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55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包括第一壳体、减速电机和转轴,第一壳体外侧连接有移动轮,第一壳体底部开有开口,第一壳体顶部连接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顶部连接有第三壳体,第二壳体顶部内壁嵌入式安装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还包括有凸轮、吸气装置、通气管和喷气管,转轴上连接有凸轮,第二壳体内设有吸气装置,吸气装置与凸轮配合,第一壳体顶部转动式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顶部设有弧形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气装置将气体输送至通气管内,而且通过喷气管将气体喷在地面上,从而进行干燥处理,如此,就能够避免地面上还残留水渍,从而导致人们在行走时踩在水渍上导致滑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清洁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对家庭进行清洁时需要进行拖地,拖地后地面会粘上较多的水渍,较难清洁,人们在行走时踩在水渍上很容易滑倒,会造成安全事故。经检索,授权公开号为CN110192817A的专利,公开了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的拖地装置,包括有用于拖地的海绵体、安装板、安装座、伸缩组件、挤水组件、喷水组件、PLC控制器,海绵体固定在安装板底面上;伸缩组件顶部铰接在安装座上、底部固定着一连接板,安装板可拆卸地装配在连接板底面,海绵体在伸缩组件的伸长、收缩作用下做伸缩运动。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对地面进行拖地后不能够进行干燥处理,地面还有水渍,人们不小心踩到滑倒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包括第一壳体、移动轮、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减速电机和转轴,第一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包括第一壳体(1)、移动轮(2)、第二壳体(3)、第三壳体(4)、减速电机(5)和转轴(6),第一壳体(1)外侧连接有移动轮(2),第一壳体(1)底部开有开口,第一壳体(1)顶部连接有第二壳体(3),第二壳体(3)顶部连接有第三壳体(4),第二壳体(3)顶部内壁嵌入式安装有减速电机(5),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凸轮(7)、吸气装置(8)、通气管(9)和喷气管(10),所述转轴(6)上固定连接有凸轮(7),所述第二壳体(3)内设有吸气装置(8),吸气装置(8)与凸轮(7)配合,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转动式连接有通气管(9),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包括第一壳体(1)、移动轮(2)、第二壳体(3)、第三壳体(4)、减速电机(5)和转轴(6),第一壳体(1)外侧连接有移动轮(2),第一壳体(1)底部开有开口,第一壳体(1)顶部连接有第二壳体(3),第二壳体(3)顶部连接有第三壳体(4),第二壳体(3)顶部内壁嵌入式安装有减速电机(5),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凸轮(7)、吸气装置(8)、通气管(9)和喷气管(10),所述转轴(6)上固定连接有凸轮(7),所述第二壳体(3)内设有吸气装置(8),吸气装置(8)与凸轮(7)配合,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转动式连接有通气管(9),所述通气管(9)顶部设有弧形盖(91),所述转轴(6)底部固定连接有喷气管(10),所述喷气管(10)位于第一壳体(1)内,喷气管(10)和通气管(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装置(8)包括有储气框(800)、活塞(801)、第一连接杆(802)、圆板(803)、吸气管(804)、第一单向阀(805)、出气管(806)、第二单向阀(807)和压缩弹簧(808),第二壳体(3)内两侧均安装有储气框(800),储气框(800)内滑动式设有活塞(801),活塞(80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02),第一连接杆(802)末端固定连接有圆板(803),圆板(803)与凸轮(7)接触,活塞(801)与储气框(800)内壁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808),储气框(800)顶部连接有吸气管(804),吸气管(804)伸入第三壳体(4)内,吸气管(804)内设有第一单向阀(805),储气框(800)底部固定连接有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宇仇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晓庄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