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52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包括壶体、大径环框、框座、过滤片、小径环框、上盖、以及固定元件;利用上盖与固定元件将已嵌固在大径环框内的小径环框、过滤片以及框座夹固在其中,而上盖的上部分所形成的漏斗部可于注水时,将水液(如热水、温水或冰水)导流至壶体内,使用者于注水时无须有掀盖的动作,不仅结构精简,而且拆卸与组装的操作简易,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水设备,特别是有关一种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
技术介绍
习知泡茶的茶壶,具有一壶体以及一壶盖,于泡茶时,先将茶叶(或配料)先放入壶体内,而在注水时,须先将壶盖掀起,才能再进行注水;然而,一般茶叶(或是配料)可多次冲泡,因此,每此要冲泡时都需要有掀盖的动作,而且要使用壶盖来阻挡其中的茶叶随着茶水一同被倒出,十分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能够让使用者于注水时无须有掀盖的动作,且拆卸与组装的操作简易,且使用方便。基于此,本技术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包括:一壶体,具有一壶口;一大径环框,可拆卸地固定在该壶口;一框座,可拆卸地固定在该大径环框内;一过滤片,可拆卸地固定在该大径环框内,并位于该框座上且与该框座紧密接触;一小径环框,设置在该过滤片上,并位于该过滤片的一预定位置处;一上盖,其中心处对应该预定位置处依序穿经该小径环框、该过滤片以及该框座,并朝向该壶体内部突伸出一部分;以及一固定元件,与该上盖朝向该壶体内部突伸出的该部分结合,以利用该上盖以及该固定元件将该小径环框、该过滤片以及该框座夹固在其中。进一步,该框座具有多个通孔。进一步,该过滤片为一滤网,具有多个滤孔。进一步,所述滤孔呈矩阵式排列。进一步,该上盖具有一漏斗部以及一圆筒部,该漏斗部从上至下逐渐缩小,而该圆筒部从该漏斗部的底端朝下延伸设置,且该圆筒部对应该预定位置处依序穿经该小径环框、该过滤片以及该框座,并朝向该壶体内部突伸出该部分。进一步,该固定元件为一螺帽,该圆筒部的外表面形成有一外螺纹,该螺帽与该外螺纹相互螺接,借此以利用该上盖以及该固定元件将该小径环框、该过滤片以及该框座夹固在其中。进一步,该壶体于该壶口处的一边缘形成有一鸢嘴形出水部。进一步,该壶体相对该鸢嘴形出水部的一侧,具有一把手。进一步,该预定位置处为中心位置。进一步,该大径环框、该框座、该过滤片、该小径环框、该上盖、该固定元件为同轴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本技术利用上盖与固定元件将已嵌固在大径环框内的小径环框、过滤片以及框座夹固在其中,而上盖的上部分所形成的漏斗部可于注水时,将水液(如热水、温水或冰水)导流至壶体内,使用者于注水时无须有掀盖的动作,且在倒水时,可自动过滤茶叶,无需使用他物阻挡茶叶随着茶水一同被倒出。本技术不仅结构精简,不用掀开上盖,可直接将水注入壶体内进行茶叶冲泡,而且该上盖拆卸与组装的操作简易,让整体使用及清洗壶体内部时便利省时。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技术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表示本技术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表示本技术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的局部立体剖视示意图。图4为表示本技术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的局部平面剖视示意图。图5为表示本技术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于注水时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表示本技术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于倒水时的剖视示意图。【符号说明】100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1壶体11壶口12鸢嘴形出水部13把手2大径环框21外凸环部22内嵌环部23环槽3框座31通孔32通孔4过滤片41滤孔5小径环框6上盖61漏斗部62圆筒部63外螺纹7固定元件。具体实施方式关于本技术借以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手段,兹以下列实施型态配合图示于下文作详细说明,以深入了解并认同。请参考图1至图4所示,表示本技术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100,包括一壶体1、一大径环框2、一框座3、一过滤片4、一小径环框5、一上盖6、以及一固定元件7。壶体1大致呈一般习知的茶壶形状,至少具有一壶口11,更甚者,于壶口11处的一边缘可形成有一鸢嘴形出水部12,而且相对所述鸢嘴形出水部12的一侧,可具有一把手13,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大径环框2可拆卸地固定在壶口11;意即,大径环框2具有一外凸环部21以及一内嵌环部22,内嵌环部22的外周圆与该外凸环部21的内周圆连接,而内嵌环部22的内周圆形成有一环槽23,外凸环部21可紧迫地固定在壶口2内(图未示),或者是外凸环部21可拆卸地嵌固在壶口2内(如图4所示),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框座3可拆卸地固定在大径环框2内;意即,框座3可嵌设在大径环框2的内嵌环部22的环槽23内;而框座3具有多个通孔,其中一通孔31设置在中心处,其余通孔32围绕位于中心处的通孔32而呈角度间隔设置或是等角度间隔设置,通孔32的设置提供壶体1中的茶水流通。过滤片4可拆卸地固定在大径环框2内,并位于框座3上且与框座3紧密接触;意即,过滤片4可嵌设在大径环框2的内嵌环部22的环槽23内,借由将环槽23的宽度设计成等于过滤片4的厚度与框座3的厚度的总和,借此利用环槽23以将过滤片4与框座3紧密接触;再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片4可为一滤网,具有多个滤孔41,而滤孔41可呈矩阵式排列,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小径环框5设置在过滤片4上,并位于过滤片4的一预定位置处;较佳者,所述预定位置处为中心位置;再者,小径环框5可对应框座3的中心处的通孔31而设置。上盖6的中心处对应所述预定位置处依序穿经小径环框5、过滤片4以及框座3,并朝向壶体1内部突伸出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上盖6具有一漏斗部61以及一圆筒部62,漏斗部61从上至下逐渐缩小,而圆筒部62从漏斗部61的底端朝下延伸设置,且圆筒部62对应所述预定位置处依序穿经小径环框5、过滤片4以及框座3,并朝向壶体1内部突伸出该部分。固定元件7与上盖6朝向壶体1内部突伸出的该部分结合,以利用上盖7以及固定元件7将小径环框5、过滤片4以及框座3夹固在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元件7可为一螺帽,而上盖6的圆筒部62的外表面形成有一外螺纹63,螺帽与外螺纹63相互螺接,借此以利用上盖6以及固定元件6将小径环框5、过滤片4以及框座3夹固在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较佳者,大径环框2、框座3、过滤片4、小径环框5、上盖6、固定元件7可为同轴设置,借此以形成较为稳定的结合,以避免偏摆,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可根据壶口11的形状以作位置的变更。请参考图5所示,在注水时,可将水液(如热水、温水或冰水)从上盖6的漏斗部61倒入,并经由圆筒部62的中空结构所形成的通道而流入壶体1内,所述的水液将配置在壶体1内的茶叶(或是其他配料)泡过而成混有茶叶(如其他配料)的茶水,在此状况下,使用者并无须作掀盖的动作;请再参考图6所示,于倒水时,混有茶叶(如其他配料)的茶水可经过框座3的通孔32,再经过过滤片4将茶叶过滤,仅容无茶叶(或其他配料)的纯茶水从鸢嘴形出水部12而倒出。借由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壶体,具有一壶口;/n一大径环框,可拆卸地固定在该壶口;/n一框座,可拆卸地固定在该大径环框内;/n一过滤片,可拆卸地固定在该大径环框内,并位于该框座上且与该框座紧密接触;/n一小径环框,设置在该过滤片上,并位于该过滤片的一预定位置处;/n一上盖,其中心处对应该预定位置处依序穿经该小径环框、该过滤片以及该框座,并朝向该壶体内部突伸出一部分;以及/n一固定元件,与该上盖朝向该壶体内部突伸出的该部分结合,利用该上盖以及该固定元件将该小径环框、该过滤片以及该框座夹固在其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壶体,具有一壶口;
一大径环框,可拆卸地固定在该壶口;
一框座,可拆卸地固定在该大径环框内;
一过滤片,可拆卸地固定在该大径环框内,并位于该框座上且与该框座紧密接触;
一小径环框,设置在该过滤片上,并位于该过滤片的一预定位置处;
一上盖,其中心处对应该预定位置处依序穿经该小径环框、该过滤片以及该框座,并朝向该壶体内部突伸出一部分;以及
一固定元件,与该上盖朝向该壶体内部突伸出的该部分结合,利用该上盖以及该固定元件将该小径环框、该过滤片以及该框座夹固在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其特征在于:该框座具有多个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其特征在于:该过滤片为一滤网,具有多个滤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呈矩阵式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掀盖直注水式茶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亿
申请(专利权)人:宜龙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