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机构分体安装的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20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机构分体安装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主体以及固定架,所述配电箱主体侧壁上开设由透气孔,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主体侧壁上,所述固定架上设置由分体式连接结构,所述分体式连接结构内设置有控温导热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对传统的配电箱主体进行改进,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通过分体式连接结构,将控温导热结构安装在配电箱主体上,利用控温导热结构内的降温循环部对冷却水进行降温,并通过风扇将冷风注入到配电箱主体内,进而提高配电箱主体的散热性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解决了当配电箱内部集成较多大发热量的电器元件模块及各种分立电子元器件时,需要另设散热系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机构分体安装的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为一种散热机构分体安装的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气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者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通,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无需配置专门的散热系统,然而当配电箱内部集成较多大发热量的电器元件模块及各种分立电子元器件,这些电器元件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不仅会提前老化,缩短使用寿命,而且一旦配电箱内部温度过高,就会严重影响控制精度和控制稳定性,甚至导致电器元件烧毁,造成意外,因此需要另设散热系统,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机构分体安装的配电箱,解决了现有的
技术介绍
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散热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机构分体安装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主体(1)以及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主体(1)侧壁上开设由透气孔,所述固定架(2)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主体(1)侧壁上,所述固定架(2)上设置由分体式连接结构,所述分体式连接结构内设置有控温导热结构;/n所述分体式连接结构包括:安装架(3)、矩型槽(4)以及进风过滤组件,所述安装架(3)安设于所述固定架(2)一侧,所述安装架(3)与所述固定架(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件进行装配连接,所述矩型槽(4)安设于所述安装架(3)侧壁上,所述进风过滤组件安设于所述矩型槽(4)侧壁上;/n所述控温导热结构包括:风扇(5)以及水冷降温组件,所述风扇(5)安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机构分体安装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主体(1)以及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主体(1)侧壁上开设由透气孔,所述固定架(2)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主体(1)侧壁上,所述固定架(2)上设置由分体式连接结构,所述分体式连接结构内设置有控温导热结构;
所述分体式连接结构包括:安装架(3)、矩型槽(4)以及进风过滤组件,所述安装架(3)安设于所述固定架(2)一侧,所述安装架(3)与所述固定架(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件进行装配连接,所述矩型槽(4)安设于所述安装架(3)侧壁上,所述进风过滤组件安设于所述矩型槽(4)侧壁上;
所述控温导热结构包括:风扇(5)以及水冷降温组件,所述风扇(5)安设于所述矩型槽(4)内、且出风端正对所述配电箱主体(1)方向,所述水冷降温组件安设于所述矩型槽(4)内、且位于所述风扇(5)的出风端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机构分体安装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过滤组件包括:限位环(6)、栅格板(7)以及过滤棉(8),所述矩型槽(4)侧壁开设由环形通孔,所述限位环(6)固定嵌装于所述环形通孔内,所述栅格板(7)扣装于所述限位环(6)外侧,所述过滤棉(8)安设于所述限位环(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机构分体安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旭特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兴发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