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忠民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矩形结构柱包角用对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323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矩形结构柱包角用对拉装置,包括主体结构柱,主体结构柱的四周表面均贴合有模板,模板的表面贴合有多组木方条,每组木方条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该建筑矩形结构柱包角用对拉装置,通过螺纹套帽与对拉螺纹杆的螺纹推进原理,带动推动轴承套管位移,使其通过固定件和斜撑钢板对其挤压定位推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力,进而带动挤压定位推板向内侧稳定的挤压木方条,大大的减小了爆模的概率,并通过定位卡筒套接在对拉螺纹杆的两端,利用定位齿筒和定位卡筒套接啮合,使其螺纹调节杆通过约束摩擦阻力,对其螺纹套帽进行防滑,提高螺纹套帽在对拉螺纹杆上的防滑效果,使其主体结构柱的侧面被挤压定位的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矩形结构柱包角用对拉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矩形结构柱包角用对拉装置
,具体为一种建筑矩形结构柱包角用对拉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一个技术复杂的生产过程,需要建筑施工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应用材料、力学、结构、工艺等理论解决施工中不断出现的技术难题,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这一施工过程是在有限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上进行着多工种工人操作,成百上千种材料的供应、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因此必须要有科学的、先进的组织管理措施和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方能圆满完成这个生产过程,这一过程又是一个具有较大经济性的过程。在施工中将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处处考虑其经济效益,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施工过程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工程质量、安全(包括环境保护)进度和成本。目前,现有的建筑施工用矩形结构柱在现浇前,一般需要通过模板进行封魔,并通过木方、钢管和对拉螺杆对其对拉定位,防止爆模,但是对拉螺杆的两端是通过生铁半片对其提供挤压支撑,没有高强度约束结构,而由于混凝土在浇筑时压强较大,生铁半片容易断裂,经常出现外支模板爆裂,浪费汞,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矩形结构柱包角用对拉装置,包括主体结构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柱(1)的四周表面均贴合有模板(2),所述模板(2)的表面贴合有多组木方条(3),每组所述木方条(3)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每组所述木方条(3)的两端均贯穿有对拉螺纹杆(4),所述对拉螺纹杆(4)的表面与木方条(3)的内壁活动接触,所述对拉螺纹杆(4)的两端均活动套接有推动轴承套管(5),所述推动轴承套管(5)内圈的沿口固定连接有定位齿筒(14),所述定位齿筒(14)的内圈活动套接在对拉螺纹杆(4)的表面,所述定位齿筒(14)远离推动轴承套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帽(13),所述螺纹套帽(13)的内圈与对拉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矩形结构柱包角用对拉装置,包括主体结构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柱(1)的四周表面均贴合有模板(2),所述模板(2)的表面贴合有多组木方条(3),每组所述木方条(3)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每组所述木方条(3)的两端均贯穿有对拉螺纹杆(4),所述对拉螺纹杆(4)的表面与木方条(3)的内壁活动接触,所述对拉螺纹杆(4)的两端均活动套接有推动轴承套管(5),所述推动轴承套管(5)内圈的沿口固定连接有定位齿筒(14),所述定位齿筒(14)的内圈活动套接在对拉螺纹杆(4)的表面,所述定位齿筒(14)远离推动轴承套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帽(13),所述螺纹套帽(13)的内圈与对拉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套接,所述推动轴承套管(5)外圈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件(6),所述固定件(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斜撑钢板(7),所述斜撑钢板(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定位推板(8),所述推动轴承套管(5)远离固定件(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固稳定杆(11),所述对拉螺纹杆(4)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定位卡筒(15)的内部,所述螺纹套帽(13)和定位齿筒(14)均位于定位卡筒(15)的内部,所述定位卡筒(15)的内壁开设有配合定位齿筒(14)使用的齿槽,所述定位卡筒(15)内壁的齿槽与定位齿筒(14)的表面齿牙啮合,所述定位卡筒(15)远离推动轴承套管(5)的一端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民苏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刘忠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