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少飞专利>正文

一种工业机械用管材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184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机械用管材清洗装置,涉及管材清洗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管材清洗装置在对管材内部进行清洗时,一般通过水流进行冲洗,但是冲洗的方式不易对管壁上的一些顽固污渍进行完全清除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管材和位于管材一端内侧的清洗杆,所述清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洗头,所述清洗头的外表面胶接有海绵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海绵片和刮片的设计,既可以通过海绵片对管材的内侧表面进行刷洗,也可以通过刮片对管材内侧表面的顽固污渍进行刮擦清除,其中,通过刮片收纳槽的设计,便于将刮片收纳在刮片收纳槽内,从而便于通过海绵片对管材的内侧表面进行刷洗,通过丝杆的设计,便于实现刮片在清洗头内的移出和移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机械用管材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材清洗
,尤其涉及一种工业机械用管材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管材是建筑工程必需的材料,常用的有给水管、排水管、煤气管、暖气管、电线导管、雨水管等,管材有多种材料构成,如给水管材就有镀锌钢管、不锈钢管、涂塑钢管、铜管、铝塑复合管、ABS塑料管、聚乙烯管、聚丙烯管等,管材不管是在生产加工还是在日常使用中都需要对管材的内外表面进行清洗,现有的管材清洗装置在对管材内部进行清洗时,一般通过水流进行冲洗,但是冲洗的方式不易对管壁上的一些顽固污渍进行完全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工业机械用管材清洗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管材清洗装置在对管材内部进行清洗时,一般通过水流进行冲洗,但是冲洗的方式不易对管壁上的一些顽固污渍进行完全清除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机械用管材清洗装置,包括管材和位于管材一端内侧的清洗杆,所述清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洗头,所述清洗头的外表面胶接有海绵片,所述清洗头的内部开设有刮片收纳槽,所述刮片收纳槽的内部十字形环形分布设置有四个刮片,所述清洗头的内部位于刮片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贯穿两端表面套接有丝杆,且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清洗头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刮片的内部活动套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伞齿轮的外表面一侧贯穿清洗头的外表面,所述清洗杆的外表面位于清洗头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固定环片,所述固定环片的内部十字形环形分布设置有四个从动轮,四个所述从动轮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且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清洗杆的内部套接有转杆,且所述转杆位于清洗杆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且所述主动轮与四个从动轮均啮合连接。优选的,四个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位置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且呈相互垂直分布。优选的,四个所述刮片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且所述丝杆与刮片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柱形卡凸,且所述刮片的内部开设有与柱形卡凸相匹配的柱形卡槽。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海绵片和刮片的设计,既可以通过海绵片对管材的内侧表面进行刷洗,也可以通过刮片对管材内侧表面的顽固污渍进行刮擦清除,其中,通过刮片收纳槽的设计,便于将刮片收纳在刮片收纳槽内,从而便于通过海绵片对管材的内侧表面进行刷洗,通过丝杆的设计,便于实现刮片在清洗头内的移出和移入,通过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之间的啮合连接,便于带动丝杆旋转,通过固定环片、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设计,便于通过转动转杆带动四个第二伞齿轮一同旋转,从而带动四个第一伞齿轮一同旋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工业机械用管材清洗装置管材与清洗头的连接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工业机械用管材清洗装置清洗头与清洗杆的连接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工业机械用管材清洗装置固定环片与清洗杆的连接剖视图。图中:1管材、2清洗头、3刮片、4第一伞齿轮、5第二伞齿轮、6清洗杆、7转杆、8固定环片、9海绵片、10丝杆、11从动轮、12主动轮、13刮片收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工业机械用管材清洗装置,包括管材1和位于管材1一端内侧的清洗杆6,清洗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洗头2,清洗头2的外表面胶接有海绵片9,清洗头2的内部开设有刮片收纳槽13,刮片收纳槽13的内部十字形环形分布设置有四个刮片3,清洗头2的内部位于刮片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伞齿轮4,第一伞齿轮4贯穿两端表面套接有丝杆10,且丝杆10的一端与清洗头2的内壁转动连接,丝杆10的另一端与刮片3的内部活动套接。本实施例中,第一伞齿轮4的外表面一侧贯穿清洗头2的外表面,清洗杆6的外表面位于清洗头2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固定环片8,固定环片8的内部十字形环形分布设置有四个从动轮11,四个从动轮1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5,且第二伞齿轮5与第一伞齿轮4啮合连接。本实施例中,清洗杆6的内部套接有转杆7,且转杆7位于清洗杆6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2,且主动轮12与四个从动轮11均啮合连接。本实施例中,四个第二伞齿轮5与第一伞齿轮4位置一一对应,且第二伞齿轮5与第一伞齿轮4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且呈相互垂直分布。本实施例中,四个刮片3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且丝杆10与刮片3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柱形卡凸,且刮片3的内部开设有与柱形卡凸相匹配的柱形卡槽。本实施例中,既可以通过海绵片9对管材1的内侧表面进行刷洗,也可以通过刮片3对管材1内侧表面的顽固污渍进行刮擦清除,具体操作如下,首先通过转动转杆7的端部,转杆7带动位于清洗杆6内部的主动轮12旋转,主动轮12通过与从动轮11之间的啮合连接带动四个从动轮11旋转,从动轮11带动对应位置的第二伞齿轮5旋转,第二伞齿轮5带动对应位置的第一伞齿轮4旋转,第一伞齿轮4带动丝杆10旋转,丝杆10通过旋转带动刮片3沿着丝杆10的反向向外或向刮片收纳槽13内移动,当刮片3向外侧移动时,即可以通过刮片3对管材1内侧表面的顽固污渍进行刮擦清除,当刮片3向刮片收纳槽13内移动时,可以对刮片3进行收纳,从而通过海绵片9对管材1的内侧表面进行刷洗。综上,既可以通过海绵片9对管材1的内侧表面进行刷洗,也可以通过刮片3对管材1内侧表面的顽固污渍进行刮擦清除,其中,通过刮片收纳槽13的设计,便于将刮片3收纳在刮片收纳槽13内,从而便于通过海绵片9对管材1的内侧表面进行刷洗,通过丝杆10的设计,便于实现刮片3在清洗头2内的移出和移入,通过第一伞齿轮4和第二伞齿轮5之间的啮合连接,便于带动丝杆10旋转,通过固定环片8、主动轮12和从动轮11的设计,便于通过转动转杆7带动四个第二伞齿轮5一同旋转,从而带动四个第一伞齿轮4一同旋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机械用管材清洗装置,包括管材(1)和位于管材(1)一端内侧的清洗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洗头(2),所述清洗头(2)的外表面胶接有海绵片(9),所述清洗头(2)的内部开设有刮片收纳槽(13),所述刮片收纳槽(13)的内部十字形环形分布设置有四个刮片(3),所述清洗头(2)的内部位于刮片(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伞齿轮(4),所述第一伞齿轮(4)贯穿两端表面套接有丝杆(10),且所述丝杆(10)的一端与清洗头(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0)的另一端与刮片(3)的内部活动套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机械用管材清洗装置,包括管材(1)和位于管材(1)一端内侧的清洗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洗头(2),所述清洗头(2)的外表面胶接有海绵片(9),所述清洗头(2)的内部开设有刮片收纳槽(13),所述刮片收纳槽(13)的内部十字形环形分布设置有四个刮片(3),所述清洗头(2)的内部位于刮片(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伞齿轮(4),所述第一伞齿轮(4)贯穿两端表面套接有丝杆(10),且所述丝杆(10)的一端与清洗头(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0)的另一端与刮片(3)的内部活动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机械用管材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齿轮(4)的外表面一侧贯穿清洗头(2)的外表面,所述清洗杆(6)的外表面位于清洗头(2)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固定环片(8),所述固定环片(8)的内部十字形环形分布设置有四个从动轮(11),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少飞
申请(专利权)人:崔少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