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加法专利>正文

埋线重睑成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57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埋线重睑成型器,涉及医学整形美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能用于埋线重睑手术中使用的成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臂和下臂;上臂和下臂尾部固定连接形成镊子形结构,前端具有自动回弹张开的特性;上臂和下臂前端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上设置有缝合装置;缝合装置包括:贯穿针和置针孔;贯穿针和置针孔相对设置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内侧;在上臂和下臂受外力合并后,贯穿针会插入到置针孔中;置针孔上设置有贯穿的穿线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微创埋线重睑成形术缝合不确切,术后经常需要再次手术修复;埋线重睑成形术对手术医生的经验要求较高,术后出现缝线松脱,甚至出现缝针穿透睑板,针尖刺伤眼球的风险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埋线重睑成型器
本技术埋线重睑成型器,涉及医学整形美容
,尤其涉及能用于埋线重睑手术中使用的成型器。
技术介绍
埋线重睑成形术适用于眼睛基础较好、年轻的患者,因创伤小、恢复快,一直备受求美者青睐。传统的微创埋线重睑成形术,因为切口小、不能在直视下进行睑板或睑板前筋膜缝合固定,导致缝合不确切,术后经常因为缝线松脱出现重睑线丢失的情况,需要再次手术修复。埋线重睑成形术对手术医生的经验要求较高,手术过程中术者需要根据以往经验判断缝合的深度,如果深度把控不好,可能出现缝线松脱,甚至出现缝针穿透睑板,针尖刺伤眼球的风险。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埋线重睑成型器,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提出的传统的微创埋线重睑成形术缝合不确切,术后经常需要再次手术修复;埋线重睑成形术对手术医生的经验要求较高,术后出现缝线松脱,甚至出现缝针穿透睑板,针尖刺伤眼球的风险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埋线重睑成型器。本技术主要利用在镊子型成型器的前端设置刺穿、提线功能的缝合装置,从而起到不过分依赖医生的手术操作技巧,避免因为医生的操作不当导致的缝线松脱甚至损伤眼球的风险作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埋线重睑成型器包括:上臂和下臂;上臂和下臂通过尾部的融合点弹性固定连接形成镊子形结构,该镊子形结构前端具有自动回弹张开的特性;上臂和下臂前端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上设置有缝合装置;缝合装置包括:贯穿针和置针孔;贯穿针和置针孔相对设置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内侧;在上臂和下臂受外力合并后,贯穿针会插入到置针孔中;置针孔上设置有贯穿的穿线通道。进一步地,贯穿针为两个,平行间距5mm设置;贯穿针的直径为1mm,长度为10mm。进一步地,贯穿针下端的中上部设置有一个环状V形凹槽,可将穿线通道内穿的尼龙线引出至上睑皮肤表面。进一步地,下夹板为椭圆形柱状结构,置针孔为两个圆锥形凹陷结构,设置在椭圆形柱状结构上部与贯穿针相对设置;置针孔基底直径为1mm,深度为3mm,与贯穿针尖端完全吻合。进一步地,穿线通道的直径为1mm。进一步地,穿线通道与椭圆形下夹板的长轴相平行、与两个置针孔相通。进一步地,下壁中部下柄的内侧设置有一个长方形的限位板,通过限位板的顶端抵在上臂中部上柄内侧,防止闲置时贯穿针尖端与置针孔相碰撞损伤针尖。进一步地,上柄与下柄的外部设置有凹凸不平的防滑面,增加了握持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本技术的使用方式为:埋线重睑成形器用于医学美容埋线重睑手术,手术前按照患者要求在上睑设计3处缝合固定线位置,每处固定线的长度为5mm。消毒铺单后,3处标记位置处局部浸润麻醉,每处约使用麻药0.05ml,表面看无肿胀,睑裂内滴入3滴麻药。将尼龙线穿入成形器下夹板的穿线通道,保持尼龙线松弛状态,并且两端有足够的长度。待麻醉满意后按照手术前的画线设计,将上睑置于成形器上夹板、下夹板之间,适当调整成形器的位置,使贯穿针与上睑皮肤垂直,将2个贯穿针对准固定线的两端,拇指、食指轻轻捏紧上柄、下柄,直至限位板限制进一步捏紧为止,松手后上臂自然弹回,贯穿针的V形凹槽将尼龙线带出上睑皮肤外,撤掉成形器,将尼龙线尾端穿过上睑皮下,打结固定。依次将另外两处标记点固定,埋线重睑手术结束。较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埋线重睑成型器,手术方便快捷,只需要对准上睑设计线的标记点,轻轻一捏,将尼龙线打结固定即可,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2、本技术提供的埋线重睑成型器,能够在应用极少麻醉药物的情况下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上睑无肿胀,使定位更加准确,可以即刻观察重睑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3、本技术提供的埋线重睑成型器,下夹板穿线通道和贯穿针V形凹槽的设计相呼应,手术前将尼龙线置于穿线通道,手术时尼龙线被引出至上睑皮肤表面,将穿刺、缝合、引线、打结、固定融为一体,方便快捷。综上,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微创埋线重睑成形术缝合不确切,术后经常需要再次手术修复;埋线重睑成形术对手术医生的经验要求较高,术后出现缝线松脱,甚至出现缝针穿透睑板,针尖刺伤眼球的风险等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贯穿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下夹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下夹板俯视图。图中:1、融合点2、上臂3、下臂4、限位板5、上柄6、下柄7、上夹板8、下夹板9、贯穿针10、置针孔11、穿线通道12、环状V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埋线重睑成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埋线重睑成型器包括:上臂(2)和下臂(3);上臂(2)和下臂(3)通过尾部的融合点(1)弹性固定连接形成镊子形结构,该镊子形结构前端具有自动回弹张开的特性;上臂(2)和下臂(3)前端的上夹板(7)和下夹板(8)上设置有缝合装置;/n所述的缝合装置包括:贯穿针(9)和置针孔(10);贯穿针(9)和置针孔(10)相对设置在上夹板(7)和下夹板(8)的内侧;在上臂(2)和下臂(3)受外力合并后,贯穿针(9)会插入到置针孔(10)中;/n所述的置针孔(10)上设置有贯穿的穿线通道(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线重睑成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埋线重睑成型器包括:上臂(2)和下臂(3);上臂(2)和下臂(3)通过尾部的融合点(1)弹性固定连接形成镊子形结构,该镊子形结构前端具有自动回弹张开的特性;上臂(2)和下臂(3)前端的上夹板(7)和下夹板(8)上设置有缝合装置;
所述的缝合装置包括:贯穿针(9)和置针孔(10);贯穿针(9)和置针孔(10)相对设置在上夹板(7)和下夹板(8)的内侧;在上臂(2)和下臂(3)受外力合并后,贯穿针(9)会插入到置针孔(10)中;
所述的置针孔(10)上设置有贯穿的穿线通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线重睑成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贯穿针(9)为两个,平行间距5mm设置;贯穿针(9)的直径为1mm,长度为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线重睑成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贯穿针(9)下端的中上部设置有一个环状V形凹槽(12),可将穿线通道(11)内穿的尼龙线引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加法齐登彬周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郑加法齐登彬周云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