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绕组耦合电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10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双绕组耦合电感,由电感磁体与电感导体组成所述电感导体包括两个独立设置的绕组导体,两个所述绕组导体均经过弯折形成有效用部及引脚部,两个所述绕组导体的效用部均埋设于所述电感磁体内部、两个所述绕组导体的引脚部均露出于所述电感磁体,两个所述绕组导体间绝缘分隔且两个所述绕组导体的电感值保持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电感器件可以承受的最大电流、保证了其绝缘性能、提升了电感器件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绕组耦合电感
本技术涉及一种耦合电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式结构的双绕组耦合电感,属于电感加工

技术介绍
电感是电子设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元器件,同时也是电路中的重要组件之一,被广泛地使用于各类电路中,可以达到滤波、储能、匹配、谐振之功用。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作为各项技术的硬件基础,各类智能化电器设备的更新频繁,以当前互联网、物联网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大数据云端服务器设备为例。由于各项技术的不断迭代、计算需求不断增加,因此,为了满足实际的应用需要,这类云端服务器设备的设计制造也逐渐开始向复杂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对设备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同时还需要保证设备内所使用的功率型电感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在设备内部各元件紧密排布的前提下不对其他电气元件的正常运作产生干扰。同样的,也正是由于上述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于云端服务器设备中所使用到的功率型电感的要求也愈发严苛,包括高频、低DCR(直流电阻)、大电流、低EMI(电磁干扰)、高可靠性等,在诸如上述要求的束缚下,现有电感的各项缺陷开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绕组耦合电感,由电感磁体与电感导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导体包括两个独立设置的绕组导体,两个所述绕组导体均经过弯折形成有效用部及引脚部,两个所述绕组导体的效用部均埋设于所述电感磁体内部、两个所述绕组导体的引脚部均露出于所述电感磁体,两个所述绕组导体间绝缘分隔且两个所述绕组导体的电感值保持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绕组耦合电感,由电感磁体与电感导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导体包括两个独立设置的绕组导体,两个所述绕组导体均经过弯折形成有效用部及引脚部,两个所述绕组导体的效用部均埋设于所述电感磁体内部、两个所述绕组导体的引脚部均露出于所述电感磁体,两个所述绕组导体间绝缘分隔且两个所述绕组导体的电感值保持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绕组耦合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磁体由两块结构相同的磁体外壳(1)拼接组合而成,所述磁体外壳(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感导体的凹槽;在两块所述磁体外壳(1)的组合状态下,两块所述磁体外壳(1)上的凹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收纳空腔,所述电感导体设置于所述收纳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绕组耦合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导体包括一个初级绕组导体(2)以及一个次级绕组导体(3),所述初级绕组导体(2)与所述次级绕组导体(3)二者的效用部均设置于所述收纳空腔内、所述初级绕组导体(2)与所述次级绕组导体(3)二者的引脚部均露出于所述电感磁体的同侧外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绕组耦合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空腔整体呈现U型结构,所述初级绕组导体(2)及所述次级绕组导体(3)二者的效用部均为U型结构,所述初级绕组导体(2)上效用部的形状、尺寸与所述收纳空腔靠外一侧的形状、尺寸一一匹配对应,所述次级绕组导体(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金火林伙利王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三积瑞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