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钮机构及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12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钮机构,包括:底座、壳体、盖板、显示屏和加热丝;所述壳体具有通孔,前侧由所述盖板密封,后侧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盖板后方,用于显示数据信息;所述加热丝设置于壳体内,用于调节所述旋钮机构内部的湿度以防凝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钮机构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加热丝,可以有效去除旋钮机构内的水汽,防止产生凝露,进而使旋钮机构的显示始终清晰,提升用户观感和使用感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旋钮机构的冰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钮机构及冰箱
本技术涉及冷藏冷冻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旋钮机构及冰箱。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冰箱的不断迭代升级,冰箱的外观及功能在不断地优化。旋钮模块由于操作简单方便且可自带显示功能来调节储物间室的温度以及切换不同的功能等等而使得其在冰箱中得到了充分广泛的应用。通常,旋钮模块设置在冷藏间室内部,当用户去冰箱开门取物时,会在旋钮模块的屏幕上产生凝露现象,造成显示不清晰等问题,影响用户观感和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防凝露的旋钮机构。本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旋钮机构的防凝露控制精准且节能。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钮机构,包括:底座、壳体、盖板、显示屏和加热丝;壳体具有通孔,前侧由盖板密封,后侧与底座连接;显示屏设置于盖板后方,用于显示数据信息;加热丝设置于壳体内,用于调节旋钮机构内部的湿度以防凝露。可选地,旋钮机构还包括:湿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旋钮机构内,用于检测旋钮机构内部的湿度。可选地,旋钮机构还包括:控制单元,设置于显示屏后方,包括PCB板和MCU,MCU电连接于PCB板,用于向显示屏输出数据信息以及控制加热丝动作。可选地,加热丝设置于盖板和显示屏之间。可选地,盖板包括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加热丝对应非透明区域设置。可选地,透明区域位于盖板的中心;非透明区域位于透明区域的周侧,呈环形;加热丝呈环状,对应环形的非透明区域设置。可选地,旋钮机构还包括:屏幕保护膜,设置于加热丝和显示屏之间,用于使显示屏与加热丝隔离以避免加热丝开启时损伤显示屏。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冰箱,具有前述的旋钮机构。可选地,冰箱包括:箱体,其内限定有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和门体,设置于储物间室的前侧,用于开闭储物间室;其中旋钮机构安装于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内。可选地,旋钮机构配置成:基于门体的开关情况和旋钮机构内部的湿度控制加热丝动作。本技术的旋钮机构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加热丝,可以有效去除旋钮机构内的水汽,防止产生凝露,进而使旋钮机构的显示始终清晰,提升用户观感和使用感受。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旋钮机构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湿度检测装置,可以实时检测旋钮机构内部的湿度,将该旋钮机构应用于冰箱时可以基于门体的开关情况和旋钮机构内部的湿度控制加热丝动作,充分考虑了影响旋钮机构内部湿度的因素,同时加热丝的控制要考虑旋钮机构内部的实时湿度,可以有效避免频繁开停加热丝,实现节能和高效控制。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旋钮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具有图1所示的旋钮机构的冰箱的侧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冰箱的旋钮机构防凝露方法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冰箱的部分部件组成框图。图5是图2所示的冰箱的旋钮机构防凝露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旋钮机构100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具有图1所示的旋钮机构100的冰箱200的侧视图。本技术实施例的旋钮机构100包括:底座101、壳体102、盖板105、显示屏103和加热丝106。具有该旋钮机构100的冰箱200如图2所示,一般性包括:箱体201和门体202。箱体201内限定有储物间室,可以包括冷藏间室、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等等。在图2所示的冰箱200中,位于上部的储物间室为冷藏间室210,其下方依次为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其中在冷藏间室210的前侧设置有枢转式门体202,而变温间室和冷冻间室分别是设置了第一抽拉式储物装置203和第二抽拉式储物装置204。此外,在冷藏间室210内还设置有储物抽屉211。如图2所示,旋钮机构100靠近冷藏间室210的顶部沿前后方向设置。如图1所示,该旋钮机构100的壳体102具有通孔,前侧由盖板105密封,后侧与底座101连接。壳体102一般是圆筒形结构,通孔是贯穿壳体102的前后方向的孔,在壳体10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棱,以方便用户转动。盖板105可以是玻璃盖板。底座101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底座101结构,在此不进行限定,满足能与冰箱200的储物间室或者储物间室内的部件例如灯座等固定即可。显示屏103设置于盖板105后方,用于显示数据信息。数据信息包括不限于间室温度信息、间室湿度信息等等。加热丝106设置于壳体102内,用于调节旋钮机构100内部的湿度以防凝露。本技术实施例的旋钮机构100通过在壳体102内设置加热丝106,可以有效去除旋钮机构100内的水汽,防止产生凝露,进而使旋钮机构100的显示始终清晰,提升用户观感和使用感受。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加热丝106设置于盖板105和显示屏103之间,考虑到凝露主要影响旋钮机构100的显示效果,也即盖板105和显示屏103部分,因此将加热丝106设置于盖板105和显示屏103之间可以更为精准的防止产生凝露。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的旋钮机构100的盖板105可以包括透明区域151和非透明区域;加热丝106对应非透明区域设置。将加热丝106设置成由非透明区域152覆盖,可以使整个旋钮机构100的外观更美观,提升用户感官体验。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区域151位于盖板105的中心;非透明区域152位于透明区域151的周侧,呈环形;加热丝106呈环状,对应环形的非透明区域152设置。环形加热丝106可以使整个旋钮机构100内部的加热更为均匀,避免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形。在一些实施例中,旋钮机构100还包括屏幕保护膜107,设置于加热丝106和显示屏103之间,用于使显示屏103与加热丝106隔离以避免加热丝106开启时损伤显示屏103。通过设置屏幕保护膜107可以避免加热丝106的热量过多影响显示屏103,以免影响显示屏103的使用寿命。继续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旋钮机构100还包括:湿度检测装置108,设置于旋钮机构100内,用于检测旋钮机构100内部的湿度。本技术的旋钮机构100通过在壳体102内设置湿度检测装置108,可以实时检测旋钮机构100内部的湿度,基于该湿度值可以方便控制加热丝106的运行。此时,显示屏103显示的数据信息还可以包括旋钮湿度信息、加热丝运行状态、加热丝加热功率等等。本技术实施例的旋钮机构100还包括:控制单元104,设置于显示屏103后方,包括PCB板和MCU,MCU电连接于PCB板,用于向显示屏103输出数据信息以及控制加热丝106动作。PCB板上设计有湿度检测电路并搭载湿度检测装置108等。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壳体、盖板、显示屏和加热丝;/n所述壳体具有通孔,前侧由所述盖板密封,后侧与所述底座连接;/n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盖板后方,用于显示数据信息;/n所述加热丝设置于壳体内,用于调节所述旋钮机构内部的湿度以防凝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壳体、盖板、显示屏和加热丝;
所述壳体具有通孔,前侧由所述盖板密封,后侧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盖板后方,用于显示数据信息;
所述加热丝设置于壳体内,用于调节所述旋钮机构内部的湿度以防凝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湿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旋钮机构内,用于检测所述旋钮机构内部的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屏后方,包括PCB板和MCU,所述MCU电连接于所述PCB板,用于向所述显示屏输出数据信息以及控制所述加热丝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丝设置于所述盖板和所述显示屏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钮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包括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
所述加热丝对应所述非透明区域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峰侯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