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全自动执手离合机构的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35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全自动执手离合机构的门锁,包括壳体组件、离合组件及开锁信息验证组件,离合组件包括动力源及离合机构;壳体组件包括前拉手、前拉手盖、后拉手及后拉手盖;后拉手盖上设有联动杆,联动杆包括串联设置的圆形杆以及方形管,圆形杆上设有与离合机构能卡合的卡槽。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效果是:整体结构精简;离合组件放在前拉手的轴心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手持部位的外观形状、构造,也可以制作成小巧、精致、轻薄等特征的外形,具有美观效果;通过开锁信息验证组件、离合组件、前拉手、后拉手及联动杆的组合,只有在开锁信息验证组件通过验证之后,才能实现开锁,操作便捷且安全性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全自动执手离合机构的门锁
本技术涉及门锁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全自动执手离合机构的门锁。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锁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日益广泛。现有的智能锁的离合装置具有前置离合、内置离合和后置离合三大类型。针对前置离合。内置离合机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后置离合因结构的局限,需增加套管的长度操控前把手,扭矩过大,容易造成门锁损坏。针对于前置离合,现有的方式是将离合装置设置在前把手手持部位的内腔中,前把手的外形结构大,成本高且不美观。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精简、操作便捷、性能好且具有美观效果的门锁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简、操作便捷、性能好且具有美观效果的门锁,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全自动执手离合机构的门锁,包括壳体组件、离合组件及开锁信息验证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包括动力源以及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经所述动力源带动进行旋转的板状部位;所述开锁信息验证组件包括识别单件以及信息验证处理器,所述识别单件和所述动力源均与所述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全自动执手离合机构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离合组件(2)以及开锁信息验证组件(3);/n所述离合组件(2)包括动力源(2.1)以及与所述动力源(2.1)连接的离合机构(2.2),所述离合机构(2.2)包括经所述动力源(2.1)带动进行旋转的板状部位(2.21);/n所述开锁信息验证组件(3)包括识别单件(3.1)以及信息验证处理器,所述识别单件(3.1)和所述动力源(2.1)均与所述信息验证处理器连接;/n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前拉手(1.1)、前拉手盖(1.2)、后拉手(1.3)以及后拉手盖(1.4),所述前拉手(1.1)包括手持部位(1.11)和与所述前拉手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全自动执手离合机构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离合组件(2)以及开锁信息验证组件(3);
所述离合组件(2)包括动力源(2.1)以及与所述动力源(2.1)连接的离合机构(2.2),所述离合机构(2.2)包括经所述动力源(2.1)带动进行旋转的板状部位(2.21);
所述开锁信息验证组件(3)包括识别单件(3.1)以及信息验证处理器,所述识别单件(3.1)和所述动力源(2.1)均与所述信息验证处理器连接;
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前拉手(1.1)、前拉手盖(1.2)、后拉手(1.3)以及后拉手盖(1.4),所述前拉手(1.1)包括手持部位(1.11)和与所述前拉手盖(1.2)连接且具有中空腔体的连接部位(1.12),所述连接部位(1.12)上设有安装所述识别单件(3.1)的安装通孔(1.13),所述离合组件(2)设置在所述中空腔体内;所述后拉手(1.3)设置在所述后拉手盖(1.4)上,且所述后拉手盖(1.4)上设有联动杆(1.5),所述联动杆(1.5)上设有能与所述板状部位(2.21)相卡合的卡槽(1.53);
所述信息验证处理器设置在所述前拉手(1.1)或所述后拉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新传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