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管故障用回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52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管故障用回拖装置,包括:拉力机构、回拖底座、千斤顶;所述回拖底座为六面体钢板,所述回拖底座设置在工作井内,所述回拖底座的较大面朝向顶管机机头;所述拉力机构为数根于轴向可拆卸的拉力杆,所述拉力机构的第一端连接在顶管机机头上、所述拉力机构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回拖底座的较大面上;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回拖底座朝向顶管机机头的较大面和工作井之间,所述千斤顶推动所述回拖底座背离顶管机机头运动。使用拉力杆、回拖底座与顶管机机头连接为一体,在回拖底座与工作井之间的空间里使用千斤顶顶力将顶管一节一节拖出,进而将故障的顶管机机头拖出,这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省了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管故障用回拖装置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地铁工程等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管故障用回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在城市的快速发展,顶管施工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难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凸显其优势。这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城市创造一个洁净、舒适和美好的环境。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井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以及配合已经进入土层内的机头根据管道设计路线所掘进出的通道,将管道逐个顶入所述通道内:机头每掘进一节管道长度的通道,工作井内主顶油缸随即顶入一节管道,并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使得前方已经顶入的管道被其推顶至机头后方,如此作业,直至机头达到接收井,如此完成管道的铺设。在现有的施工操作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地层发生变化,会出现顶管机机头卡死,无法继续顶进,同时还会伴随某些管道破损,往往就需要在出现故障附近重新开挖工作井,将顶管机机头拖出来维修然后重新顶进,这种故障处理方式,不仅效率较低且施工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管故障用回拖装置,以解决工作效率低和施工成本较大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顶管故障用回拖装置,包括:拉力机构、回拖底座、千斤顶;所述回拖底座为六面体钢板,所述回拖底座设置在工作井内,所述回拖底座的较大面朝向顶管机机头;所述拉力机构为数根于轴向可拆卸的拉力杆,所述拉力机构的第一端连接在顶管机机头上、所述拉力机构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回拖底座的较大面上;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回拖底座朝向顶管机机头的较大面和工作井之间,所述千斤顶推动所述回拖底座背离顶管机机头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回拖底座中心设置有红外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为2组,一组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回拖底座的四角。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为液压千斤顶。进一步地,所述拉力机构由多段钢筋连接而成,相邻所述钢筋之间通过卡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拉力机构为链条,所述链条的每个环节可拆卸。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工作井外部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设置在靠近所述链条的第二端处,所述链条第一端焊接于顶管机机头,链条另一端被卷扬机收卷,所述链条还与回拖底座可拆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顶管机机头故障时用的回拖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拉力机构、回拖底座、顶管机机头连接为一体,在回拖底座与工作井之间的空间里使用千斤顶顶力将顶管一节一节拖出,进而将故障的顶管机机头拖出,这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省了劳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拖装置的机构示意图。图中:101-顶管机机头,102-拉力机构,103-回拖底座,104-千斤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遍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顶管故障用回拖装置,包括:拉力机构102,回拖底座103和千斤顶104。回拖底座103为一六面体钢板,设置在工作井内,且回拖底座103的较大面朝向顶管机机头101,以正好能够进入到工作井为回拖底座103的最佳尺寸。拉力机构102为数根于轴向可拆卸的拉力杆,拉力机构102的第一端与顶管机机头101连接,可以采用焊接铆接卡扣等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卡扣方式连接拉力机构102和顶管机机头101;拉力机构102的第二端连接在回拖底座103的较大面上,也可以通过焊接铆接卡扣等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卡扣方式连接,或者将拉力杆设置成一端膨大、另一端固设有用于卡接相邻拉力杆膨大端部的卡扣,这样方便部件之间断开和连接的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节省人力物力。千斤顶104设置在回拖底座103朝向顶管机机头101较大面和工作井之间,千斤顶104可以推动回拖底座103背离顶管机机头101运动。运用以上装置对故障的顶管机机头101进行回拖,不仅装置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能够在限定的工作空间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劳动成本较低。本实施例中,在回拖底座103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红外装置,通过红外装置可以调整回拖底座103和顶管机机头101的中心相对应,以便用更小的力将顶管机机头101拖出。本实施例中,千斤顶104可以设置为2组,一组两个,分别设置在回拖底座103的四角,以便分配用力,使得千斤顶的顶推力更加集中回拖更加迅速;优选地,千斤顶104采用液压千斤顶。本实施例中,拉力机构102由多段钢筋连接而成,在相邻的两个钢筋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当拉出一段距离之后可以很方便地调整钢筋的长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节省了人力物力。拉力机构102也可以设置成链条,且链条的每个环节均可以很方便地拆卸,链条的第一端焊接与顶管的机头处,链条第二端被卷扬机收卷,同时链条还与回拖底座103上的卡扣可拆卸连接,在回拖过程中,卷扬机可以和千斤顶104配合使用将链条向外拉出,这样集中施加拉力将顶管机机头101拉出,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被拖出的链条可以被工作井外部的卷烟机收缠以收紧链条,防止链条占据工作井内空间。本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为:当顶管机机头发生故障时或/和管道破裂后,将装置放置于工作井内,拉力机构102第一端与顶管机机头101连接,第二段与回拖底座103连接,在回拖底座103和工作井壁之间放置好千斤顶104,启动千斤顶104使得回拖底座背向顶管机机头101运动,从而带动拉力机构102和顶管机机头101作回拉运动,当运动有一定距离,一般为回拉处一节管道,调整拉力机构102长度(如果采用钢筋等拉力杆结构,则是将被拉出的管道处的钢筋与相邻钢筋分离),并将回拉出的管道吊出工作井。然后重复上述动作,直至整个顶管机机头101被完全拖回至工作井,用吊车吊出工作进行故障排除;此回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在顶管机机头101故障时回拖的工作效率,且劳动成本较低,适合大理推广,最主要的是能够保持管道后续的再次顶进,而非只能改作明管铺设作业。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管故障用回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力机构、回拖底座、千斤顶;/n所述回拖底座为六面体钢板,所述回拖底座设置在工作井内,所述回拖底座的较大面朝向顶管机机头;/n所述拉力机构为数根于轴向可拆卸的拉力杆,所述拉力机构的第一端连接在顶管机机头上、所述拉力机构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回拖底座的较大面上;/n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回拖底座朝向顶管机机头的较大面和工作井之间,所述千斤顶推动所述回拖底座背离顶管机机头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故障用回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力机构、回拖底座、千斤顶;
所述回拖底座为六面体钢板,所述回拖底座设置在工作井内,所述回拖底座的较大面朝向顶管机机头;
所述拉力机构为数根于轴向可拆卸的拉力杆,所述拉力机构的第一端连接在顶管机机头上、所述拉力机构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回拖底座的较大面上;
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回拖底座朝向顶管机机头的较大面和工作井之间,所述千斤顶推动所述回拖底座背离顶管机机头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故障用回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拖底座中心设置有红外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故障用回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为2组,一组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卓伦龚妇容秦艳波高彦福万巧叶张利娟贾宝军王建生马艺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