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87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上盖板、把手、主加热杆、侧加热杆、支撑杆、培养皿、转轴、支座和多重驱动装置,所述上盖板可拆卸设于箱体上,所述把手设于上盖板顶部中心处,所述支座设于箱体下,所述主加热杆设于箱体内壁底面中心处,所述侧加热杆可转动设于箱体内壁侧面上,所述转轴设于侧加热杆下,所述支撑杆均匀分布设于上盖板下,所述支撑杆设于主加热杆与侧加热杆,所述培养皿均匀分布设于支撑杆之间,所述多重驱动装置设于主加热杆与箱体内壁底面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恒温培养箱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多重驱动装置控制主加热杆以及侧加热杆转动,通过转动主加热杆以及侧加热杆,实现热量均匀释放的恒温培养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培养箱
本技术属于恒温培养箱
,具体是指一种恒温培养箱。
技术介绍
化妆品生产完成后,需要做大量的实验对其产品进行评估和检测,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培养箱用做细菌培养、发酵及恒温试验用的一种恒温培养箱。现有的电热恒温培养箱一般采用电加热管或采用热风进行加热,采用电加热管直接加热,热辐射会导致局部温度过高,进而导致培养物死亡;采用热风加热法不能准确控制温度,由于外界温度会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所以不能精确达到恒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重驱动装置控制主加热杆以及侧加热杆转动,通过转动主加热杆以及侧加热杆,实现热量均匀释放的恒温培养箱。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上盖板、把手、主加热杆、侧加热杆、支撑杆、培养皿、转轴、支座和多重驱动装置,所述上盖板可拆卸设于箱体上,所述把手设于上盖板顶部中心处,所述支座设于箱体下,所述主加热杆设于箱体内壁底面中心处,所述侧加热杆可转动设于箱体内壁侧面上,所述转轴设于侧加热杆下,用于控制侧加热杆转动,所述支撑杆均匀分布设于上盖板下,所述支撑杆设于主加热杆与侧加热杆,所述培养皿均匀分布设于支撑杆之间,用于放置实验对象,所述多重驱动装置设于主加热杆与箱体内壁底面之间,用于控制主加热杆和侧加热杆转动;所述多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电机外壳、传动带一、传动带二和衔接转动杆,所述电机外壳设于主加热杆与箱体内壁底面之间,所述驱动电机嵌入设于箱体内壁底面内且连接于主加热杆,所述衔接转动杆设于电机外壳两侧,所述衔接转动杆可转动设于箱体内壁底面上,所述传动带一套接与驱动电机与衔接转动杆上端,所述传动带二一端套接于转轴上,所述传动带二另一端套接于衔接转动杆上,驱动电机控制主加热杆转动,同时通过传送带一控制衔接转动杆转动,衔接转动杆通过传动带二控制转轴和侧加热杆转动,实现主加热杆以及侧加热杆释放热量的同时旋转,加快周边的空气流动,避免因为空气流动性差,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影响实验结果。进一步地,所述主加热杆侧面上设有主加热管,所述侧加热杆侧面上设有侧加热管,设有多出加热点,最大程度保证箱体内各种温度始终保持一致。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顶部设有观察窗,便于观察并记录内部的实验结果。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皿与支撑杆连接处设有凸块,便于培养皿的固定以及拆卸。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外壳顶部于主加热杆底面连接出设有滚珠,保证主加热杆可以在电机外壳上旋转。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轴直径大于衔接转动杆直径,确保驱动电机可以通过传动带一带动衔接转动杆转动。本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恒温培养箱操作简单,机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增设多重驱动装置,利用驱动电机控制主加热杆转动,同时通过传送带一控制衔接转动杆转动,衔接转动杆通过传动带二控制转轴和侧加热杆转动,实现主加热杆以及侧加热杆释放热量的同时旋转,加快周边的空气流动,避免因为空气流动性差,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影响实验结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恒温培养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其中,1、箱体,2、上盖板,3、把手,4、主加热杆,5、侧加热杆,6、支撑杆,7、培养皿,8、转轴,9、支座,10、多重驱动装置,11、驱动电机,12、电机外壳,13、传动带一,14、传动带二,15、衔接转动杆,16、主加热管,17、侧加热管,18、观察窗,19、凸块,20、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述,本技术一种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1、上盖板2、把手3、主加热杆4、侧加热杆5、支撑杆6、培养皿7、转轴8、支座9和多重驱动装置10,所述上盖板2可拆卸设于箱体1上,所述把手3设于上盖板2顶部中心处,所述支座9设于箱体1下,所述主加热杆4设于箱体1内壁底面中心处,所述侧加热杆5可转动设于箱体1内壁侧面上,所述转轴8设于侧加热杆5下,所述支撑杆6均匀分布设于上盖板2下,所述支撑杆6设于主加热杆4与侧加热杆5,所述培养皿7均匀分布设于支撑杆6之间,所述多重驱动装置10设于主加热杆4与箱体1内壁底面之间;所述多重驱动装置10包括驱动电机11、电机外壳12、传动带一13、传动带二14和衔接转动杆15,所述电机外壳12设于主加热杆4与箱体1内壁底面之间,所述驱动电机11嵌入设于箱体1内壁底面内且连接于主加热杆4,所述衔接转动杆15设于电机外壳12两侧,所述衔接转动杆15可转动设于箱体1内壁底面上,所述传动带一13套接与驱动电机11与衔接转动杆15上端,所述传动带二14一端套接于转轴8上,所述传动带二14另一端套接于衔接转动杆15上。所述主加热杆4侧面上设有主加热管16,所述侧加热杆5侧面上设有侧加热管17。所述上盖板2顶部设有观察窗18。所述培养皿7与支撑杆6连接处设有凸块19。所述电机外壳12顶部于主加热杆4底面连接出设有滚珠20。所述驱动电机11转动轴直径大于衔接转动杆15直径。具体使用时,首先将培养对象标号并放入对应的培养皿7中,之后将培养皿7通过凸块19固定在支撑柱上,之后将上盖板2放置在箱体1上,然后启动主加热管16以及侧加热管17,同时启动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控制主加热杆4转动,同时通过传送带一控制衔接转动杆15转动,衔接转动杆15通过传动带二14控制转轴8和侧加热杆5转动,实现主加热杆4以及侧加热杆5释放热量的同时旋转,加快周边的空气流动。保证周围温度均匀上升。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上盖板、把手、主加热杆、侧加热杆、支撑杆、培养皿、转轴、支座和多重驱动装置,所述上盖板可拆卸设于箱体上,所述把手设于上盖板顶部中心处,所述支座设于箱体下,所述主加热杆设于箱体内壁底面中心处,所述侧加热杆可转动设于箱体内壁侧面上,所述转轴设于侧加热杆下,所述支撑杆均匀分布设于上盖板下,所述支撑杆设于主加热杆与侧加热杆,所述培养皿均匀分布设于支撑杆之间,所述多重驱动装置设于主加热杆与箱体内壁底面之间;所述多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电机外壳、传动带一、传动带二和衔接转动杆,所述电机外壳设于主加热杆与箱体内壁底面之间,所述驱动电机嵌入设于箱体内壁底面内且连接于主加热杆,所述衔接转动杆设于电机外壳两侧,所述衔接转动杆可转动设于箱体内壁底面上,所述传动带一套接与驱动电机与衔接转动杆上端,所述传动带二一端套接于转轴上,所述传动带二另一端套接于衔接转动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上盖板、把手、主加热杆、侧加热杆、支撑杆、培养皿、转轴、支座和多重驱动装置,所述上盖板可拆卸设于箱体上,所述把手设于上盖板顶部中心处,所述支座设于箱体下,所述主加热杆设于箱体内壁底面中心处,所述侧加热杆可转动设于箱体内壁侧面上,所述转轴设于侧加热杆下,所述支撑杆均匀分布设于上盖板下,所述支撑杆设于主加热杆与侧加热杆,所述培养皿均匀分布设于支撑杆之间,所述多重驱动装置设于主加热杆与箱体内壁底面之间;所述多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电机外壳、传动带一、传动带二和衔接转动杆,所述电机外壳设于主加热杆与箱体内壁底面之间,所述驱动电机嵌入设于箱体内壁底面内且连接于主加热杆,所述衔接转动杆设于电机外壳两侧,所述衔接转动杆可转动设于箱体内壁底面上,所述传动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乐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梦娇兰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