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加热除湿功能的红外气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89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加热除湿功能的红外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红外传感器芯体、加热除湿单元,所述加热除湿单元包括保温罩、加热元件,所述保温罩套装在壳体的外侧面,所述加热元件安装在红外传感器芯体的外侧或底部,所述加热元件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连,所述进线上安装有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与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红外传感器芯体的外侧或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红外传感器芯体受水汽凝结影响造成的检测性能失真和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加热除湿功能的红外气体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红外气体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加热除湿功能的红外气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红外气体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包含CH4、CO、CO2等多类气体浓度检测,红外气体传感器以测量范围广、精度高、响应快、功耗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气体浓度检测场所。然而红外气体传感器芯体容易受检测气体中的灰尘和水汽凝露的影响,特别是应用于高湿环境或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容易使传感器光学、电学原件极易出现水汽凝结现象,影响红外气体传感器的检测性能以及缩短使用寿命。专利CN108931493A运用抽风机方式送风后再设置除尘结构和除湿结构,结构比较复杂,能耗较高,不适合产品的精细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加热除湿功能的红外气体检测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加热除湿功能的红外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红外传感器芯体、接线端,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红外传感器芯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气体进入孔,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接线端,所述接线端与红外传感器芯体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芯体的周边设有加热除湿单元。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除湿单元包括电源线、电源、温控开关、加热元件、保温罩、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所述保温罩是采用保温材料制作的两端开口的空心罩体,所述保温罩套装在壳体的外侧面,所述加热元件安装在红外传感器芯体的外侧或底部,所述加热元件与电源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所述电源线上还安装有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与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红外传感器芯体的外侧或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元件为加热膜、加热网或加热电阻,所述电源为电池或经过变压的市电。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元件为加热膜,所述加热膜由薄膜、网状电阻丝、粘性涂层,所述网状电阻丝镶嵌、粘贴或固定在薄膜的内侧,所述薄膜由绝缘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薄膜的外侧涂有粘性涂层。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膜通过粘贴或螺钉固定的方式安装在壳体的内侧或壳体的外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罩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形罩体或空心方形罩体,所述保温罩的内侧与壳体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罩的高度小于或等于与壳体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粘贴或螺钉固定的方式安装在红外传感器芯体的外侧的壳体内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加热元件对芯体进行加热,杜绝潮湿气体中的水汽在芯体内部凝结,所述加热元件可根据芯体结构差异分别设置在芯体外侧、芯体内侧周边、芯体内侧底部的一种或多种方式;所述加热元件为加热膜、加热网或加热电阻,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采用加热膜,所述加热膜由薄膜、网状电阻丝、粘性涂层,所述网状电阻丝镶嵌、粘贴或固定在薄膜的内侧,所述薄膜由绝缘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薄膜的外侧涂有粘性涂层。所述加热膜通过粘贴或螺钉固定的方式安装在壳体的内侧或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加热元件采用电加热方式,在芯体外侧设置温度开关,控制芯体加热温度;所述加热元件与电源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所述电源线上还安装有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与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红外传感器芯体的外侧或底部,可以很好地控制红外传感器芯体外部的加热温度。另外,本技术在红外传感器芯体外围设置有保温罩,防止加热热量较快流失,减少能源消耗。本技术在红外传感器芯体的外侧或底部增加加热装置和保温罩,能够快速的消除芯体由于水汽造成的凝水,同时热能获得高效利用;解决了红外气体传感器芯体受水汽凝结影响造成的检测性能失真和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本技术具有加热时间短、热能利用效率高、功耗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加热元件设置在红外传感器芯体外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加热元件设置在红外传感器芯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气原理图。附图中,1.红外传感器芯体,2.壳体,3.接线端,4.加热元件,5.电源线,6.温度传感器,7.保温罩,8.气体进入孔,9.温控开关,10.温度控制器,11.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加热除湿功能的红外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壳体2、红外传感器芯体1、接线端3。所述壳体2为塑料或金属制作的空心壳体,壳体2内安装有红外传感器芯体1,所述壳体2的顶部设有气体进入孔8,所述壳体2的底部设有接线端3,所述接线端3穿过壳体2的底部与红外传感器芯体1相连。所述接线端3分为电源接线端与信号接线端,所述电源接线端通过继电器与电源11相连。所述红外传感器芯体1的外部或底部设有加热除湿单元,所述加热除湿单元包括电源线5、电源11、温控开关9、加热元件4、保温罩7、温度传感器6、温度控制器10。所述保温罩7是采用保温材料制作的两端开口的空心罩体,所述保温罩7套装在壳体2的外侧面,所述保温材料为岩棉、玻璃棉、隔热陶瓷等保温隔热材料。优选地,所述保温罩7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形罩体或空心方形罩体,所述保温罩7的内侧与壳体2相适配,所述保温罩7的高度小于或等于与壳体2的高度。本技术在红外传感器芯体1外围设置保温罩7,防止加热热量较快流失,减少能源消耗。所述加热元件4采用加热膜、加热网或加热电阻,所述加热元件4安装在红外传感器芯体1的外侧或底部。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元件4为加热膜,所述加热膜由薄膜、网状电阻丝、粘性涂层,所述网状电阻丝镶嵌、粘贴或固定在薄膜的内侧,所述薄膜由塑料、橡胶或硅胶等绝缘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薄膜的外侧涂有粘性涂层。所述加热膜通过强力胶或通过薄膜外侧的粘性涂层粘贴安装在壳体2的内侧或壳体2的外表面上,或者所述加热膜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安装在壳体2的底侧或壳体2的外表面上。所述加热元件4与电源线5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源线5的另一端与电源11相连。所述电源11为充电电池或经过变压器变压的市电。所述电源线5上安装有温控开关9,所述温控开关9与温度控制器10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温度控制器10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6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6通过粘贴或螺钉固定的方式安装在红外传感器芯体1外侧的壳体2的内壁上。本技术能够快速的消除芯体由于水汽造成的凝水,同时热能获得高效利用;解决了红外气体传感器芯体受水汽凝结影响造成的检测性能失真和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本技术具有加热时间短、热能利用效率高、功耗低的优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加热除湿功能的红外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红外传感器芯体、接线端,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红外传感器芯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气体进入孔,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接线端,所述接线端与红外传感器芯体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芯体的周边设有加热除湿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加热除湿功能的红外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红外传感器芯体、接线端,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红外传感器芯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气体进入孔,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接线端,所述接线端与红外传感器芯体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芯体的周边设有加热除湿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除湿功能的红外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除湿单元包括电源线、电源、温控开关、加热元件、保温罩、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所述保温罩是采用保温材料制作的两端开口的空心罩体,所述保温罩套装在壳体的外侧面,所述加热元件安装在红外传感器芯体的外侧或底部,所述加热元件与电源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所述电源线上还安装有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与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红外传感器芯体的外侧或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除湿功能的红外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加热膜、加热网或加热电阻,所述电源为电池或经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祥何海鱼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