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粘色梭织面料,包括面料里衬、第一梭织层、第二梭织层、粘胶纤维丝、醋酸纤维丝、牛奶蛋白纤维丝和棉纤维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面料里衬的设计有利于提高面料的保暖性能,并通过含有牛奶蛋白纤维丝梭织而成的梭织层提高面料的防霉蛀和抗老化性能,提高了梭织面料的使用寿命,提高穿着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含有粘胶纤维丝和醋酸纤维丝的梭织层有利于提高面料的染色性能,提高面料色牢靠性能,醋酸纤维丝的混纺有利于提高面料的防污和抗起球性能,提高面料的穿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粘色梭织面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梭织面料,具体是一种棉粘色梭织面料,属于梭织面料应用
技术介绍
梭织面料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其组织一般有平纹、斜纹和缎纹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变化,此类面料因织法经纬交错而牢固、挺括、不易变形、从组成成份来分类包括棉织物、丝织物、毛织物、麻织物、化纤织物及它们的混纺和交织织物等等,梭织面料在服装中的使用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生产数量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广泛用于各种高档服饰,梭织服装因其款式、工艺、风格等因素的差异在加工流程及工艺手段上有很大的区别。梭织面料结构稳定,布面平整,悬垂时一般不出现驰垂现象,适合各种剪裁方法,对于梭织面料来说,由于梭织面料穿着不舒适,长时间的使用容易霉蛀老化,降低了梭织面料的使用寿命,在穿着时不利于保暖,在清洗时容易掉色而影响穿着。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棉粘色梭织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棉粘色梭织面料。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棉粘色梭织面料,包括面料里衬,所述面料里衬两面分别贴合连接有第一梭织层以及第二梭织层,所述第一梭织层和第二梭织层都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且纬纱包括醋酸纤维丝、牛奶蛋白纤维丝以及棉纤维丝。优选的,所述第一梭织层和第二梭织层的厚度相同,且第一梭织层和第二梭织层之间通过棉线与面料里衬缝合连接。优选的,所述醋酸纤维丝、牛奶蛋白纤维丝和棉纤维丝之间相互交捻而成,且醋酸纤维丝、牛奶蛋白纤维丝和棉纤维丝都与粘胶纤维丝梭织而成。优选的,所述面料里衬由亚麻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优选的,所述醋酸纤维丝、牛奶蛋白纤维丝和棉纤维丝的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面料里衬位于第一梭织层和第二梭织层之间,且面料里衬的厚度大于第一梭织层和第二梭织层的厚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面料里衬的设计有利于提高面料的保暖性能,并通过含有牛奶蛋白纤维丝梭织而成的梭织层提高面料的防霉蛀和抗老化性能,提高了梭织面料的使用寿命,提高穿着的舒适性;2、本技术通过含有粘胶纤维丝和醋酸纤维丝的梭织层有利于提高面料的染色性能,提高面料色牢靠性能,醋酸纤维丝的混纺有利于提高面料的防污和抗起球性能,提高面料的穿着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梭织层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醋酸纤维丝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料里衬,2、第一梭织层,3、第二梭织层,4、粘胶纤维丝,5、醋酸纤维丝,6、牛奶蛋白纤维丝,7、棉纤维丝。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棉粘色梭织面料,包括面料里衬1,所述面料里衬1两面分别贴合连接有第一梭织层2以及第二梭织层3,所述第一梭织层2和第二梭织层3都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且纬纱包括醋酸纤维丝5、牛奶蛋白纤维丝6以及棉纤维丝7。所述第一梭织层2和第二梭织层3的厚度相同,且第一梭织层2和第二梭织层3之间通过棉线与面料里衬1缝合连接;所述醋酸纤维丝5、牛奶蛋白纤维丝6和棉纤维丝7之间相互交捻而成,且醋酸纤维丝5、牛奶蛋白纤维丝6和棉纤维丝7都与粘胶纤维丝4梭织而成;所述面料里衬1由亚麻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醋酸纤维丝5、牛奶蛋白纤维丝6和棉纤维丝7的直径相同;所述面料里衬1位于第一梭织层2和第二梭织层3之间,且面料里衬1的厚度大于第一梭织层2和第二梭织层3的厚度。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采用第一梭织层2和第二梭织层3与面料里衬1的缝合,由亚麻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的面料里衬1有利于提高面料的保暖性能,并由多种纤维丝线梭织而成的第一梭织层2和第二梭织层3进一步提高面料的性能,以粘胶纤维丝4为经纱与醋酸纤维丝5、牛奶蛋白纤维丝6以及棉纤维丝7揉捻而成的复合纤维丝为纬纱交织而成,提高了梭织面料的性能,通过黏胶纤维丝有利于提高梭织面料的染色性能,具有吸湿好,易染色、抗静电性能,醋酸纤维丝5提高梭织面料的色牢靠性,牛奶蛋白纤维丝6提高梭织面料抗霉蛀和抗老化性能,提高面料使用寿命,通过棉纤维丝7提高面料柔软舒适性能,提高了穿着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粘色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里衬(1),所述面料里衬(1)两面分别贴合连接有第一梭织层(2)以及第二梭织层(3),所述第一梭织层(2)和第二梭织层(3)都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且纬纱包括醋酸纤维丝(5)、牛奶蛋白纤维丝(6)以及棉纤维丝(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粘色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里衬(1),所述面料里衬(1)两面分别贴合连接有第一梭织层(2)以及第二梭织层(3),所述第一梭织层(2)和第二梭织层(3)都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且纬纱包括醋酸纤维丝(5)、牛奶蛋白纤维丝(6)以及棉纤维丝(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粘色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梭织层(2)和第二梭织层(3)的厚度相同,且第一梭织层(2)和第二梭织层(3)之间通过棉线与面料里衬(1)缝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粘色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纤维丝(5)、牛奶蛋白纤维丝(6)和棉纤维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应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熙硕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