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窄路单侧工况的透镜单元、透镜组件和路灯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63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窄路单侧工况的透镜单元、透镜组件和路灯灯头,所述透镜单元具有用于容纳发光器件的内腔,所述透镜单元包括位于所述透镜单元内表面的入射面和位于所述透镜单元外表面的出射面;所述发光器件安装于所述透镜单元时,所述发光器件中心在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透镜单元短轴上,偏离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几何中心的距离L满足0毫米<L≦2毫米;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63.256°至63.256°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78.35°至78.35°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使得光线经过配光后有效地投射到路面上,有效地提高光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窄路单侧工况的透镜单元、透镜组件和路灯灯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道路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窄路单侧工况的透镜单元、安装有多个透镜单元的透镜组件和安装有透镜单元的路灯灯头。
技术介绍
LED灯具有寿命长、省电等特点,近年来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的推进,农村道路建设也是日新月异,为了便于群众出行,在农村道路上也安装了照明灯具;LED路灯凭借着高效、节能、高显色等优点,也在农村道路照明市场中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由于农村道路往往比较狭窄(5米以内),照明灯具的安装间距较大(两盏灯具之间的间隔与灯具高度之比大于3以上),且只是单侧安装;这种狭窄道路单侧安装且灯具安装间距大的工况条件下(以下简称“窄路单侧工况”),现有的没有经过具体配光研究的照明灯具,特别是安装无仰角的球形灯具,往往达不到想要的照明效果,达不到《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所要求的指标。为了改善目前现有窄路单侧工况下无仰角的球形灯具照明效果,本申请人特此做了相关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窄路单侧工况的透镜单元。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窄路单侧工况的透镜组件。本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窄路单侧工况的路灯灯头。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窄路单侧工况的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具有用于容纳发光器件的内腔,所述透镜单元包括位于所述透镜单元内表面的入射面和位于所述透镜单元外表面的出射面,入射面为内凹的自由曲面,出射面为外凸的自由曲面;所述发光器件安装于所述透镜单元时,所述发光器件中心在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透镜单元短轴上,且所述发光器件中心在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几何中心的距离L满足0毫米<L≦2毫米;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63.256°至63.256°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78.35°至78.35°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将所述发光器件中心设置在特定的位置(使所述发光器件中心在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几何中心的距离L满足0毫米<L≦2毫米),偏离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几何中心;以及将入射角度在±60°范围内的光束入射至透镜单元,经过入射面和出射面的两次折射后输出到外,即入射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63.256°至63.256°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78.35°至78.35°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使得光线经过配光后有效地投射到路面上,而且形成矩形光斑,配光角度准确,逸散光极小、灯光利用率高,满足窄路单侧工况的照明要求,其通过合理的配光角度有效地提高光照效率。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案,所述发光器件中心在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几何中心的距离L满足0.2毫米≦L≦2毫米。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案,所述发光器件中心在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几何中心的距离L满足0.2毫米≦L≦1.5毫米。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案,所述发光器件中心在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几何中心的距离L满足1.5毫米<L≦2毫米。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45.946°至53.482°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47.63°至58.42°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案,当L=0.2毫米时,入射面的自由曲面和出射面的自由曲面在相应的平面内的轮廓线符合如下配光条件;在第一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48.823°至53.482°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1.47°至58.98°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在第二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6.723°至56.723°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71.03°至71.03°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在第三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47.893°至57.635°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1.56°至65.73°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在第四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47.696°至54.983°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49.45°至60.24°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在第五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45.946°至53.831°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47.63°至58.42°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在第六平面内的轮廓线与所述第五平面内的轮廓线相对于第一平面对称设置;在第七平面内的轮廓线与所述第四平面内的轮廓线相对于第一平面对称设置;在第八平面内的轮廓线与所述第三平面内的轮廓线相对于第一平面对称设置。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案,当L=1.5毫米时,入射面的自由曲面和出射面的自由曲面在相应的平面内的轮廓线符合如下配光条件;在第一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0.014°至55.350°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2.54°至59.73°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在第二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9.086°至59.086°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74.38°至74.38°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在第三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2.253°至60.384°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3.14°至68.56°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在第四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2.873°至60.782°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2.58°至71.35°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在第五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2.729°至58.235°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3.28°至70.55°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在第六平面内的轮廓线与所述第五平面内的轮廓线相对于第一平面对称设置;在第七平面内的轮廓线与所述第四平面内的轮廓线相对于第一平面对称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窄路单侧工况的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具有用于容纳发光器件的内腔,所述透镜单元包括位于所述透镜单元内表面的入射面和位于所述透镜单元外表面的出射面,入射面为内凹的自由曲面,出射面为外凸的自由曲面;/n其特征在于:/n所述发光器件安装于所述透镜单元时,所述发光器件中心在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透镜单元短轴上,且所述发光器件中心在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几何中心的距离L满足0毫米<L≦2毫米;/n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63.256°至63.256°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78.35°至78.35°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窄路单侧工况的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具有用于容纳发光器件的内腔,所述透镜单元包括位于所述透镜单元内表面的入射面和位于所述透镜单元外表面的出射面,入射面为内凹的自由曲面,出射面为外凸的自由曲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器件安装于所述透镜单元时,所述发光器件中心在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透镜单元短轴上,且所述发光器件中心在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几何中心的距离L满足0毫米<L≦2毫米;
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63.256°至63.256°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78.35°至78.35°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中心在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几何中心的距离L满足0.2毫米≦L≦2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中心在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几何中心的距离L满足0.2毫米≦L≦1.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中心在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透镜单元底平面几何中心的距离L满足1.5毫米<L≦2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个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45.946°至53.482°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47.63°至58.42°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当L=0.2毫米时,入射面的自由曲面和出射面的自由曲面在相应的平面内的轮廓线符合如下配光条件;
在第一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48.823°至53.482°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1.47°至58.98°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
在第二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6.723°至56.723°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71.03°至71.03°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
在第三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47.893°至57.635°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1.56°至65.73°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
在第四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47.696°至54.983°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49.45°至60.24°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
在第五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45.946°至53.831°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47.63°至58.42°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
在第六平面内的轮廓线与所述第五平面内的轮廓线相对于第一平面对称设置;在第七平面内的轮廓线与所述第四平面内的轮廓线相对于第一平面对称设置;在第八平面内的轮廓线与所述第三平面内的轮廓线相对于第一平面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当L=1.5毫米时,入射面的自由曲面和出射面的自由曲面在相应的平面内的轮廓线符合如下配光条件;
在第一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0.014°至55.350°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2.54°至59.73°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
在第二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9.086°至59.086°的折射角折射,再对应以取值范围为-74.38°至74.38°的出射角从出射面出射;
在第三平面内,从发光器件射出的光束以取值范围为-60°至60°的入射角入射至入射面,随后对应以取值范围为-5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畅育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金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