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大气污染高效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92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大气污染高效监测装置,包括主体、第一减震机构、第二减震机构、滚轮机构;所述主体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的底部与所述主体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减震机构,所述承载平台的外壁与所述主体的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减震机构,所述主体外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滚轮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对装置内部的结构进行充分的保护,具有全面的减震效果,可对纵向与横向的冲击力进行减震,避免内部的元件受到震动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大气污染高效监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境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大气污染高效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163031.2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大气污染物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箱体,所述监测箱体底部水平设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下方设有多个T型杆,所述T型杆的一端均贯穿基板且端部共同连接在监测箱体底部,所述T型杆上均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基板的底部四角均垂直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底部均转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监测箱体内部通过第二隔板分隔成左箱体和右箱体,且所述右箱体为无顶设置。上述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振动时,箱体对弹簧下压,达到减震的效果,但在使用的过程中,用于支撑的T型杆稳定性较差,易折断,在内部减震结构中,仅对空气监测器做单独的减震处理,对气泵和蓄电池的减震措施不充分,使得内部结构易发生损坏,在减震的过程中,仅对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进行减缓,并未对横向的作用力施加减震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大气污染高效监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的大气污染高效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第一减震机构(2)、第二减震机构(3)、滚轮机构(7);/n所述主体(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承载平台(6),所述承载平台(6)的底部与所述主体(1)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减震机构(2),所述承载平台(6)的外壁与所述主体(1)的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减震机构(3),所述主体(1)外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滚轮机构(7),所述承载平台(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空气监测器(4)和收集装置(5),所述空气监测器(4)的底部和所述收集装置(5)的底部分别与所述承载平台(6)的底部固定链接,所述空气监测器(4)的进气口与第一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大气污染高效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第一减震机构(2)、第二减震机构(3)、滚轮机构(7);
所述主体(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承载平台(6),所述承载平台(6)的底部与所述主体(1)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减震机构(2),所述承载平台(6)的外壁与所述主体(1)的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减震机构(3),所述主体(1)外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滚轮机构(7),所述承载平台(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空气监测器(4)和收集装置(5),所述空气监测器(4)的底部和所述收集装置(5)的底部分别与所述承载平台(6)的底部固定链接,所述空气监测器(4)的进气口与第一管道(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8)的另一端与收集装置(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收集装置(5)的另一端与取样装置(9)固定连接,所述取样装置(9)穿过所述主体(1)的顶部的外壁延伸至所述主体(1)的外部;
所述第一减震机构(2)包括第一连接板(21)、第一弹性件(22)、第二连接板(23),所述第一连接板(21)包括第一凹槽(212)、缓冲球(213),所述第二连接板(23)的一侧与所述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3)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弹性件(22)的一端固定链接,所述第一弹性件(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1)的一侧固定链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1)的另一侧开设有若干所述第一凹槽(212)、所述第一凹槽(212)呈半球形凹槽,所述第一凹槽(212)内嵌有所述缓冲球(213),所述缓冲球(213)的外壁与所述承载平台(6)的底部滚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陵刘智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瑞兴环保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