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60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器,包括:按摩机芯及壳体,所述按摩机芯容设于壳体内;所述按摩机芯包括第一电机、传动组件、偏心轮、摆臂、滑块及摆动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传动组件转动,所述偏心轮设于传动组件上,所述偏心轮与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摆臂可摆动地连接于滑块的中部,所述摆臂的一端设有第一按摩头,所述摆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按摩头,所述摆动件的中部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当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随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处的身体曲线不同,所述摆臂的两端及摆动件可以灵活根据身体曲线的走势调整不同的摆动幅度,从而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灵活贴合人们的身体曲线按摩,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按摩舒适度提高,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器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械
,尤其是指一种按摩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生活压力变大,人们的生活及工作节奏逐渐加快,使得人们身体容易出现腰酸背痛、颈椎僵硬等问题,为了缓解这些身体问题,致有按摩器的产生,但是现有的按摩器无法根据人们的身体曲线灵活贴合按摩,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按摩舒适度低,不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有鉴于此,本技术的设计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灵活贴合人们的身体曲线按摩及按摩舒适度高的按摩器,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按摩器,包括:按摩机芯及壳体,所述按摩机芯容设于壳体内;所述按摩机芯包括第一电机、传动组件、偏心轮、摆臂、滑块及摆动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传动组件转动,所述偏心轮设于传动组件上,所述偏心轮与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摆臂可摆动地连接于滑块的中部,所述摆臂的一端设有第一按摩头,所述摆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按摩头,所述摆动件的中部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所述摆臂及滑动的中部穿设一螺栓,所述摆动件的中部及摆动的另一端穿设一螺栓。所述按摩机芯还包括一上盖及一下盖,所述下盖位于第一电机、传动组件、偏心轮、摆臂、滑块及摆动件的下方,所述上盖位于第一电机、传动组件、偏心轮的上方,所述偏心轮凸出于上盖,所述滑块、摆臂及摆动件设于上盖的上方。所述滑块的另一端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内穿设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上盖及下盖。所述偏心轮与滑块的一端通过一螺栓穿设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所述第一电机具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连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第三齿轮,所述偏心轮设有第三齿轮上。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一具有齿牙的滑轨,所述按摩机芯还包括主齿轮、第一从齿轮、第二从齿轮及具有蜗杆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蜗杆与主齿轮啮合,所述主齿轮与第一从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从齿轮与第二从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从齿轮与滑轨的齿牙啮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通过摆臂与滑块的中部可摆动地连接及摆动件的中部与摆臂的另一端可摆动地连接,使得当使用者使用本技术时,随着本技术所处的身体曲线不同,所述摆臂的两端及摆动件可以灵活根据身体曲线的走势调整不同的摆动幅度,从而让本技术可以灵活贴合人们的身体曲线按摩,使得本技术的按摩舒适度提高,符合人体工学原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按摩机芯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按摩机芯的局部分解图(1);图4为本技术的按摩机芯的局部分解图(2);图5为本技术的滑块、摆臂及摆动件的组装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的滑块、摆臂及摆动件组装后的立体图(图中所示箭头方向为可摆动方向);图7为本技术的偏心轮及第三齿轮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的滑块、偏心轮及第三齿轮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的滑块、上盖、偏心轮及第三齿轮的组装示意图。【符号说明】按摩机芯1第一电机11传动组件12蜗杆111第一齿轮121第二齿轮122第三齿轮123偏心轮13摆臂14第一按摩头141滑块15摆动件16滑槽151旋转轴152第二按摩头161上盖17下盖18主齿轮191第一从齿轮192第二从齿轮193第二电机194壳体2滑轨21齿牙211螺栓3。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按摩器,包括:按摩机芯1及壳体2,所述按摩机芯1容设于壳体2内;所述按摩机芯1包括第一电机11、传动组件12、偏心轮13、摆臂14、滑块15及摆动件16,所述第一电机11带动传动组件12转动,所述偏心轮13设于传动组件12上,所述偏心轮13与滑块15的一端连接,所述摆臂14可摆动地连接于滑块15的中部,所述摆臂14的一端设有第一按摩头141,所述摆动件16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按摩头161,所述摆动件16的中部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摆臂14的另一端,其中,所述传动组件12、偏心轮13、摆臂14、滑块15及摆动件16的数量可以均为二,分别设于第一电机11的左侧及右侧。因此,本技术通过摆臂14与滑块15的中部可摆动地连接及摆动件16的中部与摆臂14的另一端可摆动地连接,使得当使用者使用本技术时,随着本技术所处的身体曲线不同,所述摆臂14的两端及摆动件16可以灵活根据身体曲线的走势调整不同的摆动幅度,从而让本技术可以灵活贴合人们的身体曲线按摩,使得本技术的按摩舒适度提高,符合人体工学原理。进一步,所述摆臂14的两端可以向上翘起,使得本技术可以更加贴合人们的身体曲线进行按摩。再者,所述摆臂14及滑动的中部可以穿设一螺栓3,所述摆动件16的中部及摆动的另一端可以穿设一螺栓3,使得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简单,从而实现所述摆臂14可摆动地连接于滑块15的中部及所述摆动件16的中部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摆臂14的另一端,但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在此不赘述。进一步,所述按摩机芯1还可以包括一上盖17及一下盖18,所述上盖18可拆卸固定于下盖18上,所述下盖18位于第一电机11、传动组件12、偏心轮13、摆臂14、滑块15及摆动件16的下方,所述上盖17位于第一电机11、传动组件12、偏心轮13的上方,所述偏心轮13凸出于上盖17,所述滑块15、摆臂14及摆动件16设于上盖17的上方,从而利用上盖17及下盖18的设置,可以便于第一电机11、传动组件12、偏心轮13、摆臂14、滑块15及摆动件16的放置及拆装。为了便于传动,所述传动组件12可以包括第一齿轮121、第二齿轮122及第三齿轮123,所述第一电机11具有蜗杆111,所述蜗杆111啮合连接第一齿轮121,所述第一齿轮121啮合连接第二齿轮122,所述第二齿轮122啮合连接第三齿轮123,所述偏心轮13设有第三齿轮123上,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电机11带动传动组件12转动,但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采用其它种传动方式,如皮带传动。为了便于限制滑块15的摆动幅度,所述滑块15的另一端可以设有一滑槽151,所述滑槽151内穿设有一旋转轴152,所述旋转轴152连接上盖17及下盖18,所述旋转轴152可沿滑槽151上下移动。其中,所述偏心轮13与滑块15的一端也可以通过一螺栓3穿设连接。进一步,为了对使用者身体不同区域实现上下移动或定点按摩,所述壳体2的侧壁可以设有一具有齿牙211的滑轨21,所述按摩机芯1还包括主齿轮191、第一从齿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机芯及壳体,所述按摩机芯容设于壳体内;/n所述按摩机芯包括第一电机、传动组件、偏心轮、摆臂、滑块及摆动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传动组件转动,所述偏心轮设于传动组件上,所述偏心轮与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摆臂可摆动地连接于滑块的中部,所述摆臂的一端设有第一按摩头,所述摆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按摩头,所述摆动件的中部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机芯及壳体,所述按摩机芯容设于壳体内;
所述按摩机芯包括第一电机、传动组件、偏心轮、摆臂、滑块及摆动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传动组件转动,所述偏心轮设于传动组件上,所述偏心轮与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摆臂可摆动地连接于滑块的中部,所述摆臂的一端设有第一按摩头,所述摆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按摩头,所述摆动件的中部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及滑动的中部穿设一螺栓,所述摆动件的中部及摆动的另一端穿设一螺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芯还包括一上盖及一下盖,所述下盖位于第一电机、传动组件、偏心轮、摆臂、滑块及摆动件的下方,所述上盖位于第一电机、传动组件、偏心轮的上方,所述偏心轮凸出于上盖,所述滑块、摆臂及摆动件设于上盖的上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清杨松冷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睿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