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启彬专利>正文

一种防静电碟形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96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碟形光缆,包括第一固定夹、光缆本体和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的外侧下方设置有光缆本体,所述光缆本体的外侧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的外侧上方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夹的外侧下方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光缆本体安装在第一固定夹的外侧下方,且光缆本体的外侧设置有镀铬防腐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静电效果好,并且在在安装时固定效果好从而不易使固定夹容易脱落,同时也不易使光缆发生脱落,提高了光缆的使用寿命,使用极其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碟形光缆
本技术涉及光缆相关
,具体为一种防静电碟形光缆。
技术介绍
在对光缆的安装使用过程,经常需要对光缆进行固定,通过固定夹对光缆进行固定,再将固定夹与相邻装置进行固定,这样光缆就完成安装了。但是目前使用的碟形光缆,防静电效果差,并且在在安装时固定效果差从而导致固定夹容易脱落,同时也使光缆发生脱落,降低了光缆的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一种防静电碟形光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碟形光缆,目前使用的碟形光缆,防静电效果好,并且在在安装时固定效果好从而不易使固定夹容易脱落,同时也不易使光缆发生脱落,提高了光缆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碟形光缆,包括第一固定夹、光缆本体和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的外侧下方设置有光缆本体,所述光缆本体的外侧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的外侧上方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碟形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夹(1)、光缆本体(8)和第二固定夹(14),所述第一固定夹(1)的外侧下方设置有光缆本体(8),所述光缆本体(8)的外侧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夹(14);/n所述第一固定夹(1)的外侧上方设置有连接块(2),且连接块(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3),所述第一螺纹孔(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4),且第一螺纹杆(4)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孔(5),所述第一固定夹(1)的外侧下方设置有限位杆(6),且限位杆(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孔(7);/n所述光缆本体(8)安装在第一固定夹(1)的外侧下方,且光缆本体(8)的外侧设置有镀铬防腐层(9),光缆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碟形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夹(1)、光缆本体(8)和第二固定夹(14),所述第一固定夹(1)的外侧下方设置有光缆本体(8),所述光缆本体(8)的外侧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夹(14);
所述第一固定夹(1)的外侧上方设置有连接块(2),且连接块(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3),所述第一螺纹孔(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4),且第一螺纹杆(4)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孔(5),所述第一固定夹(1)的外侧下方设置有限位杆(6),且限位杆(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孔(7);
所述光缆本体(8)安装在第一固定夹(1)的外侧下方,且光缆本体(8)的外侧设置有镀铬防腐层(9),光缆本体(8)的内侧设置有隔板(10),且隔板(10)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抗压珠(11),所述隔板(10)的外侧下方设置有聚乙烯防静电层(12),且聚乙烯防静电层(12)的内侧下方设置有光纤(13);
所述第二固定夹(14)安装在光缆本体(8)的外侧下方,且第二固定夹(14)的外侧上方设置有限位槽(15),所述限位槽(1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纹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碟形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启彬
申请(专利权)人:郭启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