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水位区域降水井封堵构造
本技术属于降水井封堵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水位区域降水井封堵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代建筑工程以及市政工程中经常建设有地下工程,地下工程因水位较高多采用大口径管井降水,降水作业一般持续到主体结构封顶。当地下水较丰富时后期封井工作是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稍有不慎将会造成地下室漏水严重影响工程使用。对于高水位地区的降水井封井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一般为三种方式。一、无砂井管内直接回填级配砂石和混凝土。这种在无砂井管内直接回填级配砂石和混凝土的方式,一般适用于水位较低处,同时因井内存有地下水浇注混凝土时对混凝土有无形加水的问题,无法保证基础筏板的强度。二、采用法兰盘封堵井口,再采用混凝土二次浇注井口,无砂井管内不封堵。采用法兰盘封堵井口,无砂井管内未回填级配砂石,对地基有扰动,造成地基不密实,承载力下降;无砂井管内未进行浇筑混凝土,影响设计对筏板的设计要求;而且时间较长时法兰盘锈蚀,上部二次混凝土浇筑厚度不足以抵抗下部水压力;同时法兰盘密封圈会因时间较长发生老化,有漏水隐患;施工过程中需在筏板顶安装模板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水位区域降水井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砂井管(1)、钢套筒(2)、垫层(3)、防水卷材(4)、防水保护层(5)、基础筏板(6)、降水管(7)、级配砂石(8)、第一次浇筑混凝土(9)、第二次浇筑混凝土(10)和封顶钢板(11),/n所述无砂井管(1)埋于地基原土(12)内,所述无砂井管(1)的顶端面与地基原土(12)的表面平齐,/n所述钢套筒(2)落置在无砂井管(1)上,两者居中对齐,所述钢套筒包括筒体(21)、限位底翼环板(22)和至少一道止水中翼环板(23),所述筒体(21)的底端部居中伸入无砂井管(1)内,所述限位底翼环板(22)卡在无砂井管(1)的顶端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水位区域降水井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砂井管(1)、钢套筒(2)、垫层(3)、防水卷材(4)、防水保护层(5)、基础筏板(6)、降水管(7)、级配砂石(8)、第一次浇筑混凝土(9)、第二次浇筑混凝土(10)和封顶钢板(11),
所述无砂井管(1)埋于地基原土(12)内,所述无砂井管(1)的顶端面与地基原土(12)的表面平齐,
所述钢套筒(2)落置在无砂井管(1)上,两者居中对齐,所述钢套筒包括筒体(21)、限位底翼环板(22)和至少一道止水中翼环板(23),所述筒体(21)的底端部居中伸入无砂井管(1)内,所述限位底翼环板(22)卡在无砂井管(1)的顶端面上,
所述垫层(3)平铺在钢套筒(2)的底部周围、地基原土(12)的上侧,
所述防水卷材(4)自垫层(3)的上侧表面卷向筒体(21)的外壁直至最底下一道止水中翼环板(23)的下侧,
所述防水保护层(5)浇筑在筒体(21)的底部周围、垫层(3)范围内的防水卷材(4)的上侧,
所述基础筏板(6)浇筑在防水保护层(5)的上侧、钢套筒(2)的周围,并包覆止水中翼环板(23),所述基础筏板(6)的上侧表面与钢套筒(2)的顶端面平齐,
所述降水管(7)包括硬质管体(71)和底部滤水结构,所述硬质管体(71)的底部开有一截吸水孔(72),所述吸水孔范围内、硬质管体(71)的外侧包覆缠绕有滤网(73),所述降水管(7)的下半部插入无砂井管(1)内,降水管(7)的上半部留置在钢套筒内,所述降水管(7)的顶端通过管盖(74)封闭,
所述级配砂石(8)回填至无砂井管(1)内,级配砂石(8)的顶端面位于无砂井管(1)的顶端面以下300mm处,
所述无砂井管(1)内、级配砂石(8)的上侧浇筑有第一次浇筑混凝土(9),所述第一次浇筑混凝土(9)的上侧表面与无砂井管(1)的顶端面平齐,所述第一次浇筑混凝土(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国,李雪伟,邢兰兰,王健,黄晓,季圣杰,田大龙,耿崇旭,刘建权,丁清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华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