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036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助取便利袋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包括输袋结构、通讯模块、触发件、控制模块以及呈卷状布置的便利袋,控制模块分别与输袋结构和通讯模块呈电性连接,触发件与通讯模块呈信号连接布置,输袋结构夹持且输送便利袋。使用时,用于通过触发件触发购买信号,通讯模块接受到购买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输袋结构启动,从而输送便利袋,从而用户实现无人化自助购买便利袋,进而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
本技术专利涉及自助取便利袋设备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购物也越发频繁;超市、商场等商品销售场所人流也逐渐增多,为了便于消费者购物以及便于商品的转移,商品销售场所通过销售便利袋,以便消费者使用,同时避免便利袋的滥用,污染环境。目前,商品销售场所通过人工销售,实现便利袋与商品的销售,易导致销售混乱,易造成便利袋未结算,导致便利袋的滥用;同时,需要人工介入,浪费人力物力,造成人力的浪费以及成本的增加,且降低消费者的消费体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便利袋销售需要人工介入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包括输袋结构、通讯模块、触发件、控制模块以及呈卷状布置的便利袋,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输袋结构和所述通讯模块呈电性连接,所述触发件与所述通讯模块呈信号连接布置,所述输袋结构夹持且输送所述便利袋。进一步的,所述输袋结构包括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呈电性连接布置,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辊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辊与所述第二转动辊之间形成夹持口,所述便利袋沿纵向贯穿所述夹持口,所述第一转动辊与所述第二转动辊夹持所述便利袋。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具有出袋口,所述夹持口与所述出袋口呈连通布置;所述夹持口与所述出袋口之间形成防盗段,所述防盗段的宽度小于1cm。进一步的,所述机体设有用于发射光束的定位传感器、接收传感器以及用于反射光束的反射板,相邻两个所述便利袋的连接处形成分隔口,所述便利袋移动时,所述便利袋处于所述定位传感器与所述反射板之间,所述便利袋反射所述定位传感器所发射的光束,所述便利袋持续移动,当所述定位传感器的光束通过所述分隔口射至所述反射板且反射至所述接收传感器时,所述便利袋继续移动,直至所述接收传感器不能接收光束信号时,所述便利袋停止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机体设有防盗箱、防盗板以及卡合部,所述防盗板的一端嵌入连接所述防盗箱的内部,当不使用设备时,所述防盗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卡合部,所述防盗板封闭所述出袋口。进一步的,所述机体设有报警喇叭,所述报警喇叭与所述控制模块呈电性连接布置,所述报警喇叭具有监测端,所述监测端抵触所述防盗板的一端;当不使用设备时,所述防盗板的一端抵触所述监测端呈监测状态,当所述防盗板受到外力移动时,所述监测端与所述防盗板分离,所述报警喇叭发出报警声音。进一步的,所述机体设有通讯天线,所述通讯天线的外端朝外延伸至所述机体外;所述通讯天线与所述通讯模块呈连接布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辊与所述第二转动辊呈过盈配合布置。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模块为4G通讯模块。进一步的,所述触发件为二维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使用时,用于通过触发件触发购买信号,通讯模块接受到购买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输袋结构启动,从而输送便利袋,从而用户实现无人化自助购买便利袋,进而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的后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示意图定位传感器、接收传感器和反射板的配合布局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的便利袋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的输袋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6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包括输袋结构1、通讯模块2、触发件、控制模块4以及便利袋3,便利袋3呈卷状布置,控制模块4分别与输袋结构1和通讯模块2呈电性连接,触发件与通讯模块2呈信号连接布置,输袋结构1夹持且输送便利袋3。上述的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使用时,用于通过触发件触发购买信号,通讯模块2接受到购买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控制输袋结构1启动,从而输送便利袋3,从而用户实现无人化自助购买便利袋3,进而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输袋结构1包括第一转动辊18、第二转动辊19以及驱动电机20,驱动电机20与控制模块4呈电性连接布置,驱动电机20驱动第一转动辊18转动;第一转动辊18与第二转动辊19之间形成夹持口,便利袋3沿纵向贯穿夹持口,第一转动辊18与第二转动辊19夹持便利袋3;这样,输袋结构1启动时,驱动电机20启动,驱动电机20驱动第一转动辊18转动,从而带动便利袋3移动,实现便利袋3的传输。驱动电机20与第一转动辊18通过传动皮带实现动力传输,驱动电机20具有动力输出轴,传动皮带的两端分别紧套动力输出轴和第一转动辊18,实现动力的传输。输袋结构1包括连接辊,连接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辊18和第二转动辊19呈连接布置,这样,驱动电机20启动时,第一转动辊18和第二转动辊19呈同步转动布置,这样,使便利袋3呈张紧状态,有效避免便利袋3在输送时产生褶皱。机体5设有吸合块以及磁块,磁块通电产生磁性,吸合块与磁块呈正对布置形成张紧间隙,便利袋3贯穿该张紧间隙;吸合块和磁块设置在出袋口的上方,吸合块与磁块吸合后,夹持便利袋3,使便利袋3呈张紧状态,当便利袋3输送至机体5的外部时,机体5内部的便利袋3仍处于张紧状态,便于相邻便利袋3的分离,便于便利袋3的拿取。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3设备包括机体5,机体5具有出袋口,夹持口与出袋口呈连通布置;夹持口与出袋口之间形成防盗段13,防盗段13的宽度小于1cm;这样,手掌进入防盗段13时,手指无法弯曲,则无法施力,避免对便利袋3施加加大的拉扯力,对输袋结构1起到保护作用。机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袋结构、通讯模块、触发件、控制模块以及呈卷状布置的便利袋,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输袋结构和所述通讯模块呈电性连接,所述触发件与所述通讯模块呈信号连接布置,所述输袋结构夹持且输送所述便利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袋结构、通讯模块、触发件、控制模块以及呈卷状布置的便利袋,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输袋结构和所述通讯模块呈电性连接,所述触发件与所述通讯模块呈信号连接布置,所述输袋结构夹持且输送所述便利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袋结构包括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呈电性连接布置,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辊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辊与所述第二转动辊之间形成夹持口,所述便利袋沿纵向贯穿所述夹持口,所述第一转动辊与所述第二转动辊夹持所述便利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具有出袋口,所述夹持口与所述出袋口呈连通布置;所述夹持口与所述出袋口之间形成防盗段,所述防盗段的宽度小于1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化的用户自助取便利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设有用于发射光束的定位传感器、接收传感器以及用于反射光束的反射板,相邻两个所述便利袋的连接处形成分隔口,所述便利袋移动时,所述便利袋处于所述定位传感器与所述反射板之间,所述便利袋反射所述定位传感器所发射的光束,所述便利袋持续移动,当所述定位传感器的光束通过所述分隔口射至所述反射板且反射至所述接收传感器时,所述便利袋继续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春楠冯慧萍杨小军燕颖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雷锐沣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机汽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