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翔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042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翔发电系统,包含:发电机组;滑翔伞,滑翔伞包含伞衣、一对动力绳和一对操纵绳,一对动力绳的一端分别连接伞衣的一对对角,一对动力绳的另一端与发电机组相连,用于带动发电机组发电;一对操纵绳的一端分别连接伞衣的另一对对角;姿态控制模块,姿态控制模块与一对操纵绳的另一端相连,用于控制滑翔伞的姿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特殊地理区域的空气流动,使得风力转换效能大大超越传统风力机构,并且,成本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翔发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滑翔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气候升温问题越来越严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替代高能耗高污染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现有技术中,新能源主要包含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其中,风力发电的原理一般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但是,由于传统风力发电的结构限定,风能利用效率低下,噪音大,占用土地资源大,产出投资比低。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翔发电系统,包含:发电机组;滑翔伞,滑翔伞包含伞衣、一对动力绳和一对操纵绳,一对动力绳的一端分别连接伞衣的一对对角,一对动力绳的另一端与发电机组相连,用于带动发电机组发电;一对操纵绳的一端分别连接伞衣的另一对对角;姿态控制模块,姿态控制模块与一对操纵绳的另一端相连,用于控制滑翔伞的姿态。进一步,姿态控制模块包含:控制模组;姿态传感器,姿态传感器设置在一对动力绳之间,用于采集伞衣的姿态和加速度数据;射频发射器,射频发射器与姿态传感器相连,用于将姿态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控制模组;收线马达,收线马达的控制端与控制模组相连,收线马达的输出端与一根操纵绳的一端相连,用于控制滑翔伞;放线马达,放线马达的控制端与控制模组相连,放线马达的另一端与另一根操纵绳的一端相连,用于控制滑翔伞。进一步,控制模组包含通过总线相连的控制器和驱动器,驱动器分别与收线马达和放线马达相连,控制器通过驱动器驱动收线马达和放线马达工作。进一步,驱动器为伺服驱动器,收线马达和放线马达为伺服马达。进一步,驱动器与控制器通过CANOPEN总线相连。进一步,动力绳和操纵绳为高分子聚乙烯强力绳。进一步,发电机组为永磁交流发电机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滑翔发电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特殊地理区域的空气流动,使得风力转换效能大大超越传统风力机构,并且,成本大大降低。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滑翔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滑翔发电系统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首先,将结合图1~2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滑翔发电系统,用于新能源发电系统,应用场景很广。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滑翔发电系统,具有发电机组1、滑翔伞2和姿态控制模块。具体地,如图1所示,滑翔伞2具有伞衣21、一对动力绳22和一对操纵绳23,其中,一对动力绳22的一端分别连接伞衣21的一对对角,一对动力绳22的另一端与发电机组1相连,用于带动发电机组1发电;一对操纵绳23的一端分别连接伞衣21的另一对对角;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绳22和操纵绳23为高分子聚乙烯强力绳,发电机组1为永磁交流发电机组。具体地,如图1~2所示,姿态控制模块与一对操纵绳23的另一端相连,用于控制滑翔伞2的姿态,姿态控制模块包含:控制模组31、姿态传感器32、射频发射器33、收线马达34和放线马达35。进一步,如图1~2所示,姿态传感器32设置在一对动力绳22之间,用于采集伞衣21的姿态和加速度数据;射频发射器33与姿态传感器32相连,用于将姿态传感器32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控制模组31;收线马达34的控制端与控制模组31相连,收线马达34的输出端与一根操纵绳23的一端相连,用于控制滑翔伞2;放线马达35的控制端与控制模组31相连,放线马达35的另一端与另一根操纵绳23的一端相连,用于控制滑翔伞2。进一步,如图1~2所示,控制模组31包含通过总线相连的控制器311和驱动器312,驱动器312分别与收线马达34和放线马达35相连,控制器311通过驱动器312驱动收线马达34和放线马达35工作。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器312为伺服驱动器312,收线马达34和放线马达35为伺服马达,驱动器312与控制器311通过CANOPEN总线相连。根据姿态传感器32感测信号,利用射频发射器33将滑翔伞2的姿态、加速度等数据发送至控制器311,由控制器311根据采样数据和姿态预存的仿真模型进行实时计算,并根据计算的结果实时控制驱动器312驱动收线马达34和放线马达35,最终形成收-放交替控制,从而使滑翔伞2形成需要的最佳姿态。当工作时,将滑翔伞2放飞到800~2000米左右高空,利用滑翔伞2的一对操纵绳23,迎风变换姿态,让滑翔伞姿态接近于风阻向的垂直面,使得伞衣21的布面接受最大的风面受力,在风力作用下,滑翔伞2的一对动力绳22牵动发电机组1进行发电,待滑翔伞2做功一段距离后,如100米,重新变换滑翔伞2的姿态,使得伞衣21的布面平行于风向,让其接受最小的风面阻力,再利用之前的做功储存的能量的20%收回滑翔伞2至始发位置,然后继续变换初始做功姿态,依次循环,反复做功发电。以滑翔伞2正向做功100米距离为例,计算如下:W正=F·S,S=100.0米,F=10T=100000N,T=10.0S;其中,F为作用力,W正为正向做功,S为做功距离,T为做功时间,可得,W正=1.0×107J,因此,其正向功率P正=W正/T=1.0×106W。当回收滑翔伞2反向做功时,计算如下:W负=-F·S,S=100.0米,F=2T=20000N,T=10.0S;W负=-2.0×106J,P负=-W/T=-2.0*105W。因此,可得总功W总=W正+W负=1.0×106-2.0×105=8.0*105W=800KW。以上,参照图1~2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滑翔发电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特殊地理区域的空气流动,使得风力转换效能大大超越传统风力机构,并且,成本大大降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本技术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技术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翔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n发电机组;/n滑翔伞,所述滑翔伞包含伞衣、一对动力绳和一对操纵绳,所述一对动力绳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伞衣的一对对角,所述一对动力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电机组相连,用于带动所述发电机组发电;所述一对操纵绳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伞衣的另一对对角;/n姿态控制模块,所述姿态控制模块与所述一对操纵绳的另一端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滑翔伞的姿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翔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发电机组;
滑翔伞,所述滑翔伞包含伞衣、一对动力绳和一对操纵绳,所述一对动力绳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伞衣的一对对角,所述一对动力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电机组相连,用于带动所述发电机组发电;所述一对操纵绳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伞衣的另一对对角;
姿态控制模块,所述姿态控制模块与所述一对操纵绳的另一端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滑翔伞的姿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滑翔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控制模块包含:
控制模组;
姿态传感器,所述姿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一对动力绳之间,用于采集所述伞衣的姿态和加速度数据;
射频发射器,射频发射器与所述姿态传感器相连,用于将所述姿态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模组;
收线马达,所述收线马达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组相连,所述收线马达的输出端与一根操纵绳的一端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滑翔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甲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