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充气式加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149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充气式加压装置,包括底架及固定安装于底架前、后两侧的墙板,两个墙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槽孔及固定孔,前后两个安装孔之间通过第一菱形轴承转动安装有柔性气囊辊,前后两个槽孔的外侧均通过销轴铰接有加压转臂,加压转臂上通过第二菱形轴承转动安装有刚性橡胶辊,刚性橡胶辊位于柔性气囊辊的下方;槽孔的底部还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顶端与第二菱形轴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面料产生均匀的柔性压力,使粘合更加轻柔;同时3根扩张辊使柔性气囊辊的压力始终朝下,确保压力的均匀稳定性,使粘合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充气式加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面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充气式加压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双层和多层面料的获取中,直接织造获取双层和多层面料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但其织物组织结构复杂,特别是多层面料的织物组织结构非常复杂,织造难度也较高,单纯的依靠直接织造获得的双层面料和多层面料不能够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此外直接织造获得的双层或多层面料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结构,其后续的加工性受到较大的限制,可塑性较低。而由两片或多片单层面料经由粘合、缝合或者其他方式加工获取的双层或多层面料可以不受织物组织结构的限制,能够经过处理后应用于更多的情况。而由两片或多片单层织物经由粘合处理获得双层或者多层织物的方式是现阶段的主流方式,特别是当要求所有单层织物之间不产生滑移及粘合处两侧的织物空间不联通时,粘合处理获得双层或多层面料便成为首要选择。但在现有的多层面料粘合设备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面料粘合过程中,当被压材料有凸凹不平的情况时,普通的刚性辊筒滚压时容易对面料产生形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当被压材料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充气式加压装置,包括底架(1)及固定安装于底架(1)前、后两侧的墙板(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墙板(2)的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3)、槽孔(4)及固定孔(5),前后两个所述安装孔(3)之间通过第一菱形轴承(6)转动安装有柔性气囊辊(7),前后两个所述槽孔(4)的外侧均通过销轴铰接有加压转臂(8),所述加压转臂(8)上通过第二菱形轴承(9)转动安装有刚性橡胶辊(10),所述刚性橡胶辊(10)位于所述柔性气囊辊(7)的下方;所述槽孔(4)的底部还安装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的活塞杆顶端与所述第二菱形轴承(9)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充气式加压装置,包括底架(1)及固定安装于底架(1)前、后两侧的墙板(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墙板(2)的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3)、槽孔(4)及固定孔(5),前后两个所述安装孔(3)之间通过第一菱形轴承(6)转动安装有柔性气囊辊(7),前后两个所述槽孔(4)的外侧均通过销轴铰接有加压转臂(8),所述加压转臂(8)上通过第二菱形轴承(9)转动安装有刚性橡胶辊(10),所述刚性橡胶辊(10)位于所述柔性气囊辊(7)的下方;所述槽孔(4)的底部还安装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的活塞杆顶端与所述第二菱形轴承(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充气式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气囊辊(7)包括气囊本体(701)、封板(702)、锁紧圈(703)和转轴(704),所述气囊本体(701)的前、后两端均通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绪兵张德俊徐先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逸帅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