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式尾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63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射式尾灯,包括面罩、LED光源组件、衬框、附加面罩、反射镜以及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包括壳体顶面、壳体底面、壳体内侧面以及敞开面,所述面罩匹配安装在壳体的敞开面上并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LED光源组件、衬框、附加面罩、反射镜都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中,所述LED光源组件、反射镜分别安装在壳体顶面、壳体底面上;所述衬框的上端安装在壳体顶面上,所述衬框的下端与附加面罩的一端连接,所述附加面罩的另一端安装在壳体内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LED灯布置在壳体的顶端并设置镀铝反射面、白色亚光面能够使LED灯射出光经过两次反射,增加了光线效果,有利于尾灯的小型化,降低了工艺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射式尾灯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地,涉及一种反射式尾灯。
技术介绍
汽车尾灯是安装在汽车的后部,主要起照明和信号作用。后车灯包括后位灯、倒车灯、制动灯、后雾灯以及后转向灯。常规均匀发光尾灯采用LED直射加乳白半透散射材料附加面罩的配光形式,但此方案尾灯的壳体深度较大,致使尾灯整体的体积大,造成对车身钣金冲压深度有要求,不利于车辆的整体设计。专利文献CN207112687U公开了一种直射式LED与半透明内透镜结合实现尾灯tail功能的车灯结构,包括内透镜、PCB支架以及PCB板a和PCB板b,两块PCB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直射式LED阵列,并通过螺钉和限位柱的组合将PCB板固定在PCB支架上形成子装配体,所述子装配体与灯壳的内透镜固定连接,其中PCB板a为L形,PCB板b为矩形,安装固定好的PCB板a与PCB板b形成一定的夹角。但该设计LED灯通过直射式,车灯内部体积大,不利于尾灯整体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射式尾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反射式尾灯,包括面罩、LED光源组件、衬框、附加面罩、反射镜以及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包括壳体顶面、壳体底面、壳体内侧面以及敞开面,所述面罩匹配安装在壳体的敞开面上;所述面罩和壳体之间围成的空间为第一容纳空间;所述LED光源组件、衬框、附加面罩、反射镜都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中;所述LED光源组件安装在壳体顶面上,所述反射镜安装在壳体底面上;所述衬框的上端安装在壳体顶面上且布置在面罩和LED光源组件之间,所述衬框的下端与附加面罩的一端连接;所述附加面罩设置在LED光源组件和反射镜之间且靠近反射镜布置,所述附加面罩的另一端安装在壳体内侧面上。优选地,所述壳体内侧面采用白色亚光面。优选地,所述衬框远离壳体内侧面的一侧设置有半透镀铝层。优选地,所述附加面罩采用白色磨砂结构。优选地,所述反射镜上设置有镀铝反射面。优选地,所述镀铝反射面与壳体顶面的夹角为α,所述α的取值为30°<α<60°。优选地,所述面罩和衬框之间设置有间隙。优选地,所述面罩与壳体密封连接。优选地,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线路板和LED灯,所述线路板和LED灯电连接。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反射式尾灯,包括面罩、LED光源组件、衬框、附加面罩、反射镜以及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包括壳体顶面、壳体底面、壳体内侧面以及敞开面,所述面罩匹配安装在壳体的敞开面上;所述面罩和壳体之间围成的空间为第一容纳空间;所述LED光源组件、衬框、附加面罩、反射镜都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中;所述LED光源组件安装在壳体顶面上,所述反射镜安装在壳体底面上;所述衬框的上端安装在壳体顶面上且布置在面罩和LED光源组件之间,所述衬框的下端与附加面罩的一端连接;所述附加面罩设置在LED光源组件和反射镜之间且靠近反射镜布置,所述附加面罩的另一端安装在壳体内侧面上;所述壳体内侧面采用白色亚光面;所述衬框远离壳体内侧面的一侧设置有半透镀铝层;所述附加面罩采用白色磨砂结构;所述反射镜上设置有镀铝反射面;所述镀铝反射面与壳体顶面的夹角为α,所述α的取值为30°<α<60°;所述面罩和衬框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反射式尾灯的高度为52㎜,宽度为28.31㎜;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线路板和LED灯,所述线路板和LED灯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LED灯布置在壳体的顶端垂直向下照射并在反射镜上设置镀铝反射面、壳体内侧面上设置白色亚光面能够使LED灯射出光经过两次反射,大大增加了照射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直射式LED灯相比避免了由于尾灯灯盒体积大造成的车身钣金冲压太深的缺陷,有利于尾灯的小型化,降低了工艺难度,实用性强。2、本技术采用半透镀铝层能够实现灵活多样的设计,尾灯外观能够采用不同LOGO图案个性化定制,结构灵活。3、本技术中镀铝反射面相对于壳体顶面的倾斜性夹角结构布置,改变了LED灯出射光的照射方向,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优选例中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优选例中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中示出:面罩1反射镜5壳体内侧面9LED光源组件2壳体6半透镀铝层10衬框3壳体顶面7镀铝反射面11附加面罩4壳体底面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射式尾灯,如图1所示,包括面罩1、LED光源组件2、衬框3、附加面罩4、反射镜5以及壳体6,所述壳体6的内部包括壳体顶面7、壳体底面8、壳体内侧面9以及敞开面,所述面罩1匹配安装在壳体6的敞开面上;所述面罩1和壳体6之间围成的空间为第一容纳空间,所述LED光源组件2、衬框3、附加面罩4、反射镜5都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中,所述LED光源组件2安装在壳体顶面7上,所述反射镜5安装在壳体底面8上;所述衬框3的上端安装在壳体顶面7上且布置在面罩1和LED光源组件2之间,所述衬框3的下端与附加面罩4的一端连接;所述附加面罩4设置在LED光源组件2和反射镜5之间且靠近反射镜5布置,所述附加面罩4的另一端安装在壳体内侧面9上。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面罩1与壳体6密封连接,第一容纳空间为密闭空间,能够有效防止外部水滴进入第一容纳空间中。具体地,所述LED光源组件2包括线路板和LED灯,所述线路板和LED灯电连接,所述线路板能够给LED灯供电。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镀铝反射面与壳体顶面7的夹角为α,所述α的取值为30°<α<60°。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面罩1和衬框3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衬框3远离壳体内侧面9的一侧设置有半透镀铝层10,其中半透镀铝层10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LOGO图案设计,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实施例:具体地,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壳体内侧面9采用白色亚光面,所述附加面罩4采用白色磨砂结构,所述反射镜5上设置有镀铝反射面11,所述镀铝反射面与壳体顶面7的夹角α为45°,所述反射式尾灯的高度为52㎜,宽度为28.31㎜。如图4所示,图中的IMEN为实际尾灯显示时比较醒目的标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射式尾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1)、LED光源组件(2)、衬框(3)、附加面罩(4)、反射镜(5)以及壳体(6);/n所述壳体(6)的内部包括壳体顶面(7)、壳体底面(8)、壳体内侧面(9)以及敞开面,所述面罩(1)匹配安装在壳体(6)的敞开面上;/n所述面罩(1)和壳体(6)之间围成的空间为第一容纳空间;/n所述LED光源组件(2)、衬框(3)、附加面罩(4)、反射镜(5)都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中;/n所述LED光源组件(2)安装在壳体顶面(7)上,所述反射镜(5)安装在壳体底面(8)上;/n所述衬框(3)的上端安装在壳体顶面(7)上且布置在面罩(1)和LED光源组件(2)之间,所述衬框(3)的下端与附加面罩(4)的一端连接;/n所述附加面罩(4)设置在LED光源组件(2)和反射镜(5)之间且靠近反射镜(5)布置,所述附加面罩(4)的另一端安装在壳体内侧面(9)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式尾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1)、LED光源组件(2)、衬框(3)、附加面罩(4)、反射镜(5)以及壳体(6);
所述壳体(6)的内部包括壳体顶面(7)、壳体底面(8)、壳体内侧面(9)以及敞开面,所述面罩(1)匹配安装在壳体(6)的敞开面上;
所述面罩(1)和壳体(6)之间围成的空间为第一容纳空间;
所述LED光源组件(2)、衬框(3)、附加面罩(4)、反射镜(5)都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中;
所述LED光源组件(2)安装在壳体顶面(7)上,所述反射镜(5)安装在壳体底面(8)上;
所述衬框(3)的上端安装在壳体顶面(7)上且布置在面罩(1)和LED光源组件(2)之间,所述衬框(3)的下端与附加面罩(4)的一端连接;
所述附加面罩(4)设置在LED光源组件(2)和反射镜(5)之间且靠近反射镜(5)布置,所述附加面罩(4)的另一端安装在壳体内侧面(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侧面(9)采用白色亚光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框(3)远离壳体内侧面(9)的一侧设置有半透镀铝层(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面罩(4)采用白色磨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5)上设置有镀铝反射面(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式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铝反射面与壳体顶面(7)的夹角为α,所述α的取值为30°<α<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1)和衬框(3)之间设置有间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杨秀玉于博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启萌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