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红外对管来进行落座感应的座圈及智能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555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红外对管来进行落座感应的座圈及智能坐便器,所述智能坐便器的底座固定安装有一座圈固定轴,所述座圈与所述座圈固定轴转动配合;所述座圈与所述底座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在竖直方向上的压缩和恢复,并使所述座圈在下压位置和自然位置间切换;所述红外检测管组分为发射管组和接收管组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座圈,所述发射管组和所述接收管组在所述座圈处于自然位置时位置相对,并在所述座圈处于下压位置时位置相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红外对管方式判断落座,不但能有效判断着座情况,还能避免一些误触发状态,效果显著,价格低廉;此外,无论是排查故障还是更换零件,都极为方便,节省了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红外对管来进行落座感应的座圈及智能坐便器
本技术涉及智能卫浴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红外对管来检测是否落座的检测装置,能有效检测落座状态的座圈及智能坐便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智能卫浴装置领域,在一些门上、一些感应装置上,多数使用的是传统的机械式开关或电容感应开关。一方面,传统的机械式开关在使用和传输过程中比较易损坏,寿命随环境改变差别较大,受同一个方案无法通用性的短板制约较大,另一方面,电容感应开关较易误触发,受环境湿度和清洁度影响较大,无法在特殊环境下使用,在这种种情况下,红外对管检测方式的优越性便跃然于纸上,易维护、受环境制约小、寿命长、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了一种红外对管来检测是否落座的检测装置,能准确检测落座状态的检测装置及智能坐便器,实现了能准确识别是否落座,安全可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红外对管来进行落座感应的座圈,安装于智能坐便器,包括座圈和红外检测管组;所述智能坐便器的底座固定安装有一座圈固定轴,所述座圈与所述座圈固定轴转动配合;所述座圈与所述底座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在竖直方向上的压缩和恢复,并使所述座圈在下压位置和自然位置间切换;所述红外检测管组分为发射管组和接收管组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座圈,所述发射管组和所述接收管组在所述座圈处于自然位置时位置相对,并在所述座圈处于下压位置时位置相错。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座圈和底座沿竖直方向设有平行的安装面,所述发射管组和接收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座圈和底座的安装面。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发射管组至少包括两个红外发射管,相应的,所述接收管组设有数量相同的红外接收管;成组设置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设置于座圈左右两侧的两组安装面上。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复位弹簧通过一省力杠杆组件安装于所述座圈与所述底座之间,以减小复位弹簧的受力。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设有通过封胶形成的防水防潮层。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红外发射管环绕出光方向的位置设有光线遮挡板,相应的,所述红外接收管环绕进光方向设有光纤遮挡板。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控制模组和电动驱动模组,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接收管组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模组在所述接收管组检测到座圈处于自然位置时,控制所述电动驱动模组进入休眠状态,在所述接收管组检测到座圈处于下压位置时,控制所述电动驱动模组进入待机状态。一种利用红外对管来进行落座感应的智能坐便器,该智能坐便器包括底座和座圈,所述座圈上述的座圈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a)、在座圈的左右两侧各安装一个第一红外发射接收模块和一个第二红外发射接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红外发射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二红外发射接收模块均能够向正前方发射红外信号和接收反射信号;(b)、在所述座圈安装轴的两侧安装一个反射模块,其中当所述未着座时,所述的第一外发射接收模块、第二红外发射接收模块和对应的第一反射模块、第二反射模块位置正好水平,反射模块能正常反射红外信号;(c)、在底座内部安装一个复位弹簧,其中,所述复位弹簧须通过力臂减小作用于弹簧上的压力,且能正常复位座圈;(d)、根据所述第一红外发射接收模块和一个第二红外发射接收模块、第一红外反射模块和一个第二模块的状态,检测座圈的落座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红外发射接收模块或所述第二红外发射接收模块在接收到红外信号时则产生信号编码1,在接收不到红外信号时则产生信号编码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红外检测管组结合复位弹簧的方式检测座圈的落座情况,有效检测人体是否着座,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并且价格较低,故障排查等工作也较为方便,节省了人力物力;此外,还能够过滤受到遮挡物意外遮挡的情况,从而降低误判率。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座圈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座圈3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红外发射接收管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流程图。由图1可知,本实例中第一红外发射管11位于座圈3左侧靠近安装轴处,第二红外发射管12位于座圈3右侧靠近安装轴处,第一红外接收管21位于安装轴的左侧,第二红外接收管22位于安装轴的右侧,复位弹簧4安装于底座内。由图2的局部放大图可知,复位弹簧4通过杠杆组件5进行传动,该杠杆组件为省力杠杆,使得座圈3压下的过程中传导更小的力至所述复位弹簧4。保证了复位弹簧4的使用寿命以及稳定性。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实例运行及控制流程如下:1)当座圈3处于离座状态时,座圈3被复位弹簧4弹起,此时红外发射管11、12和接收管21、22处于同一水平面,接收管能正常接收到红外信号,产生信号编码1,此时用户对机器操作判定无效,机器无操作反应,蜂鸣器发出警告。2)当座圈3处于落座状态时,复位弹簧4被座圈3压下,此时红外发射管11、12和接收管21、22不在同一水平面,接收管21、22不能够正常接收到红外信号,产生信号编码0,此时用户可对机器操作,发送指令,产生反应。3)当人体正常落座时,两个接收管不能正常接收到红外信号,产生编码00,此时用户可操作,当人体离座后,从两个接收管能正常接收到红外信号时起,产生编码11,当编码从00转成11时,此时用户还可进行操作,如两分钟内未操作,自动进入休眠模式,此时用户不可操作。对于信号编码的几种码值及机器是否对执行用户命令,以下进行说明:(a)“信号编码11”:此时处于离座状态,两个红外发射管能正常发射红外信号,两个红外接收管能正常接收红外信号,此时产生“信号编码11”,此时机器处于不可操作状态,对于用户指令定为无效指令,机器不予反应。(b)“信号编码01”:此时处于半落座状态,座圈3左侧被压下,右侧稍微发射偏移,两个红外发射管能正常发射红外信号,左侧的接收管因左侧座圈3被压下而不能正常接收到红外信号产生信号编码0,右侧虽发射偏移,但此时红外接收管还能接收到红外信号,产生信号编码1,组合信号编码为01,此时机器处于不可操作状态,对于用户指令定为无效指令,机器不予反应。(c)“信号编码10”:此时处于半落座状态,座圈3右侧被压下,左侧稍微发射偏移,两个红外发射管能正常发射红外信号,右侧的接收管因右侧座圈3被压下而不能正常接收到红外信号产生信号编码0,左侧虽发射偏移,但此时红外接收管还能接收到红外信号,产生信号编码1,组合信号编码为10,此时机器处于不可操作状态,对于用户指令定为无效指令,机器不予反应。(d)信号编码00:此时处于落座状态,两个红外发射管能正常发射红外信号,两个红外接收管因座圈3下压而不能正常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红外对管来进行落座感应的座圈,安装于智能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圈和红外检测管组;所述智能坐便器的底座固定安装有一座圈固定轴,所述座圈与所述座圈固定轴转动配合;所述座圈与所述底座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在竖直方向上的压缩和恢复,并使所述座圈在下压位置和自然位置间切换;/n所述红外检测管组分为发射管组和接收管组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座圈,所述发射管组和所述接收管组在所述座圈处于自然位置时位置相对,并在所述座圈处于下压位置时位置相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红外对管来进行落座感应的座圈,安装于智能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圈和红外检测管组;所述智能坐便器的底座固定安装有一座圈固定轴,所述座圈与所述座圈固定轴转动配合;所述座圈与所述底座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在竖直方向上的压缩和恢复,并使所述座圈在下压位置和自然位置间切换;
所述红外检测管组分为发射管组和接收管组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座圈,所述发射管组和所述接收管组在所述座圈处于自然位置时位置相对,并在所述座圈处于下压位置时位置相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对管来进行落座感应的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和底座沿竖直方向设有平行的安装面,所述发射管组和接收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座圈和底座的安装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红外对管来进行落座感应的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管组至少包括两个红外发射管,相应的,所述接收管组设有数量相同的红外接收管;成组设置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设置于座圈左右两侧的两组安装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斌华林明焊官智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致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