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照明式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21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照明式配电箱,包括箱体和一侧与箱体铰接的箱门,其还包括设于箱体上的电源、设于箱体内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照明组件、固定设于箱体内顶部的固定座和设于固定座内用于带动照明组件向固定座运动的伸缩组件,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与箱体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内部中空设置且底部设有开口,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支撑轴、套设于支撑轴上的复位弹簧和套设于复位弹簧外的线筒,所述支撑轴的两端与固定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线筒转动设于固定座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线筒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部具有照明灯,方便检修人员对配电箱内部进行检修,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照明式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照明式配电箱。
技术介绍
照明配电箱设备是在低压供电系统末端负责完成电能控制、保护、转换和分配的设备。主要由电线、元器件(包括隔离开关、断路器等)及箱体等组成。柜架和外壳应有足够机械强度和刚度,应能承受所安装元件及短路时所产生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并应考虑防止构成足以引起较大涡流损耗的磁性通路。为了确保防腐蚀,设备应采用防腐蚀材料或在裸露的表面涂上防腐蚀层,同时还要考虑使用及维修条件。设备的机械、电气装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动作正常。照明配电箱在城市建筑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现有的配电箱内部无光源,检修人员在对配电箱内部进行检修时,有时会因为光线较暗,导致检修难度增大,检修效率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照明式配电箱,其内部具有照明灯,方便检修人员对配电箱内部进行检修,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照明式配电箱,包括箱体和一侧与箱体铰接的箱门,其还包括设于箱体上的电源、设于箱体内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照明组件、固定设于箱体内顶部的固定座和设于固定座内用于带动照明组件向固定座运动的伸缩组件,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与箱体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内部中空设置且底部设有开口,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支撑轴、套设于支撑轴上的复位弹簧和套设于复位弹簧外的线筒,所述支撑轴的两端与固定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线筒转动设于固定座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线筒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轴固定连接,所述照明组件包括照明灯和一端与照明灯连接的线缆,所述线缆绕设于线筒上,所述线缆与电源和照明灯电性连接,当所述复位弹簧位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线缆缠绕线筒使照明灯位于固定座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线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阻挡线缆脱离线筒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环绕线筒的外壁且凸出线筒外壁设置。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限位环相互远离的侧面与固定座的内壁抵接。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罩设于照明灯外的灯罩,所述灯罩下端设有开口,所述线缆穿过灯罩的顶部连接照明灯。进一步地,所述灯罩的顶部与固定座下端开口卡接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灯罩的顶部设置磁吸件。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开口设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按键,所述按键用于控制电源的开关,当所述箱门关闭时,所述箱门抵压箱体开口处的按键使电源关闭,当所述箱门打开时,所述箱门释放箱体开口处的按键使电源开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箱体内设置照明灯,当启动电源时,照明灯通电对箱体内部进行照明,便于检修人员查看箱体内的设备,对配电箱内部进行检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2、由于检修过程中,箱体内的某些位置可能由于角度问题不能直接被照明灯的光源照射到,导致检修人员看不清内部情况,进而导致检修难度较大,未解决该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伸缩组件,当箱体内某些位置不能被箱体顶部的照明灯照射到时,检修人员可以拉动线缆,线缆带动线筒转动,使缠绕在线筒上的线缆被拉出,进而检修人员可以将照明灯拉到需要照射的位置,有利于提高检修效率。3、本技术的新型照明式配电箱由于支撑轴和线筒之间设置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线筒和支撑轴,当线筒被线缆带动而转动时,线筒转动使复位弹簧被压缩,当检修人员完成检修松开线缆时,由于线筒和线缆不再受到拉力,也就是说复位弹簧不再受线筒的压力,复位弹簧发生复位,带动线筒反向转动,线筒反向转动带动线缆运动,使线缆重新缠绕至线筒上,进而使照明灯被重新拉回固定座的位置,不需要检修人员手动缠绕线缆即可使照明灯自动复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检修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伸缩组件和照明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箱门;3、电源;4、照明组件;41、照明灯;42、线缆;43、灯罩;44、磁吸件;5、固定座;6、伸缩组件;61、支撑轴;62、复位弹簧;63、线筒;64、限位环;7、按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照明式配电箱,包括箱体1、一侧与箱体1铰接的箱门2、设于箱体1上的电源3、设于箱体1内与电源3电性连接的照明组件4、固定设于箱体1内顶部的固定座5和设于固定座5内用于带动照明组件4向固定座5运动的伸缩组件6。所述固定座5的顶部与箱体1的上壁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5内部中空设置且底部设有开口。所述伸缩组件6包括支撑轴61、套设于支撑轴61上的复位弹簧62和套设于复位弹簧62外的线筒63。所述支撑轴61的两端与固定座5的内壁固定连接,用于支撑复位弹簧62和线筒63。所述线筒63转动设于固定座5内,所述复位弹簧62的一端与线筒63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62的另一端与支撑轴61固定连接。所述照明组件4包括照明灯41和一端与照明灯41连接的线缆42,所述线缆42绕设于线筒63上,所述线缆42与电源3和照明灯41电性连接,当所述复位弹簧62位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线缆42缠绕线筒63使照明灯41位于固定座5的位置。本技术通过在箱体1内设置照明灯41,当启动电源3时,照明灯41通电对箱体1内部进行照明,便于检修人员查看箱体1内的设备,对配电箱内部进行检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检修过程中,箱体1内的某些位置可能由于角度问题不能直接被照明灯41的光源照射到,导致检修人员看不清内部情况,进而导致检修难度较大,未解决该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伸缩组件6,当箱体1内某些位置不能被箱体1顶部的照明灯41照射到时,检修人员可以拉动线缆42,线缆42带动线筒63转动,使缠绕在线筒63上的线缆42被拉出,进而检修人员可以将照明灯41拉到需要照射的位置,有利于提高检修效率。由于支撑轴61和线筒63之间设置复位弹簧62,且复位弹簧6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线筒63和支撑轴61,当线筒63被线缆42带动而转动时,线筒63转动使复位弹簧62被压缩,当检修人员完成检修松开线缆42时,由于线筒63和线缆42不再受到拉力,也就是说复位弹簧62不再受线筒63的压力,复位弹簧62发生复位,带动线筒63反向转动,线筒63反向转动带动线缆42运动,使线缆42重新缠绕至线筒63上,进而使照明灯41被重新拉回固定座5的位置,不需要检修人员手动缠绕线缆42即可使照明灯41自动复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检修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线筒63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阻挡线缆42脱离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照明式配电箱,包括箱体和一侧与箱体铰接的箱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箱体上的电源、设于箱体内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照明组件、固定设于箱体内顶部的固定座和设于固定座内用于带动照明组件向固定座运动的伸缩组件,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与箱体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内部中空设置且底部设有开口,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支撑轴、套设于支撑轴上的复位弹簧和套设于复位弹簧外的线筒,所述支撑轴的两端与固定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线筒转动设于固定座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线筒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轴固定连接,所述照明组件包括照明灯和一端与照明灯连接的线缆,所述线缆绕设于线筒上,所述线缆与电源和照明灯电性连接,当所述复位弹簧位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线缆缠绕线筒使照明灯位于固定座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照明式配电箱,包括箱体和一侧与箱体铰接的箱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箱体上的电源、设于箱体内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照明组件、固定设于箱体内顶部的固定座和设于固定座内用于带动照明组件向固定座运动的伸缩组件,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与箱体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内部中空设置且底部设有开口,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支撑轴、套设于支撑轴上的复位弹簧和套设于复位弹簧外的线筒,所述支撑轴的两端与固定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线筒转动设于固定座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线筒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轴固定连接,所述照明组件包括照明灯和一端与照明灯连接的线缆,所述线缆绕设于线筒上,所述线缆与电源和照明灯电性连接,当所述复位弹簧位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线缆缠绕线筒使照明灯位于固定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照明式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阻挡线缆脱离线筒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环绕线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球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欧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