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28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其具体公开一种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用于拼装成墙体,包括模框和安装在模框上的外挡板,所述模框包括上横档、下横档以及两个竖向龙骨,上下横档与竖向龙骨相互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模框的内侧预先安装有内墙板以在模框和内墙板之间形成供灌入建筑浆料的灌浆室,且该内墙板和外挡板相对设置以界定该灌浆室的厚度;所述模框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外墙板的卡接块,外墙板在灌入灌浆室内的建筑浆料固化后通过该卡接块安装在模框上以遮蔽模框和外挡板;所述上横档和竖向龙骨上均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建筑浆料由上横档的导流孔灌入灌浆室内固化后使模框、外挡板和内墙板形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施工方便,效率高,而且结构强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
本技术涉及工业化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低碳经济的日益重视,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建筑,开展高性能生态建筑的研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领域低碳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为节约能源,提高建筑物施工质量及加快施工速度,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应大力提倡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目前国内的钢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框架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虽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有很多优点,但是在低层住宅运用时存在很多不足,主要的问题如下:1.低层住宅开间和跨度都比较小,采用传统的框架结构不能发挥钢结构在大跨度上的优势;2.由于传统框架结构的限制,结构柱不能做的太小,在低层住宅中如果墙体要包住钢柱,势必造成墙体太厚,如果钢柱外露又会影响房间的内部装修还会对房间的保温隔热性能带来影响;3.传统框架结构需要结构的受力柱不同的楼层可以贯通,但是由于低层住宅造型比较复杂,房间内部布局也灵活多样,往往各楼层之间的结构柱不能贯通,需要设置梁上柱来满足结构上的要求,这对于传统钢结构框架结构是很不利的,也是很不经济的;4.传统的框架结构钢柱和钢梁的刚接节点比较复杂,如果采用全螺栓连接的刚接节点,螺栓数量多、造价比较高,如果采用腹板螺栓连接翼缘板焊接虽然减少了螺栓用量,但是增加了现场焊接,做不到完全意义上的现场快速组装;5.大部分施工作业需要现场完成,工厂加工、现场组装的工业化程度比较低。针对目前低层住宅结构体系上的上述不足,申请人研发了比较适合中国市场,尤其适合农村住宅改造的钢结构装配式低层住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施工简易方便、快捷,且结构成本低的装配式低层住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用于拼装成墙体,包括模框和安装在模框上的外挡板,所述模框包括上横档、下横档以及两个竖向龙骨,上下横档与竖向龙骨相互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模框的内侧预先安装有内墙板以在模框和内墙板之间形成供灌入建筑浆料的灌浆室,且该内墙板和外挡板相对设置以界定该灌浆室的厚度;所述模框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外墙板的卡接块,外墙板在灌入灌浆室内的建筑浆料固化后通过该卡接块安装在模框上以遮蔽模框和外挡板;所述上横档和竖向龙骨上均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建筑浆料由上横档的导流孔灌入灌浆室内固化后使模框、外挡板和内墙板形成一体。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所述外挡板为钢板网。所述两个竖向龙骨分别为第一竖向龙骨、第二竖向龙骨,两个竖向龙骨相互间平行设置,且竖向龙骨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横档、下横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向龙骨和第二竖向龙骨之间还设置有加强龙骨,该加强龙骨与第一竖向龙骨、第二竖向龙骨平行设置,且该加强龙骨上也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多个导流孔。进一步地,所述竖向龙骨的外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定位结构以供相邻墙体构件之间相互对接,该定位结构包括竖向凸部和竖向凹部,竖向凸部和竖向凹部形成半凸字形结构。所述竖向凸部的顶面以及竖向凹部的底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导流孔。进一步地,所述竖向龙骨之间通过横向肋骨相连接。所述外挡板的两侧分别安装在两竖向龙骨上,其中部承托在横向肋骨上。进一步地,所述模框的底部设置有承托内墙板并限制内墙板沿其厚度方向移动的横向限位条,该横向限位条内设置有与内墙板底部相适配的横向限位槽。所述模框上设置有限制内墙板沿其宽度方向移动的竖向拼接条,相邻的内墙板通过该竖向拼接条相拼接,该竖向拼接条具有两个分别向两侧延伸的翼部,所述内墙板上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竖向拼接槽,所述翼部与竖向拼接槽相适配。所述竖向拼接条的中部嵌设有密封相邻内墙板之间的拼接缝隙的密封条。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块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模框的固定部和用于卡接外墙板的卡接槽,该卡接槽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内墙板为竖向设置,所述外墙板为横向设置。所述竖向龙骨的外侧固定有加强立柱,所述卡接块设置在加强立柱上。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档上也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且下横档上设置有用以将墙体构件与预设地梁固定连接的锚接条,该锚接条上具有供固定螺栓穿过的螺栓孔。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模框属于工厂流水线制作,效率高,成本低,再现场装配使用,组装时使用简易工具将其直接固定在预制的地梁上即可,降低了施工难度,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2.本技术预先将内墙板固定安装在模框内侧,然后将建筑浆料灌入到灌浆室内,建筑浆料固化后时使得模框、外挡板和内墙板形成一体,不仅显著提高了内墙板的安装牢固度,还可以有效避免内墙板处形成空鼓现象,在敲击内墙板时发出的声音低沉,给用户以牢固感和安全感。3.由于竖向龙骨上也具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所以建筑浆料可以通过该导流孔进入到相邻墙体构件中的灌浆室内,在建筑浆料固化后,可以将两个墙体构件连为一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相邻墙体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也有效阻止了相邻墙体构件之间的拼接缝隙产生漏风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模框、外挡板和内墙板的组装视图。图4是图3中A-A向的截面视图。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视图。图6是实施例一中模框的结构视图。图7是实施例一中内墙板的结构视图。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视图。图9是实施例中上横框的结构视图。图10是实施例一中竖向龙骨的结构视图。图11是图10中竖向龙骨的截面视图。图12是实施例一中横向限位条的结构视图。图13是图12中横向限位条的截面视图。图14是实施例一中竖向拼接条的结构视图。图15是图14中竖向拼接条的截面视图。图16是实施例一中加强龙骨的结构视图。图17是实施例一中卡接块的结构视图。图18是图5中灌入有建筑浆料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模框;101.上横框;101a.导流孔;102.下横框;103.竖向龙骨;1031.第一竖向龙骨;1032.第二竖向龙骨;103a.竖向凹部;103b.竖向凸部;103c.导流孔;104.加强立柱;105.加强龙骨;105a.导流孔;106.灌浆室;107.横向肋骨;108.卡接块;109.竖向拼接条;109a.翼部;109b.内凹槽;109c.安装槽;1010.锚接条;1011.密封条;2.内墙板;2a.竖向拼接槽;3.外墙板;4.横向限位条;4a.承托槽;5.外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用于拼装成墙体,包括模框和安装在模框上的外挡板,所述模框包括上横档、下横档以及两个竖向龙骨,上下横档与竖向龙骨相互连接形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模框的内侧预先安装有内墙板以在模框和内墙板之间形成供灌入建筑浆料的灌浆室,且该内墙板和外挡板相对设置以界定该灌浆室的厚度;/n所述模框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外墙板的卡接块,外墙板在灌入灌浆室内的建筑浆料固化后通过该卡接块安装在模框上以遮蔽模框和外挡板;/n所述上横档和竖向龙骨上均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由上横档的导流孔灌入灌浆室内的建筑浆料固化后使模框、外挡板和内墙板形成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8 CN 20192192350831.一种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用于拼装成墙体,包括模框和安装在模框上的外挡板,所述模框包括上横档、下横档以及两个竖向龙骨,上下横档与竖向龙骨相互连接形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框的内侧预先安装有内墙板以在模框和内墙板之间形成供灌入建筑浆料的灌浆室,且该内墙板和外挡板相对设置以界定该灌浆室的厚度;
所述模框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外墙板的卡接块,外墙板在灌入灌浆室内的建筑浆料固化后通过该卡接块安装在模框上以遮蔽模框和外挡板;
所述上横档和竖向龙骨上均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由上横档的导流孔灌入灌浆室内的建筑浆料固化后使模框、外挡板和内墙板形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板为钢板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竖向龙骨分别为第一竖向龙骨、第二竖向龙骨,两个竖向龙骨相互间平行设置,且竖向龙骨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横档、下横档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龙骨和第二竖向龙骨之间还设置有加强龙骨,该加强龙骨与第一竖向龙骨、第二竖向龙骨平行设置,且该加强龙骨上也设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龙骨的外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定位结构以供相邻墙体构件之间相互对接,该定位结构包括竖向凸部和竖向凹部,竖向凸部和竖向凹部形成半凸字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装配式低层住宅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凸部的顶面以及竖向凹部的底面上均设置有供建筑浆料通过的导流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住创四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