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拦污栅进水口自动升降式拦漂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22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拦漂排,特别是一种水电站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前的自动升降式拦漂排,属于水利打捞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连的支撑桁架以及拦漂排,该拦漂排包括左侧拦漂排和右侧拦漂排,该左侧拦漂排和右侧拦漂排的一端共同连接于支撑桁架的顶端,左侧拦漂排和右侧拦漂排的另一端连接于电站拦污栅大坝处,支撑桁架的一端连接左侧拦漂排和右侧拦漂排,另一端连接于电站拦污栅大坝处,该支撑桁架以及左侧拦漂排、右侧拦漂排可上下移动的连接于电站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大坝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电站拦污栅进水口处拦漂排建造难度大且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将拦漂排设置在电站拦污栅前的位置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拦漂排设置于大坝侧山体坡面上的问题,大大的节约了拦漂排的建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站拦污栅进水口自动升降式拦漂排
本技术涉及一种拦漂排,特别是一种水电站拦污栅进水口自动升降式拦漂排,属于水利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每年汛期大量的漂浮物随水流汇入河道并流向电站库区,造成拦污栅前堆积大量漂浮物,其漂浮物主要由生活垃圾、树木枝叶、庄稼杂草等构成。漂浮的日益增多,对电站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的进流量和拦污栅栅前栅后的水压差造成了重大影响,传统的拦污方式是在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前增设一道拦漂排,不论是增设导漂排还是将整个库区河道拦断,拦漂排的端部导槽至少有一侧需在大坝一侧的山体坡面上浇筑而成,由于山体绝大多数为倾斜式坡面,若建造导槽需先将山体坡面开挖成垂直面或较大倾斜面,其开挖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所以一般不适用于中小型电站。另外,很多电电站建设有船闸等通航航道,若从大坝一侧山体斜拉拦漂排,将导致船只无法正常通航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电站拦污栅进水口自动升降式拦漂排,该拦漂排可直接装配于电站拦污栅进水口处,同时,该拦漂排还具备自动升降,调节高度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电站拦污栅进水口自动升降式拦漂排,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的支撑桁架(2)以及拦漂排,该拦漂排包括左侧拦漂排(3)和右侧拦漂排(4),该左侧拦漂排(3)和右侧拦漂排(4)的一端共同连接于支撑桁架的顶端,左侧拦漂排(3)和右侧拦漂排(4)的另一端连接于电站拦污栅(1)所在大坝处,支撑桁架(2)的一端连接左侧拦漂排(3)和右侧拦漂排(4),另一端连接于电站拦污栅(1),该支撑桁架(2)以及左侧拦漂排(3)、右侧拦漂排(4)可上下移动的连接于电站拦污栅所在大坝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站拦污栅进水口自动升降式拦漂排,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的支撑桁架(2)以及拦漂排,该拦漂排包括左侧拦漂排(3)和右侧拦漂排(4),该左侧拦漂排(3)和右侧拦漂排(4)的一端共同连接于支撑桁架的顶端,左侧拦漂排(3)和右侧拦漂排(4)的另一端连接于电站拦污栅(1)所在大坝处,支撑桁架(2)的一端连接左侧拦漂排(3)和右侧拦漂排(4),另一端连接于电站拦污栅(1),该支撑桁架(2)以及左侧拦漂排(3)、右侧拦漂排(4)可上下移动的连接于电站拦污栅所在大坝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拦污栅进水口自动升降式拦漂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拦漂排(3)和右侧拦漂排(4)铰接于支撑桁架,且可沿水流方向摆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电站拦污栅进水口自动升降式拦漂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漂排通过连杆(5)铰接于支撑桁架,该拦漂排铰接于连杆,连杆铰接于支撑桁架的顶部,以利于拦漂排的摆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拦污栅进水口自动升降式拦漂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桁架和拦漂排通过升降小车(6)装配于电站拦污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盛荣邓仕路李强贺伟李邦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方水利智能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