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15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涉及油墨印刷调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包括印刷台和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彼此靠近的一侧均与两个连接杆远离第二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锯齿槽,且锯齿槽位于固定板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位置的正上方,两个锯齿槽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板,且移动板对应锯齿槽的位置开设有对应的齿状槽,解决了不好调节印刷过程中的压印力,造成刮板弯曲,导致每次刮印版都不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余油墨,残留的油墨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结膜造成糊版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印刷的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
本技术涉及油墨印刷调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
技术介绍
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专利技术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在印刷机用丝网印刷的时候,由于不好调节印刷过程中的压印力,造成刮板弯曲,导致每次刮印版都不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余油墨,残留的油墨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结膜造成糊版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印刷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包括印刷台和调节装置,所述印刷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架彼此靠近的一侧设有第二滚轴,所述第二滚轴的两个圆形侧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呈“Z”字形结构,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滚轴的一端均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彼此靠近的一侧均与两个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锯齿槽,且锯齿槽位于固定板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位置的正上方,两个所述锯齿槽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呈“U”字结构,所述“U”字结构的移动板开口朝下,且移动板对应锯齿槽的位置开设有对应的齿状槽。优选的,所述移动板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均匀开设三个滑孔,且滑孔位于锯齿槽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移动板靠近第二滚轴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板远离凹槽的一侧设有防滑层。优选的,所述第二滚轴的表面套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远离第二滚轴的一端设有第一滚轴,所述第一滚轴与第二滚轴借助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轴远离传送带的一端设有裁剪装置,所述裁剪装置包括两个圆盘,两个所述圆盘与第一滚轴彼此远离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圆盘彼此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卡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刀片,所述刀片远离传送带的一侧均匀地固定连接有五个弹簧,五个所述弹簧远离刀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对应弹簧中心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与刀片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内部设有U形叉架,所述叉架的“U”形叉头挤在第一滚轴的侧面,且叉架表面和第一滚轴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调节装置,将冷凝管插到滑孔里,使冷凝管与滑孔滑动连接,通过冷凝管对压力板进行散热,将压力板滑入凹槽,抬动移动板,使移动板借助锯齿槽在固定板内上升降,借助锯齿槽对移动板进行限位,从而达到调节压力板与印刷台的压印力,印刷结束后,将压力板从锯齿槽内抽出进行清洗,解决了不好调节印刷过程中的压印力造成刮板弯曲,导致每次刮印版都不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余油墨,残留的油墨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结膜造成糊版的现象。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裁剪装置,将连接绳的一端卡到卡槽的内部,当第一滚轴转动的时候,连接绳带动刀片运动,当刀片、连接绳、卡槽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时候,刀片达到即将接触到传送带的位置,达到切割的效果,切割过后,刀片借助弹簧会回到原来位置达到往返切割的效果,解决了繁琐的裁剪过程,裁剪之后产品摆放杂乱且刀口不整齐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调节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图3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裁剪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图1的右侧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叉架;2、第一滚轴;3、传送带;4、第二支架;5、裁剪装置;51、圆盘;52、卡槽;53、连接绳;54、刀片;55、弹簧;56、第一支架;57、限位杆;6、第二滚轴;7、印刷台;8、调节装置;81、固定板;82、移动板;83、滑孔;84、压力板;85、锯齿槽;86、凹槽;9、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包括印刷台7、调节装置8和裁剪装置5,印刷台7的下表面彼此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架4,两个第二支架4彼此靠近的一侧设有第二滚轴6,第二滚轴6的两个圆形侧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两个连接杆9远离第二滚轴6的一端均设有调节装置8,第二滚轴6靠近印刷台7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传送带3,传送带3远离第二滚轴6的一端设有第一滚轴2,且第一滚轴2与传送带3滑动连接,第一滚轴2远离传送带3的一端设有裁剪装置5。下面具体说一下其调节装置8和裁剪装置5的具体设置和作用。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包括印刷台7和调节装置8,印刷台7的下表面彼此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架4,两个第二支架4彼此靠近的一侧设有第二滚轴6,第二滚轴6的两个圆形侧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两个连接杆9远离第二滚轴6的一端均设有调节装置8,调节装置8包括两个固定板81,两个固定板81彼此靠近的一侧均与两个连接杆9远离第二滚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81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锯齿槽85,且锯齿槽85位于固定板81与连接杆9固定连接位置的正上方,两个锯齿槽8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板82,且移动板82对应锯齿槽85的位置开设有对应的齿状槽,移动板82靠近固定板81的一侧均匀开设三个滑孔83,且滑孔83位于锯齿槽85的正上方,移动板82靠近第二滚轴6的一侧开设有凹槽86,凹槽8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力板84,压力板84远离凹槽86的一侧开设有防滑层。其整个调节装置8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调节装置8,将冷凝管插到滑孔83里,使冷凝管与滑孔83滑动连接,将压力板84滑入凹槽86,抬动移动板82,使移动板82借助锯齿槽85在固定板81上升降,从而达到调节压力板84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包括印刷台(7)和调节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台(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架(4),两个所述第二支架(4)彼此靠近的一侧设有第二滚轴(6),所述第二滚轴(6)的两个圆形侧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呈“Z”字形结构,两个所述连接杆(9)远离第二滚轴(6)的一端均设有调节装置(8),所述调节装置(8)包括两个固定板(81),两个所述固定板(81)彼此靠近的一侧均与两个连接杆(9)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81)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锯齿槽(85),且锯齿槽(85)位于固定板(81)与连接杆(9)固定连接位置的正上方,两个所述锯齿槽(8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板(82),所述移动板(82)呈“U”字结构,所述“U”字结构的移动板(82)开口朝下,且移动板(82)对应锯齿槽(85)的位置开设有对应的齿状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包括印刷台(7)和调节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台(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架(4),两个所述第二支架(4)彼此靠近的一侧设有第二滚轴(6),所述第二滚轴(6)的两个圆形侧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呈“Z”字形结构,两个所述连接杆(9)远离第二滚轴(6)的一端均设有调节装置(8),所述调节装置(8)包括两个固定板(81),两个所述固定板(81)彼此靠近的一侧均与两个连接杆(9)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81)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锯齿槽(85),且锯齿槽(85)位于固定板(81)与连接杆(9)固定连接位置的正上方,两个所述锯齿槽(8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板(82),所述移动板(82)呈“U”字结构,所述“U”字结构的移动板(82)开口朝下,且移动板(82)对应锯齿槽(85)的位置开设有对应的齿状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82)靠近固定板(81)的一侧均匀开设三个滑孔(83),且滑孔(83)位于锯齿槽(85)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性油墨印刷的高速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82)靠近第二滚轴(6)的一侧开设有凹槽(86),所述凹槽(8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力板(84),所述压力板(84)远离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潇戴煦张继军宋效波张伏春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春晖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