬板为正方形,边长为4-6cm;手帕夹在一对夹缬板之间;G型夹包括G型夹本体,G型夹本体的顶端连接有螺母,螺母内套有纵向的螺丝件,螺丝件的顶端连接有转轴,螺丝件的底端连接有固定器,固定器和G型夹本体的底端组成夹紧固定部,用于夹紧一对夹缬板。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夹缬板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图案层,底板的四个角上设置有固定针孔,图案层上设置有进水孔。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针孔为漏斗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进水孔改为上大下小的平底锥形状。本技术体积小,结构简单,无论成年人或者儿童都可轻易握住的尺寸,成本低。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G型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一种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夹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轴,2-螺丝件,3-G型夹本体,4-螺母,5-固定器,6-底板,7-图案层,8-固定针孔9-进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技术的说明书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夹缬技艺手工套装,包括一对夹缬板、G型夹、手帕和染料、一对皮筋和两对大头针。夹缬板为正方形,边长为4-6cm。手帕夹在一对夹缬板之间。G型夹包括G型夹本体3,G型夹本体3的顶端连接有螺母4,螺母4内套有纵向的螺丝件2,螺丝件2的顶端连接有转轴1,螺丝件2的底端连接有固定器5,固定器5和G型夹本体3的底端组成夹紧固定部,用于夹紧一对夹缬板。在一个示例中,夹缬板包括底板6,底板6的一侧设置有图案层7,底板6的四个角上设置有固定针孔8,图案层7上设置有进水孔9。在一个示例中,如图3,固定针孔8改为漏斗型,可以方便使针更好定位插入。在一个示例中,进水孔9改为上大下小的平底锥形状。在一个示例中,夹缬板选用塑料材质。染料主要通过图3上的箭头所示位置,夹缬板上的明渠流入染色,进水孔是为了增加角落里更好地进入而增加的。原始传统夹染板由于是双面,染料主要从明渠进入,部分无法染色部位需要侧边打洞出暗沟,较为麻烦。经我们将进水孔改良为上大下小的平底锥形状,进水孔可直接打通,不需要侧边开孔,不仅工艺更为简单,染料进入也更为容易,上色也更均匀。为增加对儿童的吸引力,图案层7选用十二生肖图案。使用过程:1、取手帕置于清水中浸泡5分钟,同时戴上一次性手套,再准备另一桶清水,将染料包倒于水中准备染料。2、将浸湿过的手帕放于图2的一对夹缬板之间,其中,一对夹缬板的图案层朝内,图案层直接接触手帕,用皮筋将两板固定牢。再放于图1的固定器5和所述G型夹本体3的底端之间,转动转轴1,带动螺丝件2逐渐向下拧紧,直到夹缬板与手帕完全固定卡牢在G型夹后,将皮筋从夹缬板取下。3、将在G型夹和夹缬板固定中的手帕置于准备好的染料中,染料通过图案镂空通道以及进水孔进入,开始给手帕染色,浸染半小时左右。4、将布从雕板上取下,置于干净的清水中漂洗,最后晾干即可得到成品。为解决传统夹缬印染套装体积重量大,且成本较高等问题,我们设计开发了夹缬技艺手工DIY套装,通过将传统木质且尺寸较大为17x40cm的夹缬板,改成以塑料为材质,尺寸修改为5x5cm左右大小的单面简易夹缬板,且将夹具G型夹也等比缩小定制成小型,无论成年人或者儿童都可轻易握住的尺寸,因此大大缩减了夹染的成本。并且设计对应的图案更具有趣味性,从而更能吸引儿童才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地传承非遗夹缬技艺。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缬技艺手工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夹缬板、G型夹、手帕和染料、一对皮筋和两对大头针;/n所述夹缬板为正方形,边长为4-6cm;/n手帕夹在一对夹缬板之间;/n所述G型夹包括G型夹本体(3),所述G型夹本体(3)的顶端连接有螺母(4),所述螺母(4)内套有纵向的螺丝件(2),所述螺丝件(2)的顶端连接有转轴(1),所述螺丝件(2)的底端连接有固定器(5),所述固定器(5)和所述G型夹本体(3)的底端组成夹紧固定部,用于夹紧一对夹缬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缬技艺手工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夹缬板、G型夹、手帕和染料、一对皮筋和两对大头针;
所述夹缬板为正方形,边长为4-6cm;
手帕夹在一对夹缬板之间;
所述G型夹包括G型夹本体(3),所述G型夹本体(3)的顶端连接有螺母(4),所述螺母(4)内套有纵向的螺丝件(2),所述螺丝件(2)的顶端连接有转轴(1),所述螺丝件(2)的底端连接有固定器(5),所述固定器(5)和所述G型夹本体(3)的底端组成夹紧固定部,用于夹紧一对夹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其丹
申请(专利权)人:叶其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