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按键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12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按键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线圈和电感传感器,所述基板设置在可穿戴设备的壳体中;还包括:按键本体,所述按键本体自外向内穿过所述壳体,所述按键本体的内端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间隙;当外力作用在所述按键本体上时,所述按键本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其中,所述按键本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的行程小于所述间隙在所述按键本体移动方向的宽度。还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按键组件中不再设置金属片,因此不会由于人手和接地金属器件的接触产生电容效应,杜绝了电容式触发与电感式触发并存的现象,相较于传统的电感式触控方式,误操作率明显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按键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本技术属于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按键组件,以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日常可接触到的可穿戴设备通常是指便携式电子配件,其具有计算功能并可以与不同的电子终端通信,包括智能手表、智能腕带、智能指环、智能脚环、智能眼镜、智能头盔,乃至智能服装等等。这些可穿戴设备通常具有体积小的结构特点,因此,在设计时通常采用触控控制的方式,例如在设备上通过外加的触控面板保持按键组件的长时间稳定工作。这种触控方式主要基于电容传感器实现,即基于人体优良导体的属性,在靠近时电极生成的电容变大,以使得控制芯片可以获得用户触摸按键组件的信号。但是,电容传感器的检测容易出现误动作,尤其是当用户手部有水、汗液、佩戴手套或者潮湿天气时,电容传感器无法检测到用户的触控操作。电感传感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将触控控制端设计为由金属片、电感线圈和基板组成。金属片和基板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当用户轻触金属片时,金属片会产生微小的下陷形变,使得金属片相对于初始位置更接近电感线圈,从而促使电感线圈的电感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按键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线圈和电感传感器,所述基板设置在可穿戴设备的壳体中;/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按键本体,所述按键本体自外向内穿过所述壳体,所述按键本体的内端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间隙;当外力作用在所述按键本体上时,所述按键本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n其中,所述按键本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的行程小于所述间隙在所述按键本体移动方向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按键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线圈和电感传感器,所述基板设置在可穿戴设备的壳体中;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键本体,所述按键本体自外向内穿过所述壳体,所述按键本体的内端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间隙;当外力作用在所述按键本体上时,所述按键本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
其中,所述按键本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的行程小于所述间隙在所述按键本体移动方向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本体包括:
触发轴,所述触发轴具有由外向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壳体,所述间隙形成在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基板之间;和
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触发轴上并位于所述触发轴和所述壳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轴的第二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
所述按键本体还包括:
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元件的直径大于所述触发轴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
防水护套,所述防水护套套设在所述触发轴上,所述防水护套具有:
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婷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