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双通道导管给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162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双通道导管给氧装置,包括第一输氧管,所述第一输氧管一端呈环形,用于套在人体头部,所述第一输氧管环形顶部对称设置有双鼻导管,所述第一输氧管上位于所述双鼻导管两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弹性圈,所述第一输氧管一侧设置有第二输氧管,所述第二输氧管中部设置有口腔导管,所述第二输氧管两侧设置有固定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输氧管和第二输氧管可拆卸的进行连接,可根据患者呼吸情况的实际情况选择只是鼻腔进行供氧还是鼻腔和口腔同时进行供氧,保证患者每次呼吸的气体都有氧气吸入,从而达到吸氧的治疗目的,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双通道导管给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是一次性双通道导管给氧装置。
技术介绍
输氧是用特制双侧鼻导管插人双鼻孔内吸氧的方法。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人体的氧气供应,减轻因代偿缺氧所增加的呼吸和循环负担。在对患者进行输氧时,一部分患者是只通过鼻腔进行呼吸,这样在对其插入鼻导管,即可进行供氧,但有部分患者是张口的口鼻同时呼吸,那么这部分患者在使用单纯的鼻导管给氧时吸入病人体内的氧浓度达不到治疗目的,而使用面罩对其进行供氧时,面罩内会出现二氧化碳滞留,影响患者的吸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次性双通道导管给氧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双通道导管给氧装置,包括第一输氧管,所述第一输氧管一端呈环形,用于套在人体头部,所述第一输氧管环形顶部对称设置有双鼻导管,所述第一输氧管上位于所述双鼻导管两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弹性圈,所述第一输氧管一侧设置有第二输氧管,所述第二输氧管中部设置有口腔导管,所述第二输氧管两侧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输氧管和所述第二输氧管通过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固定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输氧管上对称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为弧形,位于所述连接管两侧,所述固定器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器顶部设置有固定挂环。优选的,还包括密封帽,所述密封帽内径与所述连接管外径相匹配,用于对连接管进行密封。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氧管环形收口端下方设置有调节器,用于调节第一输氧管内部氧气流量。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氧管另一端设置有连接件。优选的,还包括湿化瓶,所述湿化瓶上设置有输氧口。优选的,所述输氧口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次性双通道导管给氧装置,通过第一输氧管和第二输氧管可拆卸的进行连接,可根据患者呼吸情况的实际情况选择只是鼻腔进行供氧还是鼻腔和口腔同时进行供氧,保证患者每次呼吸的气体都有氧气吸入,从而达到吸氧的治疗目的,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次性双通道导管给氧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次性双通道导管给氧装置的图1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次性双通道导管给氧装置固定管内的固定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输氧管;2、双鼻导管;3、连接管;4、弹性圈;5、第二输氧管;6、口腔导管;7、固定管;8、固定槽;9、固定器;10、限位槽;11、固定挂环;12、密封帽;13、调节器;14、连接件;15、湿化瓶;16、输氧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次性双通道导管给氧装置,包括第一输氧管1,所述第一输氧管1一端呈环形,用于套在人体头部,所述第一输氧管1环形顶部对称设置有双鼻导管2,所述第一输氧管1上位于所述双鼻导管2两侧设置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上设置有弹性圈4,所述第一输氧管1一侧设置有第二输氧管5,所述第二输氧管5中部设置有口腔导管6,所述第二输氧管5两侧设置有固定管7,所述固定管7内开设有固定槽8,所述第一输氧管1和所述第二输氧管5通过所述连接管3和所述固定管7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输氧上对称设置有固定器9,所述固定器9为弧形,位于所述连接管3两侧,所述固定器9中部开设有限位槽10,所述固定器9顶部设置有固定挂环11;还包括密封帽12,所述密封帽12内径与所述连接管3外径相匹配,用于对连接管3进行密封;所述第一输氧管1环形收口端下方设置有调节器13,用于调节第一输氧管1内部氧气流量;所述第一输氧管1另一端设置有连接件14;还包括湿化瓶15,所述湿化瓶15上设置有输氧口16;所述输氧口16与所述连接件14相连接。具体使用时:连接件14与输氧口16进行连接,使第一输氧管1内疏通氧气,对于只使用鼻腔进行呼吸的患者,将第一输氧管1一端的环形套装在患者的头部,双鼻导管2插入患者鼻腔中,对患者进行供氧,密封帽12固定安装在连接管3上,对第一输氧管1进行密封,固定器9为塑料材质呈弧形中部开设有限位槽10,可将第一输氧管1插入限位槽10内,通过固定挂环11挂于患者的耳朵,防止第一输氧管1在患者耳朵处出现折弯,影响患者吸氧效果,固定器9内部直径与第一输氧管1外部直径相同,根据患者需要在第一输氧管1滑动,在第一输氧管1环形收口端下方安装有调节器13,医护人员通过调节器13控制对患者输入的氧气流量,对于使用鼻腔和口腔同时呼吸的患者,在对患者插入鼻腔导管后,将连接管3上的密封帽12取下,将第二输氧管5两端的固定管7插入连接管3上,在固定管7内开设有一对固定槽8,在连接管3上与固定槽8相匹处安装有弹性圈4,通过固定槽8和弹性圈4相批核,使第一输氧管1与第二输氧管5的可拆卸安装和保证其密封性,安装结束后,将第二输氧管5上的口腔导管6插入患者口腔中,为患者鼻腔和口腔呼吸提供输氧,结构简单,使用便捷。作为优选方案,更近一步的,还包括密封帽12,所述密封帽12内径与所述连接管3外径相匹配,用于对连接管3进行密封。作为优选方案,更近一步的,所述第一输氧管1环形收口端下方设置有调节器13,用于调节第一输氧管1内部氧气流量。作为优选方案,更近一步的,所述第一输氧管1另一端设置有连接件14。作为优选方案,更近一步的,还包括湿化瓶15,所述湿化瓶15上设置有输氧口16。作为优选方案,更近一步的,所述输氧口16与所述连接件14相连接。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双通道导管给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氧管,所述第一输氧管一端呈环形,用于套在人体头部,所述第一输氧管环形顶部对称设置有双鼻导管,所述第一输氧管上位于所述双鼻导管两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弹性圈,所述第一输氧管一侧设置有第二输氧管,所述第二输氧管中部设置有口腔导管,所述第二输氧管两侧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输氧管和所述第二输氧管通过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固定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输氧管上对称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为弧形,位于所述连接管两侧,所述固定器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器顶部设置有固定挂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双通道导管给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氧管,所述第一输氧管一端呈环形,用于套在人体头部,所述第一输氧管环形顶部对称设置有双鼻导管,所述第一输氧管上位于所述双鼻导管两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弹性圈,所述第一输氧管一侧设置有第二输氧管,所述第二输氧管中部设置有口腔导管,所述第二输氧管两侧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输氧管和所述第二输氧管通过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固定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输氧管上对称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为弧形,位于所述连接管两侧,所述固定器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器顶部设置有固定挂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双通道导管给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丽林惠盈杨霞覃湘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