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引导保护链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91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引导保护链条,属于线缆保护技术领域,其包括首端部、若干带线缆穿孔的链节框体以及尾端部,若干链节框体依次首尾相接设于首端部与尾端部之间,且每一链节框体与相邻的链节框体或相邻的首端部或相邻的尾端部均进行铰接连接,以将首端部及尾端部连接在一起;每一链节框体包括主体部与分离式盖体部,分离式盖体部的一端与主体部的一端进行组合式翻转连接,分离式盖体部的另一端与主体部的另一端进行扣合连接,以围设形成线缆穿孔。本技术方案,其可有效解决现有线缆引导保护链条线缆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引导保护链条
本技术涉线缆保护
,特别涉及一种线缆引导保护链条。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控机得到了广泛应用,工控机上都会出现很多控制用的线缆,在一些自动控制导轨上线缆还会来回弯折,很容易造成线缆损坏,影响工控机正常控制,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在线缆外嵌套可折弯的线缆引导保护链条来对其进行保护,线缆引导保护链条主要通过若干可相互转动的链节框体组成,链节框体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使得这些线缆引导保护链条在安装线缆时只能通过穿线形式,即将线缆依次穿过线缆引导保护链条的每一链节框体,这样一来,当线缆引导保护链条过长时,容易遇到穿线障碍,给广大用户带来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缆引导保护链条,旨在解决现有线缆引导保护链条线缆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线缆引导保护链条,所述线缆引导保护链条包括首端部、若干带线缆穿孔的链节框体以及尾端部,所述若干链节框体依次首尾相接设于所述首端部与所述尾端部之间,且每一所述链节框体与相邻的所述链节框体或相邻的所述首端部或相邻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引导保护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引导保护链条包括首端部、若干带线缆穿孔的链节框体以及尾端部,所述若干链节框体依次首尾相接设于所述首端部与所述尾端部之间,且每一所述链节框体与相邻的所述链节框体或相邻的所述首端部或相邻的所述尾端部均进行铰接连接,以将所述首端部及所述尾端部连接在一起;每一所述链节框体包括主体部与分离式盖体部,所述分离式盖体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进行组合式翻转连接,所述分离式盖体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进行扣合连接,以围设形成所述线缆穿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引导保护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引导保护链条包括首端部、若干带线缆穿孔的链节框体以及尾端部,所述若干链节框体依次首尾相接设于所述首端部与所述尾端部之间,且每一所述链节框体与相邻的所述链节框体或相邻的所述首端部或相邻的所述尾端部均进行铰接连接,以将所述首端部及所述尾端部连接在一起;每一所述链节框体包括主体部与分离式盖体部,所述分离式盖体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进行组合式翻转连接,所述分离式盖体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进行扣合连接,以围设形成所述线缆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引导保护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盖体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通过转轴与转轴卡槽的相互配合进行组合式翻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引导保护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分离式盖体部的一端,两所述转轴卡槽相对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一所述转轴卡槽内,以实现所述分离式盖体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之间的组合式翻转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引导保护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盖体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通过卡钩与卡钩槽的相互配合进行扣合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建辉谢宗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瀚云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