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及其泡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606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灯具及其泡壳,泡壳用于为光源配光,泡壳的内表面设有多个折射单元,所述折射单元为棱锥结构中包含顶点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光源被配置为自第一折射单元折射后,于所述泡壳的外表面的内侧全反射且入射至第二折射单元,且自第二折射单元折射射出。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目前灯具的灯座下方容易形成暗区,照明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具及其泡壳
本技术涉及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灯具及其泡壳。
技术介绍
灯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灯具的种类有很多,以台灯为例,台灯的光源通常设有灯座,由于灯座具有一定的尺寸,在灯具处于开启状态时,容易在灯座周围尤其是灯座的下方区域形成暗区,照明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灯具及其泡壳,以解决目前灯具的灯座下方容易形成暗区,照明效果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泡壳,用于为光源配光,所述泡壳的内表面设有多个折射单元,所述折射单元为棱锥结构中包含顶点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光源被配置为自第一折射单元折射后,于所述泡壳的外表面的内侧全反射且入射至第二折射单元,且自第二折射单元折射射出。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光源模组和上述泡壳,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光源基板及设置于光源基板的光源,所述光源基板与所述泡壳连接,所述泡壳罩设于所述光源之外。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泡壳可以为光源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泡壳,用于为光源(220)配光,其特征在于,所述泡壳(100)的内表面设有多个折射单元(130),所述折射单元(130)为棱锥结构中包含顶点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光源(220)被配置为自第一折射单元折射后,于所述泡壳(100)的外表面的内侧全反射且入射至第二折射单元,且自第二折射单元折射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壳,用于为光源(220)配光,其特征在于,所述泡壳(100)的内表面设有多个折射单元(130),所述折射单元(130)为棱锥结构中包含顶点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光源(220)被配置为自第一折射单元折射后,于所述泡壳(100)的外表面的内侧全反射且入射至第二折射单元,且自第二折射单元折射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壳,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折射单元(130)中,任一所述折射单元(130)的侧面均与另一所述折射单元(130)的侧面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单元(130)被过所述顶点和所述折射单元(130)的底面的外心且垂直于所述底面的平面截得的图形为第一图形,所述第一图形与所述底面相对的角的角度为a,90°≤a≤1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泡壳(100)包括球顶部(110),所述球顶部(110)的外表面为球面结构,所述折射单元(130)连接于所述球顶部(110)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泡壳(100)还包括侧部(120),所述球顶部(110)连接于所述侧部(120)的一端,所述侧部(120)为筒形结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部(120)的轴向上,所述侧部(120)靠近所述球顶部(110)的端部的厚度为第一厚度,所述侧部(120)背离所述球顶部(110)的端部的厚度为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120)掺设有光扩散微粒。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壳,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折射单元(130)沿所述侧部(120)的轴向向背离所述泡壳(100)的内表面的方向延伸。


9.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模组(200)和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泡壳(100),所述光源模组(200)包括光源基板(210)及设置于光源基板(210)的光源(220),所述光源基板(210)与所述泡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晨曦刘超博胡川肖一胜陈忠亚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