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33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扬声器,包括盆架以及收容固定于盆架内的振动系统,振动系统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音圈与第二音圈,第一音圈的四个角部分别与第二音圈的四个角部一一对应,第一音圈与第二音圈分别设有两根引线,引线分别与盆架上的焊盘连接,第一音圈上的两个角部位置分别设有引线,第二音圈与第一音圈的另外两个角部对应的角部位置分别设有引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型扬声器工作性能稳定,能够通过第一音圈与第二音圈之间反馈的电势差检测到第一音圈与第二音圈是否存在位置偏差,从而便于技术人员进行位置矫正,以使振动系统在磁场中振动更加稳定,进而有效提高扬声器的整体声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扬声器
本技术涉及声学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终端使用的微型扬声器、受话器多为动圈式扬声器;动圈式扬声器包括:盆架以及收容固定于盆架内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振动系统包括振膜、球顶、音圈;音圈作为微型发声器件的动件,当交变音频电流通过音圈时,音圈产生随音频电流而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与微型电声器件的磁路系统的磁场发生相吸或相斥的作用,导致音圈产生机械振动从而带动微型电声器件的振膜振动,振膜振动反复推动空气而发出声音,可见音圈影响着整个微型电声器件的性能。传统的音圈通常为单个一体成型,理想情况下音圈应该是在预设位置反复振动,但在实际工作中,音圈有两根引线(即入线和出线),入线和出线悬空设置,并与外壳电连接,在音圈上下振动的过程中,引线容易对振动系统产生牵拉力,造成偏振现象;音圈在振动过程中会偏离预设设置,偏离预设位置后导致经过音圈的磁场强度发生变化,且这种位置的偏移难以被监测到,即无法矫正,从而导致音圈振动不稳定,进而使振膜的振动也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性能稳定的微型扬声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型扬声器,包括盆架以及收容固定于盆架内的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音圈与第二音圈,所述第一音圈的四个角部分别与所述第二音圈的四个角部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二音圈分别设有两根引线,所述引线分别与所述盆架上的焊盘连接,所述第一音圈上的两个角部位置分别设有所述引线,所述第二音圈与所述第一音圈的另外两个角部对应的角部位置分别设有所述引线。进一步的,所述盆架设有用于避空所述引线的避空区域,所述引线分别位于所述避空区域内悬空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盆架上还设有环形华司,所述环形华司正对所述引线的边缘位置设有过渡面。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华司边缘开设倒角形成所述过渡面。进一步的,所述引线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弯折段。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别连接所述盆架与所述第二音圈的副膜结构,所述副膜结构对应于所述引线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二音圈相互导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二音圈非导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焊盘分别位于所述盆架角部位置,并且分别靠近与其连接的所述引线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音圈上的两根所述引线分别靠近所述第一音圈的长边或短边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微型扬声器工作性能稳定,层叠设置的第一音圈与第二音圈能够有效地确保其位置的准确性,引线能够有效的缓解第一音圈与第二音圈的偏振,并且能够通过第一音圈与第二音圈之间反馈的电势差检测到第一音圈与第二音圈是否存在位置偏差,从而便于技术人员进行位置矫正,以使振动系统在磁场中振动更加稳定,进而有效提高扬声器的整体声学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微型扬声器的爆炸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微型扬声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微型扬声器的局部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其他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第一音圈;2、第二音圈;21、引线;22、弯折段;3、盆架;31、焊盘;32、避空区域;33、环形华司;34、过渡面;4、副膜结构;5、磁路系统;6、振膜;7、球顶。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4,一种微型扬声器,包括盆架3以及收容固定于盆架3内的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音圈1与第二音圈2,所述第一音圈1的四个角部分别与所述第二音圈2的四个角部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音圈1与所述第二音圈2分别设有两根引线21,所述引线21分别与所述盆架3上的焊盘31连接,所述第一音圈1上的两个角部位置分别设有所述引线21,所述第二音圈2与所述第一音圈1的另外两个角部对应的角部位置分别设有所述引线21。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层叠设置的第一音圈1与第二音圈2能够有效地确保其位置的准确性,引线21能够有效的缓解第一音圈1与第二音圈2的偏振,并且能够通过第一音圈1与第二音圈2之间反馈的电势差检测到第一音圈1与第二音圈2是否存在位置偏差,从而便于技术人员进行位置矫正,以使振动系统在磁场中振动更加稳定,进而有效提高扬声器的整体声学性能。进一步的,所述盆架3设有用于避空所述引线21的避空区域32,所述引线21分别位于所述避空区域32内悬空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避空区域32便于对引线21避空,确保引线21不会与盆架3进行干涉,使得引线21能够最大化的进行振幅输出。进一步的,所述盆架3上还设有环形华司33,所述环形华司33正对所述引线21的边缘位置设有过渡面34。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华司33边缘开设倒角形成所述过渡面34。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过渡面34能够有效避免引线21应力集中导致断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引线21避让出一些空间,以使引线21最大化的悬空,利于振幅的提升。进一步的,所述引线21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弯折段22。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弯折段22加长引线21的悬空长度,利于振幅的提升,同时,能够有效缓解所述引线21对振动系统的牵拉力,利于使用寿命的延长。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别连接所述盆架3与所述第二音圈2的副膜结构4,所述副膜结构4对应于所述引线21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副膜结构4能够有效抑制所述第一音圈1与所述第二音圈2偏振,利于声学性能的提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音圈1与所述第二音圈2相互导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音圈1与所述第二音圈2非导通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合理选择所述第一音圈1与所述第二音圈2的导通关系,利于该振动系统通用性的提升,具体的,第一音圈1与第二音圈2不相互导通的情况下,第一音圈1起到调整和支撑第二音圈2在磁间隙的位置的作用,同时第一音圈1的两条引线21起到与第二音圈2的引线21对振动系统的牵拉力对称平衡的作用;当所述第一音圈1与所述第二音圈2导通时,在其振动过程中,第一音圈1及第二音圈2由于在磁场中的位置不同,因此穿过第一音圈1及第二音圈2的磁感应强度也不同,从而第一音圈1及第二音圈2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也不同,通过检测第一音圈1与第二音圈2连接处的电压差,可实时计算得出第一音圈1与第二音圈2在磁场中的相对位置,即音圈组件整体在磁场中的振动位置。若音圈组件在振动过程中偏离预设位置,则第一音圈1及第二音圈2的位置均会发生变化,此时穿过第一音圈1及第二音圈2的磁感应强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第一音圈1及第二音圈2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也会发生变化,即第一音圈1与第二音圈2连接处的电压差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到电压差的变化可得出音圈组件整体的偏移,从而可通过外部输入补偿电流的方式使音圈组件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扬声器,包括盆架以及收容固定于盆架内的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音圈与第二音圈,所述第一音圈的四个角部分别与所述第二音圈的四个角部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二音圈分别设有两根引线,所述引线分别与所述盆架上的焊盘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圈上的两个角部位置分别设有所述引线,所述第二音圈与所述第一音圈的另外两个角部对应的角部位置分别设有所述引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扬声器,包括盆架以及收容固定于盆架内的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音圈与第二音圈,所述第一音圈的四个角部分别与所述第二音圈的四个角部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二音圈分别设有两根引线,所述引线分别与所述盆架上的焊盘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圈上的两个角部位置分别设有所述引线,所述第二音圈与所述第一音圈的另外两个角部对应的角部位置分别设有所述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架设有用于避空所述引线的避空区域,所述引线分别位于所述避空区域内悬空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架上还设有环形华司,所述环形华司正对所述引线的边缘位置设有过渡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华司边缘开设倒角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平董庆宾朱威罗欢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维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